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职业幸福感关系着主体的生存状态和工作效率。当前,高校辅导员整体职业幸福感不强是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围绕提升职业幸福感,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建设,注重辅导员工作的外部支持体系建设,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其工作热情和身心健康,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还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成败。本文从社会、学校、辅导员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高校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因此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预防其职业倦怠感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职业幸福感的分析认识,同时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通过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加快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步伐三个方面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和南京高校371名辅导员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维度。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应关注辅导员需要与诉求,提升主观幸福感;推进专业化与职业化,增强心理幸福感;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会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9):157-158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将研究内容集中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社会环境。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索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编量表《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和《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淮安市5所高校240名辅导员与班主任进行调查,来探讨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的关系,重点比较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性,以期为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1)积极心理品质与职业幸福感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均高于班主任。因此可以从增强职业认同、创设职业氛围、改善职业待遇、提高职业能力等方面,来提高班主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李振秋 《教师》2012,(35):102-103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首先基于这一人群的职业幸福感,其中外在支持系统、个体职业应激能力、职业价值评判体系是构成职业幸福感的三个要素。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受的职业压力集群主要包括职业压力、“标签”压力、“被转型”压力。在压力集群中的价值澄清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的基础,提升职业幸福感的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源自教育事业的幸福感、源自高校系统支持的幸福感、源自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从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并从加强自我反思、抓关键事件、创造有利条件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要素的分析表明: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经济支持、技能培训和拓宽前景是高校培养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而明晰角色定位、建立合理职业期待、完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自我提升和学会寻找工作中的幸福则是辅导员自我培养职业幸福感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基于ERG理论发现,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存在如下困境:物质待遇较低,获得感不够;人际关系紧张,归属感不强;晋升渠道狭窄,成就感不高。应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增强职业幸福感的物质保障;融洽人际关系,增强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源泉;拓展晋升渠道,增强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动力三方面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素养也有了新的内涵。本文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对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素养进行了梳理,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路径探讨,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高校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的实践探索为基础,从辅导员职业品牌的概念和当前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的情况出发,探索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的一般过程,着重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品牌建设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价值,并针对具体工作,提出了发展建议策略,助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专家化成长。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践行者,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好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队伍不稳定、辅导员培训不规范和系统、辅导员考核制度不健全等困境,为适应教育与社会形势的变化,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常态化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完善辅导员考核制度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职业化、专业化趋势下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还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真实反映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考核工作职责界定不清;缺乏辅导员绩效考核全过程中的沟通与监督;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脱钩等等。为此,须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原则、考核指标内容和实施等作进一步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阵地,而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关注辅导员职业发展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面对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思路、统筹处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如此,方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危害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普遍,表现在缺乏信心,对待工作冷漠,自我效能感差,教育观念僵化。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社会的维稳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从个体的主观感受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影响力,增强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剧增但整体素质不高,这引起了诸多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关注和探讨,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和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理论支撑和队伍建设的的突破点,以期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日渐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探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现的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把握教育时机并利用环境合力,以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席卷全球,并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为辅导员专业化创造了实践空间,而且提供了理论参考。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制约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深入推进。通过对高校教师专业化理论渊源的分析认为:明晰的岗位职责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前提;专门的技术原理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基础;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核心;明确的生涯规划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进行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保证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领路人。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一个完善的职业成长环境,对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高素质的后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高校辅导员成长环境现状入手,试图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找出构建完善职业成长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