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工程教育,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路原理”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工程能力的培养关系重大。文章介绍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巩诚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22-224
本文针对非电类工科专业的特点,分析当前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存在专业基础课衔接不顺畅、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接受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水平、计算机水平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促进学生以工程手段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医学电生理"课程急需在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得到广泛地开展。本文提出基于仿真方法的"医学电生理"教学,将仿真动画、仿真模型和仿真信号方法引入到"医学电生理"课程的教学当中,加强学生对生理电现象本质过程的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科院校难以进行相关生理实验的困难,从而可以促进"医学电生理"课程在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得到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学生为例,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建设《物联网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改革思路,并立足新工科和非计算机类工科学生特点,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建设新课程,最终实现与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移动应用开发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包装工程专业中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具有其独特的要求,其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其工科背景、生源情况、专业课程设置等具体内容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包装工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特色,将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相互深度融合,形成了大自动化类专业。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需求,着重构建大自动化专业的电类技术人才的创新培养体系。文章从电类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三方面入手,研究我校大自动化类专业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新体系的建设。旨在提高我校大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为其他高校大自动化类专业电类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提出更深入、更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更是首当其冲。分析目前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针对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平台,以工程案例来带动能力培养,建立面向能力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达到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科非电类专业传统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环节薄弱等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各项要求为标准,结合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特色,开发了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为导向,突出工程应用背景和实际应用价值,体现课程"四个结合"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双变频电动机对拖系统实验教学为例,说明了新思路下的实验方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实施工程实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班的核心选修课程,是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优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生的重要知识板块。然而,该课程目前仍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与学满意度较差。为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探究该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与新工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方案,以期通过2~3年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探索出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建设的优质应用型机械类学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以兰州市五所高校工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实践类课程的关系,以兰州城市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金工实训课程为例,结合CDIO理念,建立以"知识、实践、创新、素质"为内容的四维课程体系,得到了适合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类课程新方案,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PLC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进而改善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工程为导向,开展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将课程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利用工程项目背景来推进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另一方面基于项目任务,利用实验和课程设计来强化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工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资源作为一种拥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多种形态的媒体内容、能方便地为读者提供所利用的知识管理体系,已经从理论探索进入实际建设与实际应用阶段;分析了电气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说明了数字资源在电气工程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可使电气工程教学的内容更新更全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基本程序和实施模式中"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5个阶段,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常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显著区别,然后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为背景,详细介绍了"CAD/CAM应用"和"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两个项目教学典型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该文论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背景和改革目标,介绍了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做法。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5.
多模式、多层次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构建了包含"基础训练、综合应用、拓展创新"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采用因材施教的弹性教学方法和趣味性强的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对电子工程实践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电子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仿真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仿真软件在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克服教学资源紧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体化教材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种创新,引领了教材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通过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构成、内涵和呈现方式的阐释,论述电工电子系列实验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背景、建设体系与结构以及立体化教材应用情况,并阐述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DSP原理及应用是电气类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本科学生掌握DSP软件编程和硬件系统设计的能力。分析了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体系结构与教学要求,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对电气类专业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计算机在高校电工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总结了改进实验教学中创新的特点,详述了如何强化运用功能,以此促进电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在枝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实践性教学新体系,是职业院校“工程化”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中,应建立以网络工程实践内容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工程集成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实验中心,开发具有完备Internet环境技术要求的实验仿真平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工程化授课方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教研结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