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笔者参加了多年的中考作文阋卷工作,发现作文中的硬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会拟标题。近年来的中考,很多省市是供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要求自拟题目。有人说过:“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  相似文献   

2.
每年中考作文,只有不多的一些考生能得高分。究其得高分者的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新等之外,就是作文没有明显“硬伤”,在各个环节上丢分少。相反,大多数考生得分不高,并非都是材料、立意、结构的问题,而是“硬伤”累累。因此,医治作文中的“硬伤”刻不容缓。作文中的硬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拟标题。近年来很多省市的中考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是要求自拟题目。大家都知道,“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去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话题是“把握”,很多考生就简单地采用“把握”作标题。这样,阅卷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3.
一、以“话题”替代文章的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验证作者有无一定的创造性。优秀的作文,作者在确定标题时是慎而又慎的。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题好乃文章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见,标题与文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不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5.
作文在语文中考中占分比重较人,是中考的重头戏。但有些考生在是考作文中却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这些作文往往存在一些“硬伤”。关于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的第一印象。近年中考很多省市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文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考、高考大多写自拟题目的作文,不少中学生写此类文章时,往往致力于为文而轻视于设题。殊不知“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郑板桥语),题目是文章的“一双慧眼”,好的标题体现文章的神韵和风采,有画龙点睛引入人“文”之妙。因此,培养学生自拟文题的能力,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夺取考场作文的胜利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题好文一半     
俗话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优秀作文也要靠题妆。文章的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一样,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内容和灵魂。新颖独到的作文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读者的兴趣,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用“题好一半文”来形容好的题目在文章中的分量不足为过。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而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文题不符,即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要的联系;②过于宽泛,大而无当。③缺乏新意,没有亮出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  相似文献   

8.
标题犹如一篇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极大的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也正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题好乃文章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见,标题与文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不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题目自拟”。可是由于有些学生平时作文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是不了解其要领和基本方法,往往导致所拟标题不是平庸呆板,就是文不对题,甚至南辕北辙。因此,不要小看了“题目自拟”,平时一定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一个好标题的要求是准确醒目。它或交代了文章的内容,或体现了行文的思路,或蕴涵了文章的题旨,或表明了文章的特色,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阅卷者…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这既考查了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浓缩”的考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但好多同学都忽视了这一道写作工序,写作时草草拟个标题,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其他写作环节上,因而所拟标题平淡乏味,让人看了兴味索然。一、拟题存在的问题首先,题文不符,即题目与文章的中心不相吻合,二者缺少必要的关联,就像张三的头安到了李四的身上。其次拟题太宽泛,不具体,用话题作为标题。二、拟题要求1.题文统一。题目要确切地体现文章的中心。2.…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章的题目如同额头和眼睛,足见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作文标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  相似文献   

12.
读写20042004年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卷的作文均为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美人,那么题目就是美人的眼睛。“回眸一笑百媚生”,好的题目能够振起全文的精神,给文章增色添彩。俗话说“好题一半文”,文章要创新,首先要拟一个好题,达到“一题惊人”。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标题,通常有下面三条标准:1.简,即言简意赅,高度概括。2004年江苏某考生拟的题目是《画》,只一个字。其它诸如《家》《窗口》等,也只有一两个字。总之,高考作文拟题切忌太长。2.新,即别出心裁,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004年重庆某些考生拟的是《我是…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便会一见钟情。而这“迷人”乃是语言之魅力所在。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人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其概括表达能力,切莫等闲视之。本文谈谈作文的拟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平时作文,往往都是由老师出一个题目,然后将这个题目作为文章的标题,同学们审题后开始写作。但有些话题作文只会提供作文内容,要求大家“题目自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为文章拟一个好的标题呢?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罗军 《考试》1998,(Z1)
要想拟出好的标题,首先要掌握标题的基本要求。 (一)文题相符这是“自拟题目”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文不对题,那么即使标题拟得形象、生动、吸引人,也毫无意义。对于供料议论文来说。“文题相符”,一是要求标题必须紧扣所供给材料,抓住关键,审清要求。准确地概括或揭示文章的内容。如1997年高考大作文,佳题《助人即助己》、《奉献才会得到爱》、《切莫“悄悄走开”》,均找出了材料之间的联系,从两则材料的结合上准确立意拟题。而失误题《雷锋在中国真的远去了吗?——看“小新送小牧上学”有感》、《“悄悄走开”者,戒!——读“材料3”有感》,都置要求于不顾,离材万里。二是要符  相似文献   

17.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这是每个临考同学最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近些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同学有一点启发。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常常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近些年来,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许多省市的中考命题者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因为“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好的标题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要部分,因此,写作文应该重视拟标题这道工序。  相似文献   

19.
习惯于命题作文的中学生,一旦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时,就显得力不从心,错误百出。尤其是议论文的拟题,许多学生觉得更加困难,有的甚至干脆空着作“无题”文章。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加以指导。议论文的题目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论点型标题。许多议论文的标题就是它的中心论点。此类题可以用肯定句,如“中学生生活理应丰富多采”“幸福在辛勤的汗水里”;也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起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题目。同学们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题文不符。即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要的关联。2.过于宽泛,大而无当。3.俗套。如“读××有感”,“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拟出好的题目,做到简洁醒目,新颖别致,富有个性,不落俗套,富有文采呢?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妙用修辞。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命题,可以增强文章的美感。如《溜与留之间》,抓住“溜”与“留”的矛盾展开,将材料中提到的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