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西游记》里有个女儿国,校园里怎么会又出现一个女儿国咧?其实呀,不过是我们女生的小天地——幼师班。我们的女儿国有50位公民,都是花季少女.个个都很出色。瞧,机灵鬼豆豆款款走来了。豆豆走起台来颇具名模风范,特别是走到座位上的那个亮相,嘿,韵味十足。可她没想到“女卓别林”胖胖正走在她后面,  相似文献   

2.
尽管《镜花缘》构建了一个看似“女尊男卑”的女儿国,也表达了保护女性、反对缠足等有一定进步性的思想,但并没有真正达到“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度.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绘的那个“女尊男卑”的女儿国,其实传达的也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其本质是对“男权”的镜像表达,是男权意识下的古代男性文人对“男权”的一种呼应.  相似文献   

3.
《成长》2006,(8):76-78
小时候看《西游记》,第一次知道有“女儿国”这一说,虽然不知道《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否和泸沽湖的“摩梭族女儿国”有关,但那里始终是我向往的一片神秘之地。摩梭族至今仍奉行着“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女儿国”,是男人的“禁区”。其实,在一个世纪之前,幼儿园这块处女地就是男人开垦的。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创始人,德国名的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先生,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布兰肯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学前儿童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5.
《镜花缘》与《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都写到了“女儿国”,但它们对《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女儿国”的承继关系、女权意识及女儿国在两书中的权重和描写手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镜花缘》较《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抨击更具讽刺和批判性,这与李汝珍所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社会人文思潮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与《镜花缘》中所反映的妇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镜花缘》不仅提出了妇女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镜花缘》发挥奇特的想象,通过描绘一个女权社会的女儿国以及女子教育高度发达的黑齿国,大胆地提出妇女问题,并试图寻求妇女解放的出路,朦胧地反映了低层社会的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了近代妇女改良运动的先声。可以说,《镜花缘》在妇女问题上比《红楼梦》前进了一大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7.
我是摩梭族人,出生在云南泸沽湖旁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被称为“女儿国”。我的学校虽然小了点,设施也不好,但我们都很爱读书。我的同学来自不同的民族,有普米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曾一直被男性玩家霸占着,如今,在网游世界中的《梦幻国度》,将是女性撑起的半边天!“梦幻国度”将成为网游世界的“女儿国”!就让我们看一下它吸引女性玩家的独特之处在哪里?究竟为何成为网游世界的“女儿国”?  相似文献   

9.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女儿国”,是男人的“禁区”。其实,在一个世纪之前,幼儿园这块处女地就是男人开垦的。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创始人,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先生,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布兰肯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学前儿童教育机构。1923年,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幼儿园——南京市鼓楼幼稚园,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他的主要助手、著名儿童教育家张宗麟先生,就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教师。  相似文献   

10.
李汝珍 《初中生》2018,(9):70-71
行了几日,到了女儿国,船只泊岸.多九公来约唐敖上去游玩.唐敖因闻得太宗命唐三藏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几乎被国王留住,不得出来,所以不敢登岸. 多九公笑道:“唐兄虑的固是.但这女儿国非那女儿国可比.若是唐三藏所过女儿国,不独唐兄不应上去,就是林兄明知货物得利,也不敢冒昧上去.此地女儿国却另有不同,历来本有男子,也是男女配合,与我们一样.其所异于人的,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男女虽亦配偶,内外之分,却与别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春年少的女子,他们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儿国。在这个女儿国里,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使人享受到“花招绣带,柳拂春风”的美感。史湘云作为这“女儿国”中的一员,不但容貌美,而且内心也美,有着青春的纯洁和洒脱,敢作敢为,大大咧咧,率真豪爽是她的个性。爱笑,喜欢讲话是她个性的表现。本篇就此对史湘云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庐隐的《丽石的日记》与凌叔华的《说有这么一回事》是两篇女同性恋题材的小说 ,二者都表现了对传统性别秩序的质疑与反抗 ,前者的理想在于营构一个带有自恋意味的女儿国的乌托邦 ,后者以女扮男装的方式表达出“男性化抗议”。  相似文献   

13.
《镜花缘》的情节结构是属于复仇悲剧的文类,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复仇悲剧结构相类.不过,《镜花缘)的悲剧成分给淡化了,而武则天跟中宗终于“和解”.《镜花缘》描写的主要斗争,是武则天跟被镇压、支持中宗的“保皇党”之间的斗争,武则天后来为时势所迫,还政中宗.本论文同时认为,小说中“女儿国”的情节,隐隐地和全书主线平行;“女儿国”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林之洋离开女儿国而结束,仍细水长流,直到全书结束,副线跟主线互相映衬.  相似文献   

14.
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在西去取经的路上曾遇到过一个“女儿国”。从国王到普通老百姓都是清一色的女人,整个王国内找不到一个男人。她们繁衍后代的方法就是喝子母河里的水,倒霉的唐僧和八戒正因为喝了子母河里的水而怀上了孩子,引出一场大笑话。但是,在现实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在我国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数年连续出生的尽是女孩,人们急了,照这样下去,这里岂不成了女儿国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有位风水老者说:“前几年地质队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坏了风水的报应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原来在此…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明显的,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伟大作家曹雪芹在他的天才作品《红楼梦》中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大观园“女儿国”为核心的青年女子们的悲惨命运,一方面是以贾府为主的封建大家庭的败亡,虽然这二者是有主有次的,与此同时,另一个明显的,难以否认的事实是,不管我们如何认识和评价,在作者看来,二者都是悲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既是一篇美的毁灭的诔文,又是一曲丑的毁灭的挽歌。  相似文献   

16.
上天眷顾.我很荣幸地被分到了年级的“品牌”班——高一(10)班。一进高一(10)班的大门。我就傻眼了:眼前是清一色的女生校服!蓝色的男生校服显得那样羞涩,那样孤立无援——37人中有27人是女生!男女比例近1:3!我还真有些悲哀,怎么“品牌”班是一个“女儿国”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天堂》、《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构建了一个个女儿国,以纯女性的乌托邦与白人男性占中心的文学传统和种族主义社会挑战和抗衡。这些女儿国都有一个核心女性支撑、庇护着女性空间中的每一位成员,抚慰并缓和着她们的苦难。这些女儿国虽然最终解体,但它们的曾经存在极大地震撼了传统的男权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四年前,作为一名男幼儿教师,我怀着憧憬与不安,来到了幼儿园这个百花盛开的“女儿国”。那时的我是一个充满孩子气和胆怯的大男孩,而现在,我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回想过去,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9.
上大四的时候,不经意间“小强”(我们给蟑螂取的“爱称”)就闯进了我们的“女儿国”。“小强”肆无忌惮地窥视着我们的食物,在宿舍的地板上大摇大摆闲逛,甚至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溜上我们的床……总之,小强”劣迹斑斑。永远记得我们的初相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宿舍的女生正在共进早餐。就在这时“,小强”突然出现了,我们七个人的嘴巴立即停止了咀嚼,七双眼睛瞪得大大的,齐齐盯住了“小强”。“小强”也颇有风度地回望我们,气定神闲。时间就这样静止了几秒钟,然后大家同时发出了一声尖叫,齐齐逃开去。待我们再次转回身来,“小…  相似文献   

20.
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心中总有一个疑点,那就是“谁是害死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很多教学参考资料上说:“小说主要是通过祥林嫂的一生,揭示封建社会中‘四权’对劳动妇女的残酷压迫。”这样的讲法我总觉得欠妥。“四权”害死祥林嫂这种说法像一个笼统的标签,它既可以贴在祥林嫂身上,也可以贴在刘兰芝、窦娥身上,甚至所有生活在旧社会被奴役的妇女身上。可她们都是被“四权”害死的吗?细细想来,都是,又都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