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几个环节构成。这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便于教师系统而有步骤地传授知识、技能,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讲授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适合于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应试教育,曾一度成为多数教师备课、上课,组织教学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复习一导入新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一布置作业.在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观念问题。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还是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4.
陈文山 《考试周刊》2012,(51):79-80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新课程试验到今天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它就像一股清新的海风,  相似文献   

5.
新课导入是课堂讲授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对如何导入新课应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课堂导入,将对新课的讲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新课导入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应当关注新课的有效导入.  相似文献   

8.
张雁 《教育与职业》2004,(30):57-58
“传道、授业、解惑”一直就是教师角色的最佳阐释。以教师为中心,把知识传授作为最高和唯一的目标是现代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与传递者,承担着把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职责,而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的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模式有很大影响,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个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主要讲授词汇、语法、篇章和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课后做练习,被…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一直是按照讲解法或讲解结合谈话法来组织教学的.这种方法一般采取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复习引导→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还占有统治地位.这与  相似文献   

10.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概念抽象、习题繁多、教学密度大,同时数学语言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课堂教学模式不外乎复习旧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这三步曲.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有老师讲解,我们只要认真听讲,弄懂老师所讲内容就可以了,基于这种认识,学生就忽略了“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基本上都是按“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模式进行,也即是:在课堂上老师都是假定学生对问题一无所知而不厌其细地先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听不明白不要紧.如果课堂有时间就练习巩固.然后布置课后作业。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在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观念问题。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还是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这种课堂结构,历史上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吴微 《考试周刊》2009,(41):115-11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课程做出有效的课堂设计。要使教学内容连贯而又有吸引力,生动有趣地导入新课便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课堂导入的环节进行了探索,归纳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同时提出了大学英语新课导入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搞活课堂教学,必须在课堂设计上多下功夫,做到:设计教法、设计疑问、设计实验、设计讨论,创造一个良好的、活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尝试:一、巧妙引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用趣味实验、实物、模型等来引入新课,使课堂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钢及其化合物”这节课时这样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水火不相溶”,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个水能点火的实验。然后向酒精灯灯芯中放一小块钢.接着用胶头滴管向钢块上加2-3滴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得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为例,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论述。首先简述何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而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即对分课堂教学应注重新课导入;教师的知识讲授应抓住重难点;学生的课堂讨论应深入有效;课堂结尾应科学总结并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三大主要环节为:启发环节、讲授与理解环节、总结环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环节上,而忽视其他两个环节。笔者认为一个良好的开始是英语课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强化启发环节。启发环节的操作重点不在课堂,而是在课前教师的备课上。老师必须积极地想出话题,有所考虑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还要与新课内容有一定联系的,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进入新课的话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也要求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必须跟得上他们…  相似文献   

18.
课程实施是最能体现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导入策略也日渐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课堂导入即指在授课前运用各种手段顺理成章地引出新内容,从而使课堂生动有趣,以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设置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  相似文献   

19.
叶阿瑜 《考试周刊》2011,(72):176-176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灌输性"、"接受性",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立足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终身发展,论述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讲授新课时、课堂小结时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在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观念问题。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还是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