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志文 《中国教师》2009,(10):22-22
<正>课堂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生命空间,构建一个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知识尽快、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化学课堂"呼唤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如何构建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宽容是金     
语文阅读课上,同学们在认真阅读。一位女生却在沙沙的不知写些什么。我悄悄走下讲台,来到她跟前一看,她正在专心地做英语作业。  相似文献   

3.
老师不公平     
吃过早饭,我一如既往地走进教室,准备开始晨间辅导,突然发现黑板上写着“说话不算话,真不公平”两列大大的粉笔字。我一愣,马上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小声询问是怎么回事。班长杨小强“啪”地一声站了起来,一副很生气的样子,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是我写的,我说的就是你,你说话不算数。”我再次愣住。我不是正在努力地做到平等对待全班每一位学生,并且请他们当我的监督员吗?什么地方惹毛了这些愣小子了呢? 黑板上的两列大字已经在学生当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在台阶前与一名小学生谈话。学生的个子很矮,为了和我说话,她不得不仰着脸。看着她吃力的样子,我习惯性地蹲下身子,以便和她进行“平等对话”。没料到她突然猛跑几步,跳上台阶,站在和我差不多平视的地方和我说话。台阶上的她声音变得铿锵有力,眉宇间充满了自信,一副神气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呢?一、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案例语文课上,我让三名女生上台比赛背诵古诗,她们一走上讲台,台下的学生就哄堂大笑,台上的一个小女孩随即哭了。原来站在她旁边的是全班两个最高的学生,而她个儿最小,对比之下,显得尤为突出。我意识到自己无意行为给她带来了心灵创伤,马上说“周燕个儿小,但知识不一定少,照样能夺得冠军。”后来,我有意给了她较容易的篇目,在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中,她成功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也在这节课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教员课堂走下讲台.课间走下讲台,课外平等交流等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做接“地气”的教员,由此阐释开展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员走下讲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进行交流和合作。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因此,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是,教师走下讲台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姿态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三种姿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善于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舵手,准确导航。  相似文献   

9.
霍彦彬 《中国教师》2010,(Z1):255-255
<正>事情发生的很偶然。那是开学初,我刚刚接二年级的音乐课。开学第二天我正兴致勃勃地给学生上课。忽然,传来两声尖叫。我十分惊讶地环顾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职业敏感告诉我一定有人在搞恶作剧。于是,我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下讲台,边讲课边巡视。果不出我所料,当我走到倒数第三桌时,发现桌子下有一个小男孩。  相似文献   

10.
保镖传说     
那一段时间,我们形影不离。竖着看,他和我一般高;横着测量,却大出十分之八个我。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了,就有人窃窃私语说我们是同性恋。我不满地抱怨道:狗屁!找他同性恋,我眼长脚上去了!随后又有流言:石杰是我雇来的保镖! 我当时的同桌师穆身高一米八五。和他同桌,我很有一股压抑感,我便小心翼翼地同他说话,而且每次都表现出极度崇敬的样子。刚开始仰视他说话的时候,他往往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自动将腰弯成一个弓形,以保持相同水位上的平等对话高度,说话也尖声细气的。后来时间一长,  相似文献   

11.
张春芬 《成才之路》2013,(26):21-21
童年时代,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圆了我的教师梦。一九九五年,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纯净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学生的头脑,也不知道如何启迪学生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十几年的思索探求未曾有一刻停止。到如今才真正地明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才会点燃智慧的火把;爱,才会温暖稚嫩的心灵!一、平等对话,呵护心灵长期以来,师生的地位一直是不平等的。在提倡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今天,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在教育中,教师仍自觉不  相似文献   

12.
"书包中的玫瑰"是学生对早恋形象的说法。学生早恋问题处理得好坏,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学生早恋问题上,我遇到这样一件事,在解决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天晚自习课,教室里静悄悄的,有的学生在做题,有的学生在看书,还有的学生在冥思……一切都很正常。忽然,我发现王霞同学的表情有些反常。她一会低头看着什么,一会用眼光瞟瞟我。我走下讲台,迎着她的目光走去。她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而后变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最近的数次听课中,发现一个现象:过去讲课时脚步很少离开讲台的教师,有一部分已经非常自然地从讲台上走下来,把腰弯下来和学生说话或者跟学生讨论,学生上讲台的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但是也发现,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是独霸着讲台,高高在上,对学生“发号施令”。认真分析一下这一现象,会从中看出当今教育转型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不同心态。一、愿不愿走下讲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15.
陈真真 《辽宁教育》2012,(21):69-70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很多时候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一人掌控的,从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提问,问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回答,甚至由谁来回答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而当代教学改革倡导下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对话理念下的提问,对话理念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走下"神坛"与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围绕符合教学任务,又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做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前排座位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一看,是班里胆子最小的一位女生的笔掉在了地上。她不自觉地伸了一下舌头,神情紧张地望着我,脸渐渐地红了。我走下讲台,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转向了我。 小女孩的脸越来越红了,泪珠儿直在眼眶里打转。我弯下了腰,捡起那支精致的笔,轻轻地放在她的桌上,微笑地扫视全班。同学们都轻轻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教学本质就是一种对话”,课堂是师生合作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课堂上不仅要有教师的“慷慨激昂”,更应有学生的“大声说话”,充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彰显自信和能力。纵观身边的课堂,却是学生说话机会太少、声音太小,只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被说话”。  相似文献   

19.
张宗志 《考试周刊》2013,(54):138-138
<正>一、亲和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容易留给学生刻板说教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认为课程枯燥乏味,不认真听讲,使得老师的辛勤付出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从强化教师亲和魅力入手,使教师走下讲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走下讲台,对学生听课情况进行检查,部分走神的同学会因为老师走到身边而回过神来。教师走下讲台,把笑容和期待、鼓励、信任的眼神传递给更多同学,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认真听讲,教师走下讲台,可以随时请身边的同学参与,很有效、很顺畅地开展课堂  相似文献   

20.
细究现今提倡的各种教育观 ,大都强调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走下讲台 ,到学生中间去 ,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育界都知道这样一个事例 :美国某小学的珍妮小姐脚穿着拖鞋在学生中间走来走去 ,态度是那样的和蔼 ,对学生是那样的平等、随和 ,简直分不出谁是教师 ,谁是学生。珍妮光脚穿拖鞋的形象并不美 ,但她讲课的形式却应该大力推广。人的心扉是面对平等、友爱才打开的 ,所以 ,要想走近学生 ,必须走下讲台 ,放下架子 ,和学生平等交流。交流的话题当然是围绕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