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主题活动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计划。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设计。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总结概括我市实验区实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课程设计“有主题,无问题”、内容“去知识化”及评价“表象化”的实然困境,阻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力提升缓慢。真实性学习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实践,与其在核心价值、目标追求和内在特质上高度契合,为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理论理路。因此,明确二者契合点,制定以“真实问题”为主线的目标,以“具身实践”为基点进行内容设计,评价以“多层次、多维度”为基准展开,是优化课程、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现成的教材,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它是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活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习、会创造”,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现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可以说,“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然而,对于课程的实施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正源于“主题”。如何开发、生成、确立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既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开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关键是主题活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即确定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主题活动的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1关于主题活动式教学 1)主题活动式教学的涵义。其涵义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活动”,这里是指课程意义上的概念,它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言语活动以及社会性的形体活动;而“主题”,则是指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教育、教学目标,指向一个中心内容。“主题活动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来设计和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叶晓晖 《广西教育》2014,(41):68-68
正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开展主题活动。但是,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时,没有正确理解主题活动的内涵、方案设计及操作策略,导致主题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为了使主题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教师要做好主题活动的设计,具体可以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指导3个方面去做。一、确定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要"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为实践方式的课程形态。其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在“主题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延伸、整合。可以说,“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内容就会散乱无章。  相似文献   

9.
<正>综合实践课是应新课改的形势而产生的。这一课程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中国以往的教育弊端,也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课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主,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突出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创新性、活动性和综合性。但由于综合实践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无计可施。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地区发展情况,发掘活动资源,拓展实践内容。一、设计实践主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学科的限制,也没有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小学社会课作为探究性课程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有着高度综合的实践性特征,它通常以知识、经验和现实为课题(主题)加以组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以活动的方式实施。近年来,活动型社会课程的“主题设计”,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载体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末。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社会课借活动课程之名,行“放任自流”之实。学生探究实践的随意性很大,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主题设计,更无规范和科学可谈。二、教育观念和方法没有得到彻底的更新,活动的设计主题大都由教师和盘托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在中小学推行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三条原则。(1)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即活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机联系起来。(2)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即活动设计应以学生能力发展的序列为线索。(3)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即在活动实施的时空条件、人员组合、评价方法等,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另外,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好能够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陈述.其文本格式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安排、评价提示、活动结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为线索来计划和实施课程,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内容、价值、可操作性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作了探讨,如从选题的依据上看,需要考虑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课程资源情况,并需要对主题进行分级,设计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有的学者从设计方法的维度出发,认为主题设计应该鲜明地突出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使活动过程时空交错、充满立体感,发挥整体效应,为此可以采取递进式、综合式、探究式等具体方式来设计主题。哒些观点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定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评价与总结。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呢?一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选题者。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根据个人喜好,让学生在课程框架结构下,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如在组织单元主题活动"我们的元宵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出活动主题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不是建立在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基础之上的。在课程标准中,学科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总是以“内容标准”的形式呈现的,或者说课程的具体目标总是与课程内容相伴而生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则不是与体系化的课程内容相伴随,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具有独特性,它没有体系化的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真实的课程内容其实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但这并不能否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所具有的内在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的逻辑系列呈现,而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展开的。活动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主题。主题的选择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内容。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开发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可以以学生为核心,围绕“三条线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方案制定课     
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每一个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方案制定课是主题课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虚心合作、大胆交流、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新的课型。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  相似文献   

1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顺应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选题的过程中,应当秉承"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设计鲜活而富有价值的活动主题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因此,在生物课程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简称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之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原则包括实践性、学生自主性、教师有效指导和目标生成性原则;活动指导包括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活动方案以及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专业师资缺乏是困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区域性培养课程师资的过程中,通过潜心研究,苏州市勾勒出全能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像”,立足区域基础,又理性提炼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即主题设计网络化、课堂指导综合化、教学评价理性化,为课程师资的区域性培养明确了基础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林丹 《教师》2019,(15):109-11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突出实践活动的学科特点,提升教学实效离不开对学科特点的分析。设计生活化的实践课程,主要通过明确实践主题、设计活动流程、反思总结三个阶段实现。文章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经验,强调教师在选取实践主题时应贴合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心理认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具体活动流程设计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反思总结时主要分析本次活动的不足,以明确下次活动改进的目标。只有坚持在实践课程的每个阶段都融入生活化元素,才能有效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