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6):37-37
中国乒乓球队女选手在东京世乒赛表现得很完美,没输一场球。在比赛进程中,我实际上最紧张的是8进4对朝鲜的比赛。小组赛我们肯定能出线,虽然个别场次队员出现一点问题,但不会影响整个队伍,从小组赛到淘汰赛的转换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淘汰赛一场就过,输了就没机会了。  相似文献   

2.
谁在传播乒乓球的讯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世界》2005,(2):60-63
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乒乓球超级大国里,亲眼在体育馆里看过中国国家队的高手们过招的人也只是极少数,至于看过世乒赛乃至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人就少之又少。但是中国的乒乓球消息似乎从来就没有耽搁过,总能够在第一时间直达乒乓球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温笑妍 《乒乓世界》2005,(7):i024-i024
我是一名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通过观看上海世乒赛学到了不少东西。尽管上海世乒赛的硝烟已渐渐散去.但是.运动员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球技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却让我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4.
厉智 《新体育》2011,(6):20-21
包揽世乒赛全部单项冠军,对中国队而言已经不算奇迹,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第51届世乒赛上,神州健儿们已经第8次取得如此战绩。不过,在鹿特丹,他们还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全部5个项目99场与外国选手对抗,胜97场、仅输两场,获胜率接近98%。  相似文献   

5.
针对46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刘国正与金择洙那场球,本刊记者还采访到了在46届世乒赛上担任韩国队教练的安宰亨。安宰亨的话多少有点出乎记者的意料,他那么客观地评价中国队的排阵和队员状态,那么真诚地赞扬刘国正,更让记者感动的是,他那么坦诚、那么勇敢地对着镜头说“失败是我的责任”。其实,这样一场英雄之间的较量,胜负已经不那么重要,无论结果如何,这一场比赛成就的是刘国正与金择洙两位英雄。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9,(4):114-115
《乒乓世界》:你在43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一战成名,应该说那场比赛让你最难忘吧。 丁松:43届世乒赛,我有两场比赛打得比较好。第一场是团体决赛对卡尔松,那是我打过的最紧张的一场球,因为当时大比分打到了1比1,所以我那场球特别关键。说实话,当时一上场我腿都有点儿软,感觉反手削球一点也不稳定,只能削第一板,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7):46-46
在封闭训练期间,乔指导(乔晓卫)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没打过世乒赛,参加公开赛都很少,也不知道上场后自己能打成什么样,所以练习得非常刻苦。但是我没给自己定目标,孔指导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在世乒赛上每赢一场球都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9,(8):22-25
因为横滨世乒赛上那一场不可思议的逆转,石川佳纯的面孔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中国的球迷们记住了,当这位日本小姑娘与“前辈”福原爱共同在苏州中国公开赛上亮相时,“卡哇伊”组合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上期反馈     
《乒乓世界》2010,(1):4-4
作为广大“宁迷”中的普通一员,从宁姐横滨世乒赛的顺利卫冕,到全运会上的完美收官。我一直为宁姐的精神而感动,并和深深喜爱她的众多宁迷们一起,终于汗山地盼到了本期的封面故事。说实话,这次边看《乒乓世界》边流泪不止,与平日开开心心看杂志的心情有些不太相同。  相似文献   

10.
感谢乒乓     
《乒乓世界》2008,(11):146-146
Lixiang:从张怡宁第一次打世乒赛开始.我不仅认识了她,也爱上了乒乓球。虽然我球技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乒乓球的热情,每个月底是我最开心的一刻,因为会有一本名叫《乒乓世界》的书陪我分享着国手们的喜怒哀乐。欣赏这些的同时,乒乓球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学着刻苦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第四十四届世乒赛团体赛的战局并没按照瓦尔德内尔所设想的形势走——中国男女队以无可争议的胜利蝉联了团体冠军,这一结果多少让包括瓦尔德内尔在内的欧洲高手们感到失望。但是失望归失望,他们并未因此放弃  相似文献   

12.
侠客 《乒乓世界》2008,(4):52-53
王励勤输球了!在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对阵罗马尼亚队一战中,王励勤1比3负于世界排名第74的欧洲二流选手菲力蒙。此前,王励勤在世乒赛团体赛中输球的记录要追溯到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1/4决赛。中国对德国一役。当时,王励勤败在了正处于上升期的波尔拍下。在输给菲力蒙4天后,面对捷克老将科贝尔的冲击,王励勤一度以1比2落后……胜败乃兵家常事,但王励勤身为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得主,在团体赛中输球,再加上他在2007年职业巡回赛中的反常表现,立刻引来无数的关注。有人甚至担心,“今年可是奥运年啊,这个状态怎么行……”他的教练李晓东告诉我们:“大力在调整,虽然有难度,但是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13.
小晓 《新疆体育》2001,(4):35-35
虽然第四十六届世乒赛被“标榜”为新世纪第一届世乒赛,很可能是团体与单项合在一起的最后一届世乒赛,但其真正的焦点还是大球时代乒坛格局的重新演绎。对于中国队来说,悬念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幸运的李楠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8-18
在第45届世乒赛上,当时只有17岁的李楠,从资格赛一路打到女单半决赛。克罗地亚选手鲍罗斯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中国人,才会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楠是幸运的。第46届世乒赛,虽然单项比赛名额削减,她还是再次被列入了中国队的单打名单上。  相似文献   

15.
尼博 《电子竞技》2013,(23):36-37
2013年,对于fy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变身为炙手可热的新星,fy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样的"壮举"。不过,回顾一整年的表现,fy自己却并不满意,"说实话我有点失望,因为没能取得一个大赛的冠军。"虽然在完美的一年中有着些许的不完美,但是全新的VG俨然已经成为国内DOTA2新豪门。在未来,fy期待着能将一切都变得完美。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5,(6):28-30
我们中国队又一次在世乒赛中包揽了单项比赛的五个冠军。当然,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巴黎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中两次丢掉的男单金牌又被我们夺了回来,我们兑现了赛前提出的“誓夺男单”的诺言。上海世乒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比赛,从赛事安排到运动员食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方面都非常令人满意。万体馆主场的气氛很热烈、观众们了很热情,可以想像,政府为了这次世乒赛花了很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我们要对有关领导、现场观众、媒体记者和所有世乒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0,(12):24-25
这次亚运会无论是对教练还是队员,都有很大的锻炼价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综合性运动会来锻炼队伍了。尤其对于张继科和许昕来说,他们打过世乒赛,但是没有参加过综合性运动会。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运动会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包括对体力、精力的消耗,受关注度的不同,还有如何安排训练、生活等。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9,(7):144-144
横滨世乒赛后,球迷们心里憋了很多的话要说,以至于第5、6期的《声音》都无法充分地表达球迷们的心声。这些心声是要对他们心中的偶像说的话,这是在看过横滨世乒赛后发出的肺腑感言。横滨过后,我有话要说,我的偶像,我有话要对你说。  相似文献   

19.
年度事件     
年度事件:上海世乒赛门票收入逾千万 入选理由:44年之后,世乒赛的盛宴第三次来到中国,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上 海,在中国人的努力下,世乒赛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体育赛事的范畴,在 时光流逝中,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交融的脚步。 2005年,上海举办了世乒赛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届近乎完美的赛事。从 赛事组织看,小到暴雨时免费提供的一把雨伞,记者休息区中的免费饮料 和茶点,大到10到680元不等的中低档票价,最终实现了九成左右的上座 率,五一黄金周的上海将假日经济和体育经济成功嫁接。从比赛成绩看, 中国再次包揽全部奖杯,欧洲人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他们进入到了男双 比赛的决赛,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希望。财政方面,上海世乒赛预期门票 收入500万,实际收入1180万,成为世乒赛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赛事。上海 世乒赛,也为中国人打好三年之后北京奥运会的关键战役,做了一次成功 的演习。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3,(7):48-49
大家可能都感觉我以前打过世乒赛,有一天李指(李隼)还问我是不是参加过,我说这是第一次。在世乒赛赛场上打比赛的时候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虽然结果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挺遗憾的。当时输完比赛自己挺难受,很多人都来跟我聊,包括我的搭档邱贻可,大家说完之后我一下也明白了很多,应该把这次世乒赛当做自己的一次经历,更是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