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2.
横板快攻打法是我国乒坛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尤其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和第八届乒乓球世界杯比赛中以滕毅为代表的横板快攻打法,第一次世界大赛中显露锋芒,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奖台,使中国的横板近台快攻打法在国际乒坛站住了脚。作为滕毅的启蒙教练,认真总结他三年走过的路并对照世界乒乓球运动正向快速凶猛发展的方向,使我感到只有抓住主要环节重点突破,才能训练出优秀的少儿横板快攻运动员。横板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完全是沿着我国快、准、狠、变、转的方向发展的,其快必须以正手攻球为核心。因此,少儿横板快攻打法训练的重点应在正  相似文献   

3.
对正手技术较强的选手来说,反手技术通常是较为明显的弱点。随着无机时代的到来,多回合的全台相持越来越常见,单纯依靠前三板技术就获得胜利并不现实。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越来越注重中台相持技术的训练,尤其是反手的进攻和防守技术。近台反手技术相对容易,多为第一板进攻下旋球或防守弧圈球。在长期的训练中,运动员通过反手进攻后,多会转为正手进行连续进攻,或者在近台过渡几板后再转为正手进攻,因此反手技术多为过渡性技术,并不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2,(7):34-35
快带 快带是目前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付弧圈球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借力多,速度快,弧线低,线路少,非常适合近台快速的攻防转换。在实战中,它可以分为正手快带、横板反手快带、直板反手反面快带。 (1)正手快带 正手快带普遍用于各种打法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我国乒乓球项目特长技术创新与发展。结果表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主要有8项,分别为,瓦尔德内尔横拍直握式发球技术和晃接技术、科贝尔反手侧拧技术、金泽洙步法技术、蒋澎龙加力推挡技术、格林卡反手横向拉球技术、马琳加转摆短技术和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朱世赫削中反攻技术、王皓直板横打技术。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直拍横打攻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诚  李强  危小焰 《体育科研》2004,25(5):38-41
研究目的:研究乒乓球直拍横打回击弧圈球技术。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MotionAnalysis系统对两名国家级运动员的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回击弧圈球两种技术动作进行了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位回击弧圈相比,直拍横打技术各阶段的挥拍速率都比横拍的小,远台时比较明显,近台相差不大,直拍横打技术比较适合在近台、中台时回击弧圈球。直拍横打在整个击球动作中前臂外旋幅度较大。推测可能是造成挥拍击球速度小的原因,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直拍横打技术对广东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马琳对柳承敏的录像分析,发现双方均是直拍快攻型选手,而马琳反手是推挡加横打型,柳承敏反手是推挡加攻球型,马琳的直拍横打优于柳承敏的反手推挡,直拍横打解决了直拍运动员反手攻击力不强的问题,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广东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班学生与普通系乒乓球班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访谈了广东高校一些乒乓球教师,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比较滞后,应该在乒乓球教学中采取措施开展直拍横打,方能使乒乓球的群众性运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林 《乒乓世界》2005,(10):84-89
近台攻击的“必杀技” 横板反手弹击的技术发展很快.不但可以弹击上旋球也可以弹击旋转不太强的下旋球。这项技术可以很好地变化节奏.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反手弹击有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
直横打技术即直板反手反面攻球的技术。其重要特征是持拍手的拇指与中指的协调用力。其技术包括:反手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快拨、反手快攻、反手拉攻和反手扣杀。1反手快点:速度快、线路活、突然性强,主要针对近网球。站位近台,击球时左脚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弯曲,前臂伸向台内,拍头稍高,拍面前倾,手腕内收。球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和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上部。下旋较强时,击球的中下部,并向前上发力,挥臂动作较小。教法:1徒手模仿动作练习。2一人发球一人练习快点,从不定点到定点。3多球练习,间隔时间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ARIEL/APAS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反手台内侧拧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立体拍摄和解析,对乒乓球反手台内侧拧技术动作进行系统的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台内反手侧拧动作技术教学、训练、评价、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近两年的一些国际比赛中,中国横板弧快型打法选手与欧洲横板弧快型打法选手在反手技术运用上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中、欧横板弧快打法选手在第40届、41届世乒赛中的反手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横板弧快型打法选手的反手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反手反撕弧圈球是一项近台的主动防守技术,这里的防守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反撕弧圈球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反撕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上旋。通常当对方的进攻质量不高时,自己可以在近台快速反撕,利用速度、落点优势压制对方,转守为攻。练习反撕技术的要点:准确判断来球落点;起手位置较高,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发力方向更加向前,充分摩擦。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掌握反手攻球技术,加强左半台范围进攻及主动性显得更为重要。反手攻比起反手推档更有突然性和威胁性、近网短球能拨、点、弹、打,中远台的球能起板或拉、又能为正手进攻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98-101
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侧身位的进攻。由于直板选手反手位的弱点,几乎所有专业运动员从小就会加强侧身位的技术训练,力图通过正手的优势来弥补反手技术的不足。如今,乒乓球技术讲求实力,从击球质量到击球空间都有了很大发展,这要求运动员在力量、速度、旋转上都要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17.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8.
初谈乒乓球性能不同两面横板倒板全方位进攻型打法成都市业余体育学校陶世刚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乒乓球各种类型打法中,性能不同两面横板进攻型打法(指横板的正手面是海绵贴有反胶,反手面是海绵上贴有生胶或长胶),利用旋转、速度的差异,制造了较多的进攻机会并能直...  相似文献   

19.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