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情系山南     
李剑雄 《新闻天地》2002,(10):31-33
西藏是美丽的,又是神圣的。她的美丽,在于她的空旷,她的羞涩,她那不加修饰的粗犷;她的神圣,在于她的虔诚,她的信仰,她那永远让人探究不完的文化。她的美丽,她的神圣,是人类文化的沉淀,也是藏汉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 8月28日至9月3日,我们一行9人应山南地区交通局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美丽而神圣的土地,所见所闻,切身感受到了雪域高原那雄奇壮美,触摸到了湖南援藏干部那与西藏同美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生涯中能有引以为自豪的壮举,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徒步采访兰新线的活动,则使我们永生难忘。在那漫长的191个日日夜夜里,记者们以顽强的毅力,徒步走完1440余公里的全程,采写了102篇感人至深的消息、通讯和人物专访等新闻作品,被西部铁路员工誉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 徒步采写兰新线活动,旨在倡导记者们深入生  相似文献   

3.
《周国平文集》第4卷是哲学论文集。其中最后一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代表性。那就从这一篇来展开我们的评论吧。  相似文献   

4.
1988年的一篇报告文学,使得他在郸城县名声鹊起,以至县直机关一些单位遇到宣传报道之类的事情,常常邀请这位东风乡的农民来捉刀代笔。他就是张本平.我们的谈话还是从那篇报告文学开始。他说:“若不是追得紧,就没得希望了!”追得紧,指的是写那篇报告文学时进行的采访。他至今难忘:那年冬,当他得知河南农民报举  相似文献   

5.
情发于意     
荣登1998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榜首的作品,是《河北日报》一篇评论《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这篇评论写得不同一般,开头两段是你想不到的两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新闻界,银笙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他写的反映陕北变迁和人情风貌的散文和通讯、报告文学早已闻名全省,甚至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今30岁左右的人,提起郝树才大约都记得中学课本上那篇《昔日气死牛,今日火车头》的人物通讯,这篇曾熏陶教育了一代人的文章,就出自他的手笔。 生在延安宜川,长在宜川的银笙,根却在山西,可他从未去过老家。陕北,那块神奇的土地,那块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得化也化不开的地方,对他有着永恒的吸引力,尽管在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播宣传战线上的老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高而公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八年多了。适逢他诞辰六十五周年之际,《高而公文集》整理出版,高而公同志又仿佛回到了我们中间。回想起高而公同志的件件往事,思念的涟漪一阵阵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他那朴实坚毅的面容不时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现,引起我们深切的哀思;面对他那一篇篇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我们含着诚挚的敬意,缅怀他为广播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绵绵副刊情     
李梁 《传媒》2002,(11):11-12
大约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过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的经历。因为在我们中国,杂志再多,也没有报纸多;更遑论出版社了。这样,在每一个写作者起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最先打的主意都是上报纸副刊,而后才有可能是登杂志或者是出一本书。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过我最初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纯属“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我上中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刘守金 《军事记者》2005,(11):59-59
鲜花需要园丁的培育,婴儿要靠母亲的哺养;一篇篇散发着墨香字的背后,离不开报社编辑老师们的辛勤雕作。  相似文献   

10.
王瀛波 《新闻实践》2003,(11):25-26
8月22日,本报在头版刊发了《民事无小事》一文。关于这篇报道,我最想说的是:若干年以后报道本身也许会渐渐淡出我的记忆,但我肯定不会忘掉这场采访的经历,不会忘掉那个叫菜卢的村子,不会忘掉那些村干部和村民们质朴而生动的脸,不会忘掉当时心里的那份感动……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报道的见报署名是我、王国锋和东阳报道组的陈其宪,但一同采写的还有更多的人,包括总编辑和分管副总编辑,是他们给了我们直接的指导。在这个研讨会上,领导要我围绕这篇报道谈谈基层典型报道怎样"以情取胜",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自1986年元月起当上记者,但早在80年代伊始就业余爱好新闻写作,终因一篇采写孙中山孙女孙穗芳的<中国,我们孙家的根>,获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和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赞赏,从而被招聘当上珠海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相似文献   

12.
十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短短的三年里档案管理从省二级、到省特级,档案管理在十堰市直机关档案管理中达到领先水平。2004年11月,该单位成为湖北省计生系统第二家进入省特级的单位。市计生委主任江尚群说:“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明天的档案,档案越齐全,就说明我们的计生工作做的很具体。以后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工作,那就是档案。”为了更好地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使全市计生单位和干部都重视档案工作,市计生委将档案工作纳入到领导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我们刊登了童兵教授、赵月枝教授提供的两篇特稿,都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文章。其实还有一篇也可以算作是特稿,那就是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杰出的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当年的一份讲  相似文献   

14.
凡是真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人,人民总会记住那一份情、那一份爱。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在他出任副省长、省委副书记期间,曾分管全省的档案工作近二年之久,为湖南省档案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今郑培民同志故去一年多了,我们仅从他关心档案工作的众多事情中摄取几例,以表达我们档案人对郑培民同志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5.
十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短短的三年里档案管理从省二级、到省特级,档案管理在十堰市直机关档案管理中达到领先水平。2004年11月,该单位成为湖北省计生系统第二家进入省特级的单位。市计生委主任江尚群说:"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明天的档案,档案越齐全,就说明我们的计生工作做的很具体。以后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工作,那就是档案。"为了更好地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使全市计生单位和干部都重视档案工作,市计生委将档案工作纳入到领导的议事日程,与计生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计生目标考评之中。目前,全市计生系统档案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管理水平;将档案管理纳入机关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至2010年,是湖南举三湘之力量建一个新理县的过程,更是中国举全民之力走过地震大难,重建一个新四川的过程。我们的脚下,踩着许许多多、重重叠叠的脚印。 那是整个国家的脚印。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村。有一处得到政府保护的老式院落。那便是革命烈士、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校友贾力更故居。清明节的前一天,学校组织部分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把什革命公墓祭扫活动,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觉得应该给老校友写一篇祭文。  相似文献   

18.
关于杂文的幽默,我们已经谈过一个话题,我们在那篇文章里,说到杂文的幽默,是沉重的幽默。如果看过上一篇文章,连贯下来这一篇,自会增加一些兴味。不过,要是没看,也不打紧,这两篇东西是各自独立成篇的,先看哪一篇,都不碍事。 在这一篇里,我们想谈谈,幽默在杂文中的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是:语言的幽默,情节的幽默,思想的幽默。 一、语言的幽默 语言的幽默,是指从作品的语言中体现出来的幽默。我们举一段梁实秋文章的例子,来看看这种幽  相似文献   

19.
今年湖北日报抗洪救灾宣传有声有色,突出特点之一是在人水搏击的两个多月里,头版发表了近30篇抗洪言论。仅以“全力以赴决战决胜”为主题的系列社论就连续发表了18篇。围绕抗洪这一主题,一家报纸连续发表如此多的社论,这在新闻史上是空前的。 对于这些言论,无论是党政领导同志、新闻界同行还是普通读者,都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认为它们像号角,像战鼓,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军民的斗志,激励人们勇敢地迎接洪水的挑战。因其及时准确,短小精悍,富有激情,战斗力强,被同行们誉为言论宣传中的“抗洪体”。 作为本报今年抗洪社论的主要撰稿人,回首那连续奋战的数十个日日夜夜,我想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切身感受,这就是:用“情”写就抗洪篇。  相似文献   

20.
情系西部     
任高瑶 《大观周刊》2012,(2):216-216
飒飒秋风,带有几丝淡淡的凉意,然而雾霭的西部情暖心扉。看,讲台上那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一名西部志愿者——高天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