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启发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解放学生的思维、嘴巴、身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现代高效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创新之水,变"教堂"为"学堂",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务实的态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在发展中寻求创新突破,在创新突破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是新疆地矿局培训中心党政领导班子近几年来最有力度的杰作。本文从新疆地矿局培训中心"十五"期间突飞猛进的建设成就着手,阐述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的道理,试图对地矿教育培训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意外"是司空见惯的。对于这常见的"意外",是听之任之,还是加以思考与改变,使之成为我们工作创新的契机?江苏省通州中专以一次"意外"为切入口,在开展新时期职校生毕业标准大讨论和职校毕业生适应状况大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创新潜质是与生俱来的,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敢想、敢说、敢于实践。虽然,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但他们创新的潜质却十分巨大,教师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在实践中,手工活动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创新潜能的载体,让幼儿的智慧之花在手指尖上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首先应用现代教育思想 ,力求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与创新尝试教学法 ;其次在尝试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后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实现在尝试中创新与在创新中的尝试 ,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的。一、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与创新尝试教学法我们已经普遍重视了采用各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又总是不尽如人意。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其优点 ,又有其局限性。如果一种教学法模式化…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转变教学模式,搭建创新思维平台"、"捕捉思想火花,激活创新思维能力"、"鼓励质疑与讨论,培育创新思维萌芽"、"组织作文实践,开发创新思维潜力"等方面介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甘丽红 《海外英语》2012,(24):189-190
文化移情是中英互译的翻译策略。该文从文化背景"移情"令翻译"准确"、作者思想"移情"令翻译"传神"、读者心理之"移情"令翻译"恰当"三个方面阐述文化移情在中西方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各成一家,争议颇多。花鸟画发展走势必应遵循的主线就是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花鸟画之创新,没有传统不行,但不是要死抱传统。艺术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应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同时兼收其他艺术形态养分。吸纳传统文化之神韵,承袭书画笔意之灵韵,秉承空间构图之意韵,兼收并蓄,开创时代之新。  相似文献   

9.
杨玉香 《中国教师》2013,(12):28-29
<正>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内容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时,对教法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设计。第二,挖掘教材本身蕴含  相似文献   

10.
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把创新意识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激发学生好奇心,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数学"开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元结是中唐诗文革新的先行者,曾先后两次寄寓武昌(今鄂州)。他在武昌创作的诗文,体现了他关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敢于刺世疾邪,志在救时劝俗的特点。其诗其文蕴含的文化精神,应是武昌(今鄂州)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值得今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唐朝中后期,佛教和道教达到兴盛,儒学受到佛道两家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佛教。李翱继承韩愈的道统说,明确提出了反佛的主张。李翱对待佛教的态度是在坚守儒学的立场上,对佛教进行"辨而排之";在对佛学的心性思想和方法分析、吸收的过程中,提出了"复性说",为儒学的改造和完善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试析张大千“大千体”书法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大千崇尚书法,以书法促进绘画,又以绘画推进书法,在继承中国历代书法传统基础上,追求创新,重点汲取部分碑帖和名家书法特点,融入自己豪放张扬、涉险多变、质朴守真的个性,最终形成了"大千体"。"大千体"是张大千对中国书法领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豁渠的思想可分为前、中、晚三期.在前期,邓豁渠对“良知”理解不透,其思想中“命”和“性”处于分裂状态.中期是他的思想的沉潜期,有着明显的三教批判倾向;但是他在出家的同时,使用道教式的修练法,追求儒教的“良知”和“性命”的真理,思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著述《南询录》.在晚期,他三十年间的努力和追求取得了成果,得到了大悟,“性”和“命”终于统一,达到了“三教合一”(也可称“三教同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企业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企业应该如何将竞争优势保持下去,从而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成为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以资源基础理论建立的模型分析了突破性创新行为对竞争优势产生的推动作用.创新型企业在取得突破性创新带来的先发者优势后,可以通过建立职能型组织部门以强化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方式来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西晋一代,夏侯湛以才华出众称誉一时,声名仅亚于潘岳。当他仕途受挫时即优游山林、雍容文学,对文学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与创新。本文试从其赋的题材、情感表达方式、形式上的改变,分析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师教育方面的革新举措。它以中小学校为实践基地,通过与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该模式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亦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岑参蜀中诗歌“主景”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晚年在蜀中生活四年,其诗歌创作延续了他一贯的“主景”特点,但却又表现出与其边塞诗不一样的风格特征。他的蜀中写景诗清幽奇险、感情深沉,显示出作者晚年的落寞处境和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熟知戏剧传统,在创作中又追求突破,力图在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发展。继承与创新是解读其作品的密码。本文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探讨了奥尼尔对象征主义、古希腊神话故事、自然主义以及超人哲学等传统元素的借鉴与革新,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张大干一生植根于传统,但又不断创新。他一生探索和发展“光”语言在中国绘画中的表现,完成了中国画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也验证了中国画的生命力,这是张大千艺术上最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