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在二年级前滚翻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双手用力不均、双脚无力、方向倾斜等问题。于是,笔者运用了"诱思探究"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究我通过对熊猫擅长滚翻技能情境的导入,引出前滚翻教学,诱导学生思考熊猫是如何滚翻的,通过熊猫滚翻动作,学生积极模仿,互相讨论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前滚翻动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二、游戏诱导,避免错误动作学生们正在进行小组练习,  相似文献   

2.
<正>在技巧单元教材中,滚翻动作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可见滚翻动作是技巧动作的基础动作,而"后滚翻"的动作技术是整个滚翻动作中相对较难的。"后滚翻"动作对前庭分析器官的机能,学生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练  相似文献   

3.
前滚翻与后滚翻的技巧动作,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发展灵敏、协调和定向能力,为今后学习器械体操打下良好的基础。技巧运动在中小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是在初中一年级技巧动作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68%的同学在滚翻中易犯如下几种错误。一、对动作的概念不清楚,开始滚翻时,不知怎样用力,滚翻不成圆。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如何解决前、后滚翻的动力问题上,我让学生原地蹲撑感觉一下靠哪个部位发力。有的同学举手说:“靠双腿同时蹬地。”这样从概念上使同学们知道了做前,后滚翻时的必要动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小垫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好小垫子,能有效地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小垫子提高滚翻的速度在滚翻练习时,由于没有掌握滚翻的技巧,如蹬地、推手的时机掌握不准和用力程度不够等,导致部分学生滚动速度太慢,难以完成滚翻动作。那么如何提高滚动速度是解决滚翻是否成功的关键。受斜坡的启发,我把两块小垫子部分重叠,使重叠部分与单层垫子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让学生在“小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动速度加快,学生就易于掌握滚翻技巧,完成滚翻动作。二、利用小垫子练习立定跳远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人”字…  相似文献   

5.
滚翻技能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强调滚翻动作的单一规格,忽视了多种滚翻动作经验的累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以滚翻的直与方向正为目的的教学,使学生缺乏身体在空间多维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一:在"垫上运动——尝试生活中的各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各种滚翻,结果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但真正动脑筋思考练  相似文献   

7.
王妙香 《体育教学》2011,(10):45-46
滚翻是技巧的基础动作。学好滚翻动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所以滚翻类的教案是一个常作的专题,但是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本期教案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关注了学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的设计突出了年龄特征和学习基础,也许这就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逐渐演绎成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 “直腿后滚翻”是在“后滚翻”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教“直腿后滚翻”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后滚翻”,再由教师示范“直腿后滚翻”;也可展示两种滚翻的动作技术挂图(见图1、图2),然后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对两种“滚翻”技术动作的理解并加以对照比较,从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相同点是:(1)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常见小学生被推或不小心跘了一下的时候前磕,大多数学生都会用手去撑,这样,腕部很容易受伤。而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侧滚翻教学,动作简单易学,活动形式贴近生活,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还做的好,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还能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单元目标学生能掌握各种侧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领,能运用侧滚翻进行自我保护;.发展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体验到动作变化的感觉,提高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通过体验和与同伴间的帮助合作,感受完成动作的喜悦心情和练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正>《多种形式的滚翻活动方法》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二体操单元必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说出所学各种形式滚翻动作的名称;能在游戏中至少展示5种以上的滚翻动作,如,后滚翻成跪撑、后滚翻成蹲撑、连续后滚翻、前后滚翻过障碍、不同支撑面上的前后滚动、前后滚翻组合等,表现出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稳定性以及多样性;在练习中表现  相似文献   

11.
小垫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小垫子,能有效地增加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小垫子提高滚翻的速度在滚翻练习时,把两块小垫子部分重叠,使重叠部分与单层垫子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让学生在“小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动速度加快,学生就易于掌握滚翻技巧,完成滚翻动作。二、利用小垫子练习立定跳远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人字”型〈“人”字〉,让学生从垫子上跳过。这种练习方法对帮助起跳蹬地角度小,向前冲劲过大的学生有较好练习效果。2.将小垫子展开平放,让学生从垫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这种练习方法学生对需要…  相似文献   

12.
前滚翻是滚翻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对学习和掌握高难度翻转动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前滚翻教学时,学生往往因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不够全面,自我保护不好,头颈准备活动不够,常出现颈部的软组织损伤产生疼痛,使颈部活动受限,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根据前滚翻教学时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13.
<正>远撑前滚翻是水平四技巧——滚翻平衡类教材,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发展身体的平衡、协调、灵敏及柔韧等素质,学会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滚翻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滚翻平衡类教材"前滚翻"的延伸和"鱼跃前滚翻"学习的基础,本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鱼跃前滚翻过程中"鱼跃、前撑"的惧怕心理,为鱼跃前滚翻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进行校内公开课水平二体育课《有趣的滚动、滚翻》教学时,我感触颇深,“意外”的发生,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在准备活动后自由组合进行滚动的练习,初步感知身体的运动,体验其中的乐趣,然后进行滚翻的练习。进行滚翻的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的目  相似文献   

15.
何祥国 《体育教学》2014,(10):52-53
教材分析:滚翻是体育课中常见的教材内容。它不仅能发展柔韧、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还对学生感知平衡、自我应急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滚翻分腿起是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三年级"滚翻"教材中一个基本的学习内容,且是上海市《体育与健身》学科必考项目;这一动作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它对柔韧、灵敏、平衡的要求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低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完成滚翻动作后臀部着地,双腿“前伸”躺在垫上的现象,甚至极少数学生有头晕现象。其中,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  相似文献   

17.
<正>小跳绳在生活中不受场地的限制,携带方便,且锻炼价值高,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利用小跳绳来改进技术动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滚翻教学中的使用1.规范技术动作。前滚翻初学阶段,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先做滚翻练习,即身体团紧来回滚动。但是,学生对于团身往往控制不好,对此,可将跳绳两端系紧,绕成双圆套在身上,以增强约束控制帮助学生较好地控制团身滚动,见图1。  相似文献   

18.
一、学情分析案例呈现 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 授课人数:40人 授课内容:前滚翻(4个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以及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善于模仿等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讲解法;语言激励法,比如:比一比,看一看,谁最好,谁最棒等;竞赛法;游戏法;多媒体辅助手段等. 二、学情分析案例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况,包含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本案例作为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显然其分析的面不够广泛,点不够深入,没有提到"前滚翻"三个字,不能够较好的指导课时教学计划.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分析的维度不全面.本案例学情分析仅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没有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其他维度.学生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是多方面的,应该还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生理特点、知识能力、社会特征等维度切入,全方面、多维度的进行学情分析.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滚翻知识、滚翻能力、滚翻方法、滚翻兴趣等方面深入的分析,才能多维度了解学生学习前滚翻的"学情",做到预设时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郭夕国 《体育师友》2009,32(6):37-38
“滚翻运动”对提高学生前庭分析器有特殊作用,对增进内脏器官功能、增强背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的能力都有显著作用。学习与练习中常常发现学生滚翻时分腿、低头不充分、团身不紧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笔者采用了多种练习和学习方法:口诀法、合作法、展示法、评价法、情境教学法等,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体育教材中倒立滚翻的内容包括:头手倒立滚翻和手倒立滚翻两种。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两种技巧动作,对提高学生的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发展学生灵巧、协调素质,增强学生关节韧带和心血管功能有着显著作用,通过以上两个项目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我保护的素质与能力。 一、联系与区别 1.相同点 基础练习中的联系: 两个技巧项目都是以前滚翻为练习基础,其基本技术环节中都包括:推撑、低头、含胸、团身几个基本环节,每一个技术环节之间都是紧密联系,少一不可,稍有不妥,就会影响整个动作过程的完整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