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多产作家。截至1990年为止,在5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和编辑的著作约有45部。 在秦牧所有的作品中,散文占了大多数。而在散文中,杂文又占了很大比重。仅1946——1949年在香港的3年中,秦牧就写了一、二百万字的“急就章”一百多篇。因为是“急就”,所以大多数是“随写随丢”,没有结集。现在要把这些杂文一篇篇找出来,确实很困难。当前,人们研究秦牧的早期杂文,主要靠的是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秦牧杂文》一书所提供的1945年以  相似文献   

2.
《小桔灯》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所喜爱的作品。但读者不一定都知道冰心写作《小桔灯》的由来。1957年1月19日,春节将至,老作家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约,写了一篇题为《小桔灯》的散文。这篇散文后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3.
《歌溪》是著名散文家吴然创作的一篇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作品以清新优美的文字语言,抒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和大自然怀抱中欢乐的孩子。在这篇散文里,作家满腔热情倾(qīng)心赞美和歌颂(sòng)的,是农村、山野间常见的  相似文献   

4.
湖南日报主任记者、省作家协会会员唐曾孝写的《暖流》,最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他从事新闻和文艺30多年,写了许多作品,这是他出版的第四本书。该书为记实性散文、特写和报告文学集,14万字,20多篇作品,其中有3篇获奖。《哲学巨星的殒落》是记述李达同志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发表后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后被收入湖南省新时期优秀作品选的《散文·报告文学》卷中。《瑶寨唢呐声》、《山村在闪光》分别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鉴赏》2009,(7):50-53,109
查一路:安徽作家,《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千龙网“特约撰稿人”。迄今为止,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在《散文》、《读者》、《杂文月刊》、《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上发表、刊载的作品迭两千余篇。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电视散文栏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6.
早在四十年代问世的《秦牧杂文》就已享誉海内外。新中国诞生后,是秦牧散文丰收的金秋。他陆续发表了各类散文几百篇,编为《贝壳集》、《花城》、《星下集》、《艺海拾贝》、《晴窗晨笔》、《花密和蜂刺》等集子。在这一大批作品中,作者自觉满意,美感效应强烈,广大读者盛誉的是《土地》、《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花城》等叙事抒情散文。这些佳作鲜明集中地体现了秦牧散文的独特风格,它们历经数十春秋而艺术力量未减,从而确立了秦牧在当代散文界的重要地位。脍炙人口的《土地》、《花城》也推为散文精品入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7.
《散文文体论》是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剑晖教授的散文评论与研究论文集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 0 0 2年 9月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作者近 2 0年散文研究的心血 ,因为他把散文研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命形式。80年代初 ,陈剑晖以《秦牧散文的艺术独特性》、《岭南散文风格初探》在《文学评论》发表后 ,相继写了关于黄秋耘、陈残云、紫风、岑桑、苏晨、沈仁康、万振林等作家的 10余篇散文评论 ,为文坛所关注。结集成本书的第二辑“岭南散文论”。 90年代以来 ,他一方面继续散文作家评论 ,论列了梦莉、司马攻、黑孩、戴少华、杨牧、李黎…  相似文献   

8.
去年十月《香港文学》总第82期发表的秦牧《〈侨乡惊梦〉序》中指出:“韩萌是一位归侨作家,”“既可以说是中国作家,也可以算是新加坡作家……”这两句话道明了韩萌及其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秦牧同志的《菱角》是一篇叙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性散文。该文原标题是“菱角的喜剧”,收入中学课本时改为“菱角”。我觉得这两个标题都与文章内容不相切合。大凡将具体的实物用作散文的题目,这实物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或者是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材料,或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编在同一单元的其它两篇散文,巴金的《灯》  相似文献   

10.
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中学语文课本曾选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两篇小说《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写于1884年,是早期作品;后者发表于1898年。这两篇小说塑造的两个人物都是沙  相似文献   

11.
秦牧二三事     
<正>放在案头的《秦牧全集》(增订版),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秦牧是我国当代可数的几位散文大师之一,广东教育出版社在《秦牧全集》的基础上,出版了一套增订版,增订了整整三大卷,这是出版界的—件盛事。重读大师的作品,仿如享受一顿精神的盛宴,尤其是作品所渗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细腻、动人而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写作《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正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荷塘是清华园内一个平平常常的池塘。作者紧紧地抓住“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方面景物的描写,使文章绚丽多姿,引人入胜。《荷塘月色》很象一幅国画的题目,这篇散文正如一幅极其优美、秀丽的图画,画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读这样的散文,委实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秦牧的散文,常常能于平凡的事物中,通过丰富的联想,发掘出闪光的思想,寄寓以深刻的哲理。他说过:“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菱角》这篇散文正是这样。作者从菱  相似文献   

14.
秦牧二三事     
放在案头的《秦牧全集》(增订版),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秦牧是我国当代可数的几位散文大师之一,广东教育出版社在《秦牧全集》的基础上,出版了一套增订版,增订了整整三大卷,这是出版界的一件盛事。重读大师的作品,仿如享受一顿精神的盛宴,尤其是作品所渗出的人格魅力,更是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5.
范昌灼 《高中生》2008,(10):58-59
《山阴道上》乃江苏人、现代作家徐蔚南25岁时写的一篇游记。1924年,他与其友、大学教授王世颖客居浙江绍兴时,志趣相投,同寝同游,各写了近10篇游赏当地风景名胜的作品,后收到散文合集《龙山梦痕》中。《山阴道上》是他颇有影响、流传较广的绘景抒情佳作。  相似文献   

16.
《人和狼的搏斗》选自秦牧的《长河浪花集》。这篇散文借探究列宁逝世之前赞美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的原因,揭示出劳动者要具备战胜困难的毅力的哲理,赞美了中国劳动人民敢于与困难搏斗的英勇精神。文章写得平易浅近、在用材和结构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7.
《荷花淀》是作家孙犁写的一篇反映冀中人民抗击日寇的短篇小说。作品以优美的散文笔法,清新、质朴的语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战争思想的正确和英明,并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杨朔、刘白羽、冰心都是成就卓绝的当代散文作家。一九六一年,他们一同参加亚非作家常设委员会在东京举行的紧急会议之后各写了一篇以樱花为题的抒情散文:《樱花雨》、《樱花》、《樱花赞》。三篇作品几乎是在同时发表,发表之后都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赞扬,同时成为了我国当代散文园地中脍炙人口的名作。值得品味的是,三位作家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完全相同,作品选取的生活题材和所表现的思想倾向也都非常相似,都以樱花为象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母亲和小鱼》出自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散文集《波西米亚楼》。在大家的印象中,严歌苓以写小说闻名,她的主要作品《天浴》《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少女小渔》《第九个寡妇》等在读者中间广为传播,且多被改编成电影,轰动一时。可能正缘于此,她的这篇回忆家人的散文,读起来也颇有几分小说的意味。作者在文中着重回忆了母亲和父亲这两个人物,将他们串联在一  相似文献   

20.
构成我国新时期散文创作阵容、散文精品风景线的,除了专业的有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外,实在还可提到一大批业余的无名的作者以及他们默默创作并发表的出色的作品。如张新果发表在1988年第10期《散文》上的《红喜字》,如刘奇林发表在1991年第3期《散文百家》上的《半壁平安》等等。这些作品都在千字左右,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精短深至的传统特点,而手法之新,品位之高,也都是有着独特的美学追求的。 我们把《红喜字》和《半壁平安》拿来一起分析,发现巧的是两篇散文在选材上都写了“字”,都停留于对一种“字”的美的洞察上。门子上贴的字,墙壁上被抠出的字,这在我们见了一千遍、因而也忽略了一千遍。两篇散文恰是在这些俗常的地方,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角落里创造了神奇,由此想来,散文的魅力也确是在于这种能触及普通走入普通深入普通的平常景与平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