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似乎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都以主人公的梦境为精华、为枢纽.在他的诗文集中,"梦"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泛指常人的梦,有时特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梦,有时喻指人生,有时则喻指文学创作的特性.最后一义是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贡献,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杨坤 《华章》2011,(26)
吴文英,号梦窗,宋末词坛有着清高独立人格的词人,他一生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他的词有亦梦亦幻的境界,而“幻”,又有其四重涵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梦不仅是美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贯穿美国文学的经久不衰的话题。富兰克林是美国文学史上追求美国梦的最成功而杰出的典范。盖茨比是富兰克林的狂热仰慕者(fan),但他对美国梦的追求以残酷的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审美个性的当代作家。二十年的商州生活使贾平凹对民间丰富多彩的方俗语词耳濡目染,尤其是典型的方言土语,他一方面收集整理散落民间而保留至今的古语词,一方面激活旧词,还原古义。“商州系列”文本对语词的精心选派,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语言的不懈的追求和创新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代中期的词坛领袖,杨慎对词学的思考是比较全面深刻的。他的词学思想在理论批评里有明确表述,在创作实践中也有具体表现。他对文体性质的认识重在其音乐文学属性和长于言情的功能,他的美学追求倾向于清逸之韵和雄慨之风,这些词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也体现了他不同流俗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不仅在诗、词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文学思想——清丽。韦庄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他的诗也具有清丽之美。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在唐末诗坛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诗词兼擅,《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有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其诗中做过各种梦,同样在其词中,"梦"字仍然是频繁出现的字眼.记"梦"乃为述怀,在这些记梦词中,作者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有追梦的记忆,更有"人生如梦"的感喟,在不同的创作类型中表现出特定的创作心理和思想状态,对此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词人、词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其诗中做过各种梦,同样在其词中,“梦”字仍然是频繁出现的字眼。记“梦”乃为述怀.在这些记梦词中,作者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有追梦的记忆,更有“人生如梦”的感喟,在不同的创作类型中表现出特定的创作心理和思想状态,对此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词人、词心。  相似文献   

10.
康熙朝中后期的唱和活动不多,也少有人关注。辛酉年(康熙二十年),唐梦赉、吴陈琰等人在游吴越途中,创作多人步韵唱和词354首,是清初词坛存群体步韵词数量最多的一次创作。通过考述"辛酉唱和"概况,展示当时词坛的一些创作现象,呈认为这次唱和的创作主题和内容,与清初三十年的多次唱和、甚至几年前的阳羡词人群唱和都有所不同,开始了走出易代风霜、追求生命智慧的"后易代"时期。在词风上并个性化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北宋少有的全才和奇才,诗、词、书、画、文章无一不佳,他留下来的340多首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词,也有婉约词。他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地位,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不仅使词在宋代文坛上大放异彩,而且成了宋代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 ,诗词兼擅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 ,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 ,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 ,同时也带来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 ,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渔是我国明清时期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他不仅在戏曲理论方面有着杰出卓越的贡献,其在词的创作方面也有自己独到而完备的论述,所著《窥词管见》就是一部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词学著作。  相似文献   

14.
晏殊在北宋是第一个以词名家的.在词的创作上,晏词与花间词风有着密切关系,既有与花间词源出一辙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方面晏词深受花间词风的影响,在观念上词之于他乃是饮酒欢愉之时的一个陪衬而已,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抒情工具;就内容而言,多延续花间词人的创作主题,描写酒席歌舞、男女恋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词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词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词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代英 《云南教育》2014,(1):47-47
梦,是少年独上西楼的寻觅,是伊人在水一方的思绪;梦,是一杯带着茉莉花香的清茶;梦,是一首清新却耐人寻味的童年歌谣。2013年的春天,有一个词让人激情飞扬,有一个词响彻神州大地,有一个词承载着亿万人民的追求和重托,这个词就是“中国梦”。小时候,父母会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步入学校,老师会问,你的梦想是什么?那时的回答,有些遥远,也有些虚无。现在,我是一名教师,我的梦想就是——满园桃李芬芳。  相似文献   

16.
周济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词学理论上,也表现在词的创作上。作为一个继承性多于开创性的词人,他的词作可看作他的理论的阐释和补充。周济词作运古而能出新,大体可概括为:继承花间词风,注入身世感慨,创作出“蕴藉”的小词;轨模南宋咏物词,创作出具有深湛之思的“寄托”之作;学习周邦彦的“钩勒”,创作出“浑厚”之作。  相似文献   

17.
吴梦窗生活在国势日蹙的南宋王朝,他“不乐科举”,只是以清客的身份,出入吴潜、史宅之、贾似道等显贵门庭,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创作词。作为词坛一宗,梦窗不象其他大词人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价。他的词要么被贬抑否定,要么被推崇备至。同朝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认为“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张炎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词源》)。而尹焕认为“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天下之公言也”(《花庵词选》)。清初常州词派标举“由吴希周”。即使是宗玉田、主清空的浙西词派的开山祖朱彝尊,在《词综》里也收录了不少吴词。到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18.
付旭阳 《文教资料》2012,(26):110-112
黄庭坚的词学观既有对苏轼词学变革的继承,即赞成"以诗为词";又有对传统词的认同。这两种倾向也体现在他的雅词创作中,他的雅词有表现出变革特征的豪放词,也有趋近于传统婉约风格的高雅情词。山谷以其词学理论和雅词创作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秦观居苏门四学士之首,深得苏轼赏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他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其词为何多学柳永?对此,笔者认为,秦观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词不可能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面貌,但秦词不仅受过柳永词的影响,更深受苏轼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较分析秦苏词风相似之作,深入探讨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有助于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弘伦,清僧,阳羡词派成员。著有《泥絮词》。虽身处丘门僧院,但创作别具特色。弘伦不仅有抒述民生之哀的作品,同时也有别具一格的"苦情"词以及风格明丽的农家词。这些,使得他成为了抗尘走俗的另一种隐逸之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