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钓友余先生说:他用海竿配炸弹钩加活坠垂钓,抛投时饵团向前冲,可活坠却渐渐后退,越退越远。如投得远,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坠子远离饵团肯定影响上鱼,不知是什么原因?余先生所说的用海竿垂钓,在抛投时出现饵、坠分离的现象,如果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句话:活坠太轻。现在我就活坠轻重对海竿的影响,谈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南钓友李群问:用海竿垂钓如何判断鱼咬钩呢? 用海竿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咬钩呢?也许会有人说,这有什么可探讨的呢,一动就提竿嘛。这当然也能钓起来一些鱼,但是如果不了解鱼儿咬钩的习惯,每动就提,有可能出现提竿过早过晚,或提竿不当,丧失一些上鱼的机会。因此了解一些鱼咬钩的习惯及海竿摆动时的各种“语言”,大有好处。 用海竿垂钓时,鱼的大小和种类不同,气压水温的不同等等,鱼  相似文献   

3.
文龙 《钓鱼》2012,(5):22-23
四、独具特色的海竿串钩钓法 鱼不靠边,自忖自己的短手竿一定钓不过长手竿,于是打算用海竿钓之。事后得知,此前也曾经有钓友用海竿钓过,可是都无奈地放弃了。 结合前两次钓手竿的情况,我对这里鱼情的认识是: 1.鲫鱼较大、吃食力量不轻,海竿串钩应该能用。  相似文献   

4.
海竿的提竿时机同手竿的提竿时机不同:手竿提竿时机,主要是看浮漂的动态;而海竿的提竿时机,主要看竿梢的动态情况来确定。一、竿梢连续抖动(两次以上)应及时提等在海竿垂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竿梢轻微抖动或铃铛响声,但很快恢复原状。这不是钩住鱼的信息,有可能是小鱼闹窝咬一下就跑;或者是大鱼撞线;或者因风力过大,吹动竿梢微动和铃响。而连续抖动(两次以上)才是钩住鱼的典型信息,及时提竿,必有所获。二、对竿稍一次性抖动要具体分析如果抖动一次,竿梢又没有恢复原状,而是动作很大,拉动竿梢成弓形,说明鱼已被钩…  相似文献   

5.
江西钓友张林歧来信称:有两个问题,请答复。一是两用竿和海竿手竿有何区别,怎样使用。二是有一种竿叫定位竿,它有何特点,怎样使用?答:两用竿国外称矾钓竿,它应该属海竿类,因为它安装有绕线轮,竿上装有过线圈,操作方法基本如海竿。两用竿的特点:一是较一般海竿长,4.5米至7米多的都有;二是软,和中软型手竿相似(有些碳素两用竿较硬),如装上坠子再装糟食用,竿尖就可能挑不起来。正由竿太软,所以就采用增加过线圈的办法,如一般海竿只有4-7个过线圈,而两用竿则经常采用9一门个,这样就能使钓线紧贴竿身。长和软,正适合手…  相似文献   

6.
张福顺 《垂钓》2002,2(7):64-64
据一些常用手竿的钓友反映,有些看似超硬调的碳素竿实际上非常软弱。有时一根四五米长、看起来溜直的竿子只拉一条六两来重的小鱼就会弯如大弓,其使用调性甚至还不如超软调的玻璃钢钓竿。我称这种现象叫“碳竿跑调儿”。可碳竿为什么会跑调呢?难道这里有啥岔头儿不成?调性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标准到底适用不适用碳竿?  相似文献   

7.
广大钓友去江河或水库钓鱼往 往一人看几支或十几支海竿,而且很多人习惯用糟食垂钓。有时手里正忙着攥糟食四装组钩(即装爆炸钩),就会有鱼上钩了,因糟食都具有一定的黏性,粘在手上带有黏性的面粉还没来得及在河边冲洗便得去操竿提鱼了。这样时间长了,海竿的尼绒柄就会被脏手弄脏,很难刷洗干净。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避免因手脏而弄脏海竿柄的方法:用较细的自行车内胎,根据海竿柄长短截一节套在竿柄上,这样永远不会弄脏海竿柄,再黏的糟食饵粘在竿柄上只要用块湿布轻轻一擦便会干干净净。防止弄脏海竿竿柄一法@王金廷…  相似文献   

8.
李懿 《钓鱼》2007,(5X):35-36
海竿一点式钓鱼:就是将多支抛竿,以塔形的分布打在同一个钓点里。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鱼头稀疏,鱼头个体较大,水深面广鱼少的自然水域,多竿多饵多以利快速聚鱼。此种钓法要求钓者需要有较高的抛投技巧,钓饵的落点,以不超过1个平方米的范围内,一旦钓点发窝,就会频频上鱼。此外一点式钓鱼讲究用饵。它要求钓者不要怜惜钓饵。  相似文献   

9.
在湖、库、塘等静水水域,使用海竿爆炸钩糟食垂钓时,习惯作法是竿抛出后摇轮收线,待线绷直、竿尖微微下弯时锁定。拉紧线意在鱼咬钩时铃反应迅速,以便及早扬竿中鱼。但在垂钓实践中,我感到这种作法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见铃响一两下后,扬竿却无鱼。二是长时间无鱼问津。交淡中,不少钓友也有同感。究其原因,这与收线过紧的操作方法有关。 那么,收线过紧有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0.
王华良 《钓鱼》2008,(23):48-49
今年入夏以来,一连往几座水库跑了多次,上鱼情况都不理想,每次都近乎空手而归。水库如此,池塘亦然。本来此时正是用短竿钓浅钓边疯上鲤鱼的时节,可今年5月中旬以来这样的情景好像变得越来越少,许多钓友都嚷嚷着,只有6.3米以上的长竿、手海两用竿或海竿才能勉强钓上鱼来。于是,聪明的钓友们马上联想起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和接连不断的余震……  相似文献   

11.
手竿虽比抛竿简便易操作,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断竿跑鱼的后果。本文分析了新手常犯的一些错误,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持竿时竿线角度过小一些新钓友,见到鱼(特别是较大一些的鱼)上钩,心情特别紧张,激动。既想得到鱼,又怕跑鱼,于是双手绷紧鱼竿,拼命往上挑;更有甚者,还企图用左手抓线提鱼,但因竿长,线长手又够不着,于是持竿的右手拼力向后仰,竿子几乎变成了U字型。这就使竿梢弯曲度到了极限,如不及时缓冲,很可能使竿断裂。二、鱼未被遛疲即起鱼在鱼没有被遛疲,鱼劲尚大的情况下,就想见鱼,看看是什么鱼,有多大,也…  相似文献   

12.
一、钓具 1.竿。如果水面大,投距远,或近距离钓大鱼,可用2.7~3.6米的海竿,便于投抛和遛取大鱼。如果是小水面,投距近而又没有较大的鱼,使用2.4米以下的短竿即可。如果在急流中抛钓,或是钓取较大的鱼,竿梢要硬些的,反之,竿梢则用较软些的抛竿。  相似文献   

13.
李致奎 《钓鱼》2010,(2):49-49
我们这里钓鱼的地方,主要是多年前挖沙子造成的废沙坑。这种沙坑岸边长满了芦苇、野蓠。水里长满了水草,很适合鱼的生长,用眼一看就可以感到里面的鱼很多,但却很难钓上来。原因是岸边都是芦苇、蒲草,手竿靠不上前,只能站在岸上甩海竿。春夏之季水里水草旺盛,有二三十厘米高,海竿的串钩打进去钓饵都没入水草中,鱼很难寻到钓饵。  相似文献   

14.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于至凌 《钓鱼》2013,(13):38-39
2012年7月31日,我在云蒙湖钓鱼。开钓时间不长,来了两位玩海竿的钓友,在对面百米远的地方投下了30余根海竿。因手竿不上鱼,我就有一竿没一竿地钓下去,偶尔钓上尾小鲫鱼或白鲦。我们这儿虽然没有多少鱼咬钩,可对面的海竿阵地上却是热火朝天,不时传来报警器的报警声。抬头望去,其中一根海竿已经弯下了腰,竿梢被鱼拉得接近水面了。一钓友飞速跑过去,抓起竿后来个大力扬竿,只见竿子随之一个大弯腰后弹了回来,鱼跑了。  相似文献   

16.
海竿因其相对轻松、省力,对眼神要求不太高而被公认为老年钓友垂钓的第一选择。但尽管如此,对于上了年纪且身体不太好的钓友,在使用海竿时,有些事项也还是要有所注意的:1.要选择轻便一点的海竿。根据个人的体力情况,通常以3米左右为宜,坠子也应稍轻一点。竿子如果过长、过重,抛投时需费较大的力气,容易扭伤身体。此外动作幅度的大小,抛的远近,也要量力而行,并且事先要做些准备活动,伸伸臂,转转腰。2.要尽量选择平坦的岸边作钓点,过于坑洼陡峭的岸边容易碰绊、摔倒。另外,在垂钓之前就应该看好想好一旦上鱼,怎样抽竿、遛…  相似文献   

17.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7):30-31
提问:使用海竿钓鱼时,鱼儿拉动竿尖说明鱼钩已经刺入鱼嘴,可是仍然常常空竿,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造成竿尖抖动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竿尖抖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在钓组上,鱼撞线或啄食饵料都有可能造成竿尖抖动,但这并不代表鱼钩已经刺入鱼嘴,此时提竿,空钩便在所难免。就像使用手竿钓鱼时,浮标出现动作并不一定代表这是中鱼的信号。海竿的竿尖信号的呈现方式其实并不单调,和手竿的浮标语言一样,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徐国刚 《钓鱼》2006,(13):38-38
海竿中鱼后.反映在竿梢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竿梢剧烈地抖动,并不时下弯.这种情况多半是鲤鱼咬钩,如果不及时收线,鲤鱼经过一番挣扎后,就会斜着向下游;中去,鱼线塌落(回线),收钩时基本上多为空钩。5千克以上的大鲤鱼咬钩,则是另一种情况:铃突然响一声,竿梢迅速向下弯.同时泄力器出线,这几个动作连接的非常紧凑.多数都是在钓友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你持竿在手,就会觉得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传到你的手上,坚强与兴奋就会油然而生。这里必须说明泄力器设定泄力是有讲究的.正常情况下,新线、钩子质量好。泄力可适当紧点,反之则应松点,具体的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群众性垂钓活动的开展,海竿钓鱼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尝试用海竿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海竿跟普通手竿相比,能利用绕线轮收放线遛鱼,从而减轻大鱼的冲劲,给钓者留有余地,这就为擒获大鱼增添了几分胜算;而且消耗体力较小,也不需太好的视力,很适合老年人操纵。不过如果海竿的用法不当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海竿的使用、钓具的组合都要根据所钓水域,所上饵料,以及所钓对象鱼的鱼情来作出相应调整。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对海竿钓鱼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两个问题作如下总结。1.摆放角度:这里所说的角度是竿身与水平面所成…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2)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