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卉 《体育师友》2005,(3):25-26
近几年,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此次改革,着重从教育理念上寻求突破,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也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重大改变,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完全符合“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它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需要体育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并于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校体育原有的课程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贯彻与执行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使命。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及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2006,(2):I000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辽宁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广大体育教研员、教师在努力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体育与健康改革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学上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课堂上注重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论的视角,阐述了新一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里程碑,《课标》自2001年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六个年头,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开展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进程。《课标》在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教材内容选择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课程各个方面都有了创新,它对于实现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经过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于2017年12月21-2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     
G807.0 20034529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整合=Conformity of principal education,qualityeducation and healthy education in school P.E.[刊,中,A]/刘嘉(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30-32 参3(TY)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教育方针//理论//教改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是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教育理论,究其实质,三者体现着同一的教育精神,即展现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又预示出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学校体育中,要通过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实现对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推进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文章从课程目标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方面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历史、课程特征、实施效果进行阐释与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提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进策略,即通过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充实和强化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程教育实施的操作性和系统性,逐步建立完善“课程改革”实验效果评估机构,多元化经营与管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来推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透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形成的社会背景及表现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呈现出六个方面的趋势表现:1)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转变;2)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观;3)体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4)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5)学校体育环境开始引起关注;6)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新的课程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  相似文献   

13.
徐明 《西藏体育》2003,(3):15-16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其意义、职能、内容和本质,习惯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特点的日趋明显,现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许多方面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对学校体育重新定位,就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进行一次整合,以其职能来确定学习领域,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颁布实施6年了,它给出了现阶段以及以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实施建议,较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到学习方法、课程学习评价无不给学校体育工作者全新的理念。与以往的每一次学校体育改革相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学校体育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应从宏观视角关注国民的体育教育。采用文献、逻辑等方法从宏观上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理性认识新世纪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6.
顺应世界性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大潮,我国对学校体育进行了最有力度的课程改革,将中学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意味着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将蕴含着全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在课程管理、目标、内容、评价和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让青少年以健康的体魄享受体育教育的美好,辽宁省加大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基本形成管理机构网络齐全、培训形式多样、课堂教学完善、研师队伍精干、活动质量显著提升的新格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内涵与品质。作为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始终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和悦文化"(和而不同、悦已达人)的办学理念下,不断推进学校"和悦"体育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基于校情、学情现状制订了适切本校学生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1月4日—8日,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主办、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承办的"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研讨——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