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一、器械模拟教具(单杠)的制作 1.杠面与立柱把一根长37cm的8号铁丝,两端各拔丝1.5cm,并分别套上螺母,即成杠面。如图1。再把长42cm的两根8号铁丝的顶端分别弯曲约2公分成图2形。弯曲孔的大小,以刚好插入杠面的拔丝段。即成立柱。若想美观,  相似文献   

2.
世界单杠运动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杠运动简介单杠是竞技体操项目之一,体操器械的一种。现代单杠比赛,采用活动式单杠,结构包括横杠、立柱、拉链三个部分。规格为横杠长240厘米,直径(杠粗)2.8厘米,杠高220厘米(少年)或255~275厘米(成年)。单杠运动相对其它体操器械项目来说,摆动半径长,摆幅大,动作惊险多变,所以素有器械体操之王的美誉。加上它的器械结构简单,这就必然吸引不少勇于探索的青少年参加,是一项  相似文献   

3.
木制移动双杠由木制的杠,立柱和底座构成。低双杠、少年比赛双杠和标准双杠的杠长分别为2.50米、3米和3.50米;两杠内侧的宽度分别为0.36米、0.40米和0.42——0.48米;立柱的高度分别为0.90—1.30米、1.40—1.55米和1.75—1.80米;底座的长度分别为1.58米、2.08米和2.58米,宽度为两杠外侧的宽度(即两杠内侧的宽度加上两杠横切面的宽度)的1 1/4倍。  相似文献   

4.
一、低单杠1.以低单杠代替小足球门,让学生距球门一定远度,分队依次做射门比赛的游戏,也可让学生隔杠面对,相距10m左右进行互相传球接射球进门的练习。2.利用低单杠杠身做限制,让学生分别站于单杠两侧,面对做篮球胸前平传球、头上传球、击地传球练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李明 《体育教学》2013,33(4):72
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所用的跳高架比较重且容易损坏,为此笔者根据跳高架的原理,利用废旧的镀锌管、三角铁和螺纹钢制作了实用型跳高架,重量比一般跳高架轻一倍以上,牢固耐用。一、制作材料及工具材料:直径2cm的镀锌管1根,长约200cm;直径3cm的镀锌管1段,长约8cm;边长3cm的三角铁2块,各长50cm;边长4cm的三角铁1块,各  相似文献   

6.
杨军 《体育教学》2003,(5):54-54
初一年级低单杠教材“一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教学有一定难度。影响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学生上肢及腹背肌力量不足,不能屈臂拉杠,造成臂完全伸直,臀部掉下,是主要因素。为此,本人运用双杠进行一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技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器材准备双杠1-2副,将双杠调宽,一杠降至最低,调另一杠比低杠高出约40cm。二、练习方法1.学生两手与肩同宽正握高杠,摆动腿从后向前上摆起,越过低杠;蹬地腿蹬地跟进踩在低杠上,同时两臂弯曲,使胸部靠近横杠。2.摆动腿继续摆动,踩杠腿用力蹬杠跟进、两…  相似文献   

7.
拜读《体育教学》2005年第5期周珑生老师的《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巧用单杠进行辅助练习》一文(以下简称“练习”),很受启发,对周老师的大胆创新的做法深表敬佩。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认为利用单杠进行辅助练习尚须合理稳妥,并就此提几点建议,愿与周珑生老师商榷。一、完整辅助练习的组构欠妥如若《练习》文中所叙“在训练场地上安装一个单杠,高度在220cm-250cm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高度)并在单杠投影线上向后约150cm处安放一个跳板”似乎觉得不太合理,其原因有:1)中、小学校园(特别是城区学校)的操场规模均较小,且使用率高。在场地…  相似文献   

8.
单杠的特点是绕杠做各种支撑、悬垂、摆动、摆越、转体、回环等动作。经常练习单杠能发展肩上肢、肩带、胸部、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韧带的柔软性、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对前庭分析器官的肌能也有良好作用,并能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在单杠上能做的动作很多,现将大纲中规定的一些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仰卧悬垂,两腿交换上举这个动作可增进上肢、肩带和腰腹力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悬垂方法。动作技术是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臂垂直,两脚在杠前撑地,身体伸直成仰卧悬  相似文献   

9.
护腘管     
在单杠单挂膝摆动(回环)的教学中,因腘部与杠面经常磨擦,容易磨伤,有红肿疼痛感,严重影响练习次数和教学效果。如果装上护腘管,可以保护腘窝。一、种类:塑料管、橡皮管、竹管三种。  相似文献   

10.
<正>单杠支撑后回环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基本内容I杠上运动的教材内容,是高中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单杠支撑后回环的教学功能,通过对单杠支撑后回环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单杠一足蹬地翻身上一课的重点就是腹部贴杠.腹部贴杠的辅助性练习与一足蹬地翻身上的分解练习,是腹部贴杠练习的两大重要路径.一部分不需要在翻转过程中进行,有一部分需要在翻转的过程中针对性练习;另外有一部分练习是出于一足动作技术本身的需要,设计出与动作技术有关的分解动作的练习,也有一部分与该技术动作需要的专门性技能.  相似文献   

12.
<正> 单脚蹬地翻身上是一种重要的低杠上杠方法。但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部分学生很难完成这个动作,特别是女生由于臂和腰腹力量差,做起来更加吃力。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这个动作,近两年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加强屈臂肌和腹肌力量练习。翻身上要具备一定的臂力和腹肌力量,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双人单杠下悬垂屈臂和举腿动作练习(如图1、2)。 二、摆动腿踢杠上标志物。上步摆腿是完成翻身上的动力,而大  相似文献   

13.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4.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竞技体操运动水平的提高,单杠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飞行”动作中空翻多度数转体抓杠类难新动作已成为专家们评估运动员单杠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动作自82年出现后,一直受到体操行家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体操比赛中仍难见到,本文就这一动作的基础“京格尔”空翻(后空翻转体180°抓杠)实施定量的影片分析,旨为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并为  相似文献   

16.
<正>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五:低单杠)小学操场上的低单杠历来是学生喜爱的体育器材之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们通过在杠上的各种悬垂和支撑,展示着他们的别样童趣和勇敢天性,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遗忘低单杠这一传统教材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体育课中,适度地安排低单杠教材的教学,只要安全措施到位,就能促进小学生的上肢、胸背和腰腹的肌肉、韧带与骨骼的发展,有效地改善柔韧、灵敏和协调性,特别有利于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 进行排球扣球与拦网的技术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既能较快地掌握基本技术,又符合比赛的实战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设计出一种简易可行的模拟练习。在实际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教具的制作 1.立柱:用撑杆跳高架一个(高2.80米)或用铁管(0.05米)焊上底座成3米高的立柱 2.吊球:两侧有固定橡皮绳(3  相似文献   

18.
<正>以引体向上技术动作为核心,分析引体向上动作过程和肌肉用力顺序,结合学生完不成动作的现象,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肌肉力量练习、单杠兴趣练习、同伴助力和负重练习,从而稳步提高学生引体向上的练习次数。一、引体向上的动作肌肉用力顺序首先分析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学生双脚跳起后,双手空中正手抓杠大拇指扣  相似文献   

19.
<正>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五:低单杠)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在低单杠上完成支撑、悬垂、摆动、回环及上法和下法等动作练习,能够发展上肢、肩、腹背肌的力量和各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悬垂、定向、自控能力和生活实用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和团结互助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认知练习方法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体脑并用。用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以期达到提高单杠短振屈伸上技术教学效果的目的。实验证明,认识练习法应用于单杠长振屈伸上技术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对动作的正确认识和快速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