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突破体制和区域的限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跨区域联盟。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有教师牵手联盟、学区互动联盟、城乡百校联盟等。在共同体中,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互帮互带、团结一致、合作发展。广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增进教师沟通与理解的桥梁。在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应全面规范内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共同体的综合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就地方教育工作而聚集的合作型组织,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一个广阔平台。通过分析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模式构建,针对合作共同体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共同体教师缺乏合作热情、有效评价机制的缺失、资金保障力度不充足等问题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动力寻找、模式创新、组织建构策略,以期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共同体无论对于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发展乃至对于教师专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建立实践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入手,阐述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在创建实践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机制、学习机制、反思机制、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 要途径。目前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着乡村教师对专业发展主观认知不足、学习共同体合 作文化缺失、学习共同体年龄代沟制约、学习共同体支持性条件不足等问题,可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水平、创建教师团队合作文化、塑造教师“带头人”身份、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等途径来破 解困境。  相似文献   

5.
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正在转向包括专业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在内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且教师的工作现场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由大学、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等为主体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区域骨干教师为发展主体,以其所在学校为实践现场,开展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合作研究,实现多方共赢。一个区域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支持性环境,将为教师从传统的以外在“压迫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范式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教育帮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校际教育共同体基于我国当前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差距大、不平衡的现状,以区域薄弱学校为实践对象,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研共同体的区域帮扶模式,通过实践促进了区域校际的协同发展,研究证明利用跨区域协同教研共同体可以推动区域整体性教育发展与教育帮扶。  相似文献   

7.
面对区域中学物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笔者从"区域教育规模扩展与质量提升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高校引领区域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分析""高校引领区域中学物理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教育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以教师为参与主体的各种类型教师学习共同体,更是令人瞩目。如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共同体"、厦门基础教育界出现的"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推动的区域教育共同体等。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些教师学习共同体虽然组织形式不同、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目的都是通过共同体的团队合作,提升团队内部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城乡教师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教师公共精神匮乏、协作交流机制受阻、科层管理体制桎梏、利益最大化的追逐等现实困境。因此,为充分发挥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在加强教师德性修养的基础上,需要健全交流协作机制、重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引导和规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共同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研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生理论视阈下,城乡教研共同体运行机制包括共生单元的互动机制、共生模式的建立机制和共生环境的诱导机制。城乡教研共同体建设推进路径是树立共生发展理念,聚集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合力;优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实现成果共享共赢;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助推教研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现教师素养提升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无去处、缺指导,在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迫使研究者借助一体化的眼光来思考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实践共同体的理念为此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此指导思想下,坚持实践性、主体性、合作性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其运作方式主要有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和系列化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形成合作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首先梳理了实践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及教师共同体的概念,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研究和总结了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在“问题导向-机制创新-模式探索-资源建设-教师成长-均衡发展”六个方面取得的系统成效;深入分析了实践共同体项目在“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协同机制和参与机制”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提出了实践共同体项目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薄弱机制:教师激励机制和优质资源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实践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当前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差距大、不平衡的现状,利用跨区域协同实践共同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双师课堂教学,能推动区域整体性教育发展与教育帮扶.文章以区域薄弱学校为实践对象,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构建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双师课堂推进区域教育帮扶模式,结合现有的"双师课堂"设备系统,开展面向广东省信宜市的双师课堂推进区域教育帮扶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双师课堂能够促进区域学校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区域内教育成效的整体提升与教育帮扶.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质体现为分享的决策、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协作活动及去个体化实践、教职员支持与合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促进教学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实施转化型管理、建立U-S合作机制、创造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教学技艺库、推进知识管理建构等路径,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环境,撬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高效合作,实现有效教学技能的共享,形成知识交流的多元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Community"的翻译,本文"共同体"是指精神共同体.将共同体理论引进教育实践,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是整体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是新时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7,(5):76-87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国内外探讨的热点话题,它被研究者视为学校改进的关键原因。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学为例,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不同学段、区域、规模、历史的学校之间的共同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可通过打破制度障碍、强化对中学和农村学校的支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途径改进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以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晋江市实验小学区域联片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创建“五五”管理模式,实施多个层面、多种视角、多元平台的抱团发力,推进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样交流和发展,从而带动联片发展共同体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深度融合,实现各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创新迫在眉睫。区域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顶层设计、核心引领和高校支持为区域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政力量以及情感力量和专业力量。建立良好的区域教师成长共同体运行机制,需要营造信念共享、情感共通的共同体氛围,提升核心层在共同体中的引领作用,建设有利于共同体互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教育应构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以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造就未来优秀的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适应性。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研究、教育部相关的文件和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实施,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要以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为载体,以经常性合作交流活动为纽带,以制度和机制为保障,来运作和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