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对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拓宽专业口径,是当前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吉林大学依托学校实习基地,探索构建包括野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地学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十余年来在野外实习、课程实习实验及课间实习等实践教学领域的系统改革与创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不仅解决了诸多地学现象的高风险、不可见、不可达,而且也解决了地球科学野外实习受经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丰富,管理运行措施得力,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在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石油高校提高地学专业教学效果和保证地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系统调研发现野外地质实习中缺乏石油地质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的实习教学方式、实习指导教师的野外实践教学能力亟需提高、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积极性不高和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考核欠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质量,研究对于有关职能部门提高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地学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2000年以来,南京大学地学院以强化“大理科”与“大地学”学科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依托综合大学学科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引入“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整合南京大学的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地理学理科基地和校内大气科学理科基地为南京大学“大地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创建了以“三层次”课程体系、“三元结构”教学模式和“一整套创新训练机制”为特征的“三三一”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地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地学野外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是当前地学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从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现代地质工作者的要求出发,以创新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为目的,丰富野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践基地的现代化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探讨掌握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地学人才培养方式为目的,通过对我国地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按照地球系统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深化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与创业能力,创新地学教育.并从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地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地学教育方法改革等多方面,提出了地学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土壤与植物又是最基础的知识。目前的野外实习受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加之实习内容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使野外实习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自然环境问题能力的目的。本文以土壤与植物实习为主,探讨了自然地理综合性实习课程革新的思路,探讨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建设符合社会需要的土壤与植物野外实习的新方法和综合内容。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地质系所建设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特鲁达流波夫卡野外实习基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文中从该基地的建设历史、实习区域地质概况、学生实习考核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其60年来数辈人共同努力建设的过程,至今该实习基地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已然成为一个国际性地学实践教学基地,为多国众院校共同使用。这种建设模式或许能为我国地学类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即以多所高校共享的形式建立若干国家级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几年来的教学与实践表明:一个提升(教学理念的提升转变)、两个变通(创造性、人文理念)、三个重点(课堂教学、实验课、野外实习)是“地球科学概论”课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教学规律。教学理念的提升即从传统地质科学走向地球系统科学观;教学内涵上的两个变通即从培养21世纪的全新人才高度突出创造性和人文理念;三个重点即以地球科学的全新观念搞好课堂教学、实验课、野外实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地球科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问题改革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基本内容,提出了地球科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并系统论述了地球科学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异同和大地学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关系到地学类基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本文分析了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的自然要素主要特点,构建了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内容和新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培养一流地学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大学的地学教育发挥学科齐全之优势,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界限,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培养适应"人地和谐发展"需要的交叉学科人才.历经9年的"大地学"教学改革实践,设置了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基础课,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建立野外认知、定点观测与系统分析的实习基地,拓展国际教学实践交流,切实加强了大学生的早期科研训练.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宽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实现南京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地球构造的一门学科,是包括各种构造的形态学、年代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特征的一门科学,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多期构造的叠加、利用及改造十分普遍,给构造地质学的野外分析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也使得野外构造研究常常需采用特有的野外观察、逻辑思维及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实践技能训练在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中的做法、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讨论,结合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新形势,论述了实践技能训练对提高地学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世纪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s)是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的大科学.地球科学所属的各大分支学科是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研究地球的,100多年来,已经各自形成了有着自己特色的样式和体系.近年来,科学的进步与交叉综合发展,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给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地质野外实习的意义和实习区选择的原则 1.地质野外实习的意义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国家教委二年制师范专科地理专业教学大纲(89年)中,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野外实习作了明确规定,“进行野外实习是完成本课程全部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地质野外实习是深化地质课堂教学的过程。它可使学生在野外地质体中找到地质概念的原型,从而加深对地质概念和地质作用的理解,使抽象的地质理论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地质野外实习又是系统训练学生野外地质调查方法,培养学生野外独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野外地质实习为背景,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的搭建过程,阐述了系统功能及系统运行测试概况,实现了野外实践教学由验证性向综合和创新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虚拟仿真实验为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野外观测、真实实验相互补充。然而,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匮乏,虚拟仿真实验难以真实地反映地学过程,难以支撑学生深入学习地学过程、机理。该文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体系设计、问题驱动的实验情境设计,并以尾矿库监测为例,开展了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研发与实践。研发实践表明,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需要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与地学定量分析方法更紧密、更高效地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地球科学研究型人才是发展我国未来地球科学事业、占领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制高点的关键。我们在进行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点建设的同时,结合学校的特点,对地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