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彦 《历史档案》2006,(4):100-105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马占山亦因在江桥抗战前后颇具戏剧性的行为受到史学界,尤其是东北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关于马占山及江桥抗战的研究随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呈渐趋繁荣之势。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开放,史学界对“抗日战争14年”的普遍认同,研究的视野、内容、意义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充实和深化,对马占山奋起抗战、继而“降日”、再举义旗以及江桥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的学术争鸣,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本文就马占山及江桥抗战研究概况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徐和平 《新闻前哨》2005,(12):30-31
《湖北日报》从8月17日起推出“穿越湖北抗日战场万里行”专栏。记者以现场实地踏访的形式,访问抗战亲历者,寻访抗战旧址,追忆抗战历史,重现当年抗战情景,反映战地今昔变化。在历时半月的“穿越行”中,记者先后采写了《打响敌后抗日第一枪——寻访张体学独立大队》、《历史不能忘记——访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等15篇稿件,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图文并茂、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湖北地区的抗战史迹。读者评价这一系列报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桂林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人会萃,救亡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化城”而蜚声全国。  相似文献   

4.
吴强 《云南档案》2005,(4):22-24
首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档案馆一堆旧资料中,一本装帧很朴素的册子,为“崇文印”1947年元旦再版书,小32K直排版。封面从左到右有三行毛笔行书字,分别是书的作者“方诚上校”,书名“八年抗战小史”和题写书名者落款“杨宝谷(印)题”。翻过封面排印有”追悼抗战阵亡军民,拥护中华民国宪法”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长城万里图》评介陈颖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始终是一个久盛不衰的“热点”。但客观地说,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由于长期受到“左”的政治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表现为视野狭窄、主题单调、人物苍白,有些作品在创作...  相似文献   

6.
1995年是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又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不由得使我想起抗战年代,韬奋先生带领生活书店一班人,为促进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而艰苦奋斗的往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抗战主张,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积极响应,呼吁“停止内战”、“争取民主”以“实现抗战”,并参与组织和领导救国会,为抗日救国而奔走呼号 韬奋先生充满爱国  相似文献   

7.
吴淞,上海的水上门户和“咽喉”,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鸦片战争中的陈化成抗英.1932年的“一·二八”,1937年的“八一二”两次淞沪抗战,吴淞都是主战场。  相似文献   

8.
7月31日上午9时,“纪念抗战60周年武汉抗战图片展”在武汉市汉阳区铜锣湾广场举行,展览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全面回顾了武汉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坚苦卓绝斗争的历程,真实反映了武汉人民为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贞献,生动再现了武汉儿女奋起抗战的宏伟历史。  相似文献   

9.
走近傅作义     
傅作义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蜚声海内外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即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戎马半生,坚定地奉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他虽然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但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愿望。他以“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建立“强盛独立之中国”的爱国思想为行动指南,学习孙中山先生不谋私利、不贪权势、志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品质和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追求真理、择善而从的崇高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他率军英勇抗击日寇,亲临指挥著名的长城抗战和赢得红格尔图战役及百灵庙大捷的绥远抗战,令举国为之振奋。“七七”事变后,他率军参与山西忻口、太原会战,同时亲自组织绥西抗战,威震敌胆,名扬中外。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他遵循孙中山先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遗训,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体察历史所趋和人心所向,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毅然举义,实现北平和平解放,进而又推动绥远“九一九”起义。建国后,他积极参理国事,力促祖国统一,为实现“为国为民”的毕生理想而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0.
唐凌 《历史档案》1999,(4):128-132
广西的矿藏丰富,矿业历来比较发达。在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广西的矿业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战后,广西省政府组织力量对抗战期间本省的矿业损失进行重点调查,现将其介绍如下。一调查经过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广西各沦陷地区随即光复。省政府为配合救济善后工作及为中央政府提供向日索赔的依据和便于复兴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国民政府内政部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颁发的“抗战损失调查方法”及“抗战损失查报须知”规定办法,提经省政府第772次委员会议讨论决定后实施调查。拨243万元(国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讲述既是将军,又是诗人,身经百战,襟怀坦荡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一生传奇色彩。在抗战中,他创作了独具风格的“丘八诗”体的《抗战诗歌集》。旨在唤起民众的意识,一致抗日,收复失地。  相似文献   

12.
陆爽年 《中国广播》2005,(10):19-20
上海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指1932年1月至1945年8月,即“一·二八”淞沪抗战至日寇战败投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惟一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盟国空军援华抗战历史的“飞虎队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北侧,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重要展区之一,由修建于1943年的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俱乐部以及奠基石、中美苏三国空军纪念碑、新建成的展览馆、和平友谊林等组成。该馆所展示的1000余件抗战档案与实物,均为首次在芷江向世人亮相。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纸烟厂恢复生产的“重九”作为“爱国烟”和“抗战货”,风头一时无两。消费者纷纷放弃舶来品而改吸“重九”,缴纳抗日税。这个出生之后即命运多舛的民族品牌,终于在抗战中生存并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同商讨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  相似文献   

16.
《云南档案》2005,(5):25-25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云南省档案馆编辑出版了《云南抗日风云老照片》画册,画册收集了170余幅抗战时期的老照片,详实、完整地反映了自“九八事变”以来,作为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最前线的云南人民抗战的风雨历程,生动再现了云南人民的民主救亡、滇军北上、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报道中,经常出现一张日军装甲兵围攻南京的照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南京守城部队也有一支“高科技”德制坦克部队。由于中国的史学研究多不涉及武器史,抗战初期的中日坦克很少有人研究和介绍。近年,随着许多早期“国军”装甲兵的资料和照片的公开,抗战初期的中日装甲兵状况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8.
海外抗战档案文献主要集中典藏于中国台湾地区和美、英、日、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同机构;它们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种多元、载体多样等特征.其中,台湾地区的“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是海外抗战文献重点典藏机构;它们典藏的中、英、日文抗战版档案、报纸、杂志、日记、手稿、纪录片、地图等文献,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9.
八年的苦难,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凝结成难以磨灭的记忆。延续这种记忆的,有全国超过150家抗战博物馆。这其中,有“官办”的,也有“民间”的——  相似文献   

20.
1939年秋,中国人民艰苦抗战已进入第三年。日本侵略者又集结重兵,先后进军湘北,攻占南宁,南方战场形势岌岌可危。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和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大舆论压力下,重庆国民政府决定在是年冬对日本侵略者发动“冬季攻势”,以扼制日寇的进攻势头。为了配合这一战略攻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