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体育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又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到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乐趣应该说是我们正在追求的体育教学目标,也是体育教学的较高境界和水平。但是,运动技能学习和体验运动乐趣在实践中有些像“鱼和熊掌”,现在的体育教学也有些像十几年前的国民经济,“管起来就死,放开了就乱”。日前,一位被邀前往并讲学的老专家在参观了“全国十城市体育教学研讨会”后,对那里的示范课表示了不满,他认为:现在的  相似文献   

2.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已受到国家及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享受运动乐趣对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具有重要作用。探明运动乐趣的内涵、来源及提升策略,丰富运动乐趣理论,显得尤为紧迫。梳理国内外运动乐趣概念、价值、来源的相关文献,对长春市一至十二年级2000名学生的运动乐趣强度及来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运动乐趣的来源包含19个条目;2)青少年运动乐趣强度存在年级、性别、体质水平差异;3)青少年运动乐趣的来源在年级、性别、体质水平、乐趣强度上存在差异;4)"获得胜利的时刻"是全体学生最大的运动乐趣来源。青少年运动乐趣提升策略包括:1)体育竞赛常态化,使全体学生均能获得成功体验;2)运动技能核心化,使每位学生均能获得自我提高的乐趣;3)教学方法灵活化,使每位学生享受到相应种类的运动乐趣。建议:1)增加运动乐趣的追踪研究,进一步探明运动乐趣的发展规律;2)探究运动乐趣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运动能力感知、父母态度、锻炼行为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核心问题研讨第1-2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及落实策略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学校体育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来。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是生活和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谁都可以参与的运动。是追求比对手“高”、“快”、“远”的运动,是竭尽全力挑战自我,体验与对手竞争乐趣的运动。五年级儿童学习“跳远”、“跨栏”,六年级学生在前半段是以“跳高”项目进行“目标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是我们体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有人认为,既然目标是增进学生的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就不重要了,甚至不要掌握运动技能了。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水平四的课程目标设立了"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的下位目标。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运动乐趣与成功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熟悉教材、熟知学生,要有专业的运动素养并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一、掌握教材特性,享受运动乐趣案例:九年级篮球运球投篮(南通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3):39-40
<正>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其中,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充分享受运动参与的乐趣被列为首位。因为只有激发学生锻炼的潜在内部动机,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通过充分的运动参与得以实现后续增进健康与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一、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学校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学习效果显著的篮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日本在新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要领中,强调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喜爱运动的资质和能力”。这是指对运动的关心和自我运动的愿望,和同伴友好合作,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的能力,运动技能。在球类运动中,掌握“技能”、“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在生活方式中应用体育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定向运动18课时大单元教学方案为例,设计以“定向运动地图与指北针的学习与运用”为主题的大单元学习。基于“学会、勤练、常赛”的理念,在课堂中以情境教学的方法吸引学生进行沉浸式的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定向运动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定向运动学习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相似文献   

10.
几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述两种对快乐体育的理解不完全一致 ,特别表现在目标追求上有较大的差异。前者把传授运动技术 ,传播体育文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因此 ,有的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强调运动技术学习的思想。而后者则没有这一点。但他们也有一致的地方 ,即都强调“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和丰富情感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通过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 ,促进体育兴趣的形成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应该说上述两种“快乐体育”目前在我国的影响较大。它们构成了我国目前“快乐体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近年来 ,“快乐…  相似文献   

11.
崔伟 《中华武术》2023,(1):81-82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青少年学生有些运动方法、内容、运动营养等方面不够科学造成运动损伤,针对这些问题,试图找出一些有效的运动方略和科学的运动营养运用,以提高运动效果,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跳跃+体能”组合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水平二的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结合本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大单元的具体内容,创设多种运动情境,采用多样的学练赛方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选择当一名赛车手?”这是瑞士美女车手、32岁的克里斯蒂绋·舒尔(Christina Sure)被问过无数次的一个问题。她的回答是:“赛车是一项疯狂的运动,我开车纯粹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与挑战。当赛车高速奔驰在赛道上时,你能感到人和赛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网球天地》2011,(11):100-101
9月18日,2011中央国家机关“工银信用卡杯”网球团体赛在奥体中心圆满落幕。在两个周末4天的比赛中,来自中央国家机关36个部门的400多名运动员参赛,整个比赛过程沉浸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之中,决赛阶段不乏兴奋、热烈的场面。运动员通过比赛,赛出了团结,赛出了友谊,也看到了差距,看到了目标,学到了技战术,充分享受了网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健身科学》2010,(6):7-7
以下的这13种运动方式能让你在夏季享受健身乐趣的同时燃烧脂肪。每周进行3—4次,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让你享受到循环式肌肉锻炼以外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中学体育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学体育分层次目标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分层,分设目标;围绕目标,分层教学;检测目标.及时反馈;强化指导,共同达标。在操作策略上,要让学生有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时间,利用小组内的集体优势,合理分层。  相似文献   

17.
邱友益 《网球》2010,(5):121-121
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在孩子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网球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在孩子刚学网球时就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他们就有可能被压力所击溃,对网球产生逆反心理,最终远离这项运动。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网球看作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各项技能,感受到网球的乐趣和快乐,才会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项运动,并且日久弥坚。“对孩子来说,谁能忍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到网球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技能教育,单一关注体育竞技成绩,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充分重视,影响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为此,在“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学生享受体育乐趣,构建项目多元、全员参与、协同成长的全员运动会。该文分析了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夏季攻略     
邱友益 《网球》2011,(6):100-101
夏季是网球运动的黄金季节。在四大满贯中,三个都是在盛夏进行。法网和温网在五六月问举行,澳网在一月份底进行,当时也正值南半球的夏季。但是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炎炎夏日总会让他们谈“热”色变,许多人因为酷暑难耐而暂时中断网球运动。其实,按照下列这些方法,你就可以在酷暑中.同样去享受网球运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46-56
<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的“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积极消除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繁、浅、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