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远方 《江苏教育》2004,(5A):14-15
“应试教育”为什么轰不倒,砸不烂,摧不毁?为什么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看来,不能伤筋动骨地说几句是没有用的,只是遮遮掩掩地走过场我以为最好不说,这一次策划也不要搞。搞得不好,那些热血志士前面慷慨陈词未完,后面单位里的解聘通知已发,很让人有“反右”之忧。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我从初中调到小学工作。说实话,起初我并没有把工作上的改变太放在心上,甚至自信地以为,这对于我——一个拥有八年教学经验的中学班主任来说,只不过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而已。可是,开学第一天我就成了从小人国来到大人国的“格列佛”。面对这群没有是非准则的孩子,我受挫了,甚至感觉自己很渺小……  相似文献   

3.
追寻     
寂寞的长指,划过冰凉的空气夕阳残照,清风拂面余晖斜洒恰似昔日的温柔苍老的年岁亦或复青多一次又怎样,只是一次而已想要靠近你的温暖抚平我暗流汹涌的冲动以为这个世界没有你,没有我以为没有春暖花开只是赤裸裸的原始生命只是以为中的以为真的没有终南捷径真的只有悲壮的气氛毫不掩饰我们要冲,疯了一样地冲苍茫夜色飘荡的夜游神迷失的人啊可否找到回家的路(指导老师姚建源)追寻$湖南桃江三中@胡缤~~  相似文献   

4.
小红门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当然也应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  相似文献   

5.
孙军 《云南教育》2007,(B06):1-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公平的上帝这样给了。幸福的人是一次,不幸的人也是一次。看一看自己的生命,我以为还算幸福,但我也有不满足:人的生命为什么只有一次呢?上帝既然能造人.为什么不给予人一次甚至许多次生命呢?若是那样,不幸的人也会幸福。幸福的人就会更幸福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师夜办公之风愈演愈烈,先是从有寄宿生的高中始,接着是初中也盛行,现在甚至一些没有寄宿生的小学也不甘落后,这种现象似乎让我们由司空见惯到见怪不怪的程度了。一些教育界的人士,一些新闻媒体,一些局外人甚至常用赞许的口吻说:“A学校的教师夜办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否就真的是靓丽的风景线呢?笔者以为颇值深思。  相似文献   

7.
感悟教师     
这些年来,漂泊在外,工作环境的几度变迁,为提高自己的几次学历培训,使我除了自尊和贵任而外,已是一无所有,但从来没有后悔过。翻开尘封的记忆,渐行渐远的教书日子是我入生日记中最精彩的一页,18岁那年第一次踏入讲台的情景清晰如在昨天。那时,生命的花季花满阳光,心中满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满以为教师就是教学生认认字、写写作文而已,甚至狂妄地认为凭自己的所学,至少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许多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练,心态渐趋平和,方明白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工作才是教师的真谛。尤其是在经历…  相似文献   

8.
首先,要聪明地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是群魔乱舞的洞天福地,你是哪一类人?是聚精会神地听课,纸笔飞转记录老师的每一句话,甚至没空擦掉脸上被喷溅的口水?还是勤勤恳恳地完成着脑袋和桌子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被粉笔头砸到后不知所云地站起来埋怨同桌没有做好警卫的工作?又或者是孜孜不倦地在语文课写理综卷子,英语课写数学作业,其他课神游天外,以为自己是  相似文献   

9.
章世梅 《语文知识》2014,(11):18-19
站在讲台边的时间长了,很多时候便把自己约束在一个框框当中,对许多经典文本的解读也越来越固定化、程式化,当这种符合考试要求但却难以见到进步的答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教师面前,且教师甚至还没有感觉到时,笔者以为这样的职业取向是令人恐惧的,因为无法想象数十年站在讲台上重复某一种观点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相反,如果对于某一经典文本的解读能够日有所进,哪怕是年进一寸,那也是一种成长与收获。笔者常常想,如果不是教师,我们读到那些文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现以《一面》为例,谈谈笔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用一些完全不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行吗?数学上把若干个互不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称为完美正方形。别以为作出这样的正方形是一件易事.实际上,直到本世纪30年代,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作出一个完美正方形来.甚至有些数学家断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1.
不过如此     
“原以为这次考试,我这科肯定很理想,原来也不过如此,竟还有61、60分,甚至不及格……”美学老师拿着期中考试成绩单,站在讲台上“控诉”着,脸上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是的,不过如此。因为你辛辛苦苦指出的“重点”题目,我们几个“弱智”的“差等生”没有按要求去做,只是按照往日的复习方法,去复习课本,没有紧抓指导书,甚至你的重点题目。我们没有达到85分以上,这辜负了你的希望,也使你失去了奖金。老师,请原谅我们几位“差生”,好吗?老师,那些“尖子生”达到了优秀,也达到了你的心愿。因为他们按你的要求去做了,付出…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2006,(6):17-17
随着国家发改委暴光学校乱收费。身在其中的南京审计学院没有让我们看到知错就改的真诚、坦白和反思,而是反戈一击,振振有词,“大声喊冤”,甚至还抛出什么言辞,说是以为那是“愚人节”新闻。这种“贼喊捉贼”的面孔是一种顽固抵赖,拒不认账,更是教育品格的厚颜无耻!作为一所高校,这种善良教育品质的缺失让人痛心。  相似文献   

13.
青铜 《成长》2007,(11):22-23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那些日子,我甚至一度以此标榜自己。当然,并非刻意,而是在内心深处真的以为可以对金钱不屑一顾,仿佛自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14.
何杰老师认为我语言尖刻,甚至是“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则有失厚道”。这同时也是‘很多网友的意见。这几天我又认真检查了自己的章,个人认为,章情绪愤激有之,人身攻击的句子,却没有。我以为,既然是批评,温尔雅是做不到的。老祖宗传下来“威而不猛、  相似文献   

15.
推荐者的话     
鲍吉尔·原野的散文我以前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作家。开始读《羊的样子》,看到这么一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外国的。结果在网上一查,方知是蒙古族的散文家!我又在网上找到他其他的一  相似文献   

16.
王春鸽 《学子》2004,(5):34-34
他第一次见到女孩时,是在公共汽车上。那天,司机显然是喝了酒,车开得东倒西歪。她撞了他好几次,有一次甚至是拉着他的领带才没有摔倒。  相似文献   

17.
闲时读书     
王涛 《青年教师》2006,(6):50-51
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一个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说,希望学生此去每年能读一部书,学生大笑,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然而事隔30年后的一次校庆上,那位教授问学生,有谁看了30部书,结果一个也没有。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强调提高农民收入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甚至能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个人以为结果很难预料,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9.
李超智 《初中生》2006,(7):18-19
一个女孩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她是一个从来没输过的人,但是这一次,她输得很惨。在他们班的班长竞选上,她输给了一个自以为不是对手的同学,让她感觉自己丢尽了脸。现在,她无法原谅自己,随时都感觉同学们在嘲笑她,她变得听不进课,处不好朋友,甚至想转学了。  相似文献   

20.
陆位 《家庭教育》2006,(2S):43-43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水是最便宜又取之不尽的东西。我想,自来水,自来水,就是龙头一拧开就哗哗自己会来的水。因此,我用水一向就大手大脚,甚至有点挥霍。比如,我不管洗什么都把龙头开到最大,水流急泻而下,水花四溅,但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对,还以为自己从小爱清洁、很勤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