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有位家长向我反映了一个情况:她的儿子以前性格活泼开朗,双休日回到家中,总爱和父母谈谈一周以来自己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可自从上网以后,她觉得儿子越来越陌生了,放学回到家后不再与父母交流、谈心,往往打个招呼就回到自己房间去,在电脑前一坐就几个小时。眼看着儿子日益淡漠的眼神和形同路人的举止,她说也不是骂也不是。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到马云妻子张瑛的文章,因她和马云都忙事业,对儿子疏于管教,10岁的儿子迷上了网游,在马云的支持下,她辞去了在阿里巴巴的高职,退到家里做起了专职妈妈,经过不懈努力,儿子后来健康成长。由此想到了一位老师谈到她班上的一个"问题"男孩,她说当了这个孩子三年的班主任,只见过他的父母一次,并且,关于这个男孩的各类签字平时都是由保姆或家庭教师代签。一边同情这个男孩,一边想把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认识分享给他的父母。龙应台因自己身边的教  相似文献   

3.
1971年9月18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橡树崖镇,17岁的少女琳达·穆尼罕姆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叫兰斯·阿姆斯特朗。好多人劝琳达将孩子抛弃,她不为所动,抱着他逢人便说:他叫阿姆斯特朗,是我的儿子,你们会记住他的!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出于对子女溺爱心理,给儿子穿花衣,扎小辫,穿裙子,扎耳朵眼,甚至起个女孩的名字。每当家中来客或家人团聚时,还时常问孩子:“你是男孩女孩?”当孩子说自己是女孩时,逗得全家人大笑一番,孩子也因博得众人的欢心而洋洋得意。相反,也有些父母可能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怪,将女儿着男装,起男孩名字,给些刀、枪、棍、棒类的玩具,按男孩教养,并期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强壮、勇敢、阳刚之气十足的孩子。乍看  相似文献   

5.
正一天中午,我在一家小吃店吃午饭,隔壁桌旁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儿子。这对夫妻面对面坐着,儿子挨着母亲。父母为自己点了面和饭,为儿子点了一碗小馄饨。男孩说他一会儿要去吃麦当劳,父母同意了,妈妈允诺等他吃完一碗小馄饨,就带他去吃麦当劳。在等待上餐的时间里,父母拿起各自的手机玩,偶尔聊聊天。男孩坐在角落里东张西望,忽然问父母:“牛肉什么品啊?”听了男孩的提问,我低头一看,  相似文献   

6.
先和你分享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 有个中国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父母去了德国,在那里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个德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了这个中国女孩. 有一天,这个中国女孩生病没来上课.那个德国男孩很难过,在课堂上就哭了起来.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那个中国女孩,我爱她,我要和她结婚."  相似文献   

7.
孙云晓 《中华家教》2012,(11):30-31
有个美国孩子叫威尔逊,他是一个马虎的男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随后,男孩开始把衣服、鞋子、水壶等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便让妈妈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妈妈过来一看,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但是妈妈很有智慧,她只是  相似文献   

8.
先和你分享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有个中国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父母去了德国,在那里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个德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了这个中国女孩。有一天,这个中国女孩生病没来上课。那个德国男孩很难过,在课堂上就哭了起来。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父母重视孩子的“性教育”,而有多少父母会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上心呢?对此,我们对杭州某幼教中心62位幼儿的父母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赞成分性别教育孩子的父母高达92%,希望女儿成为“淑女”的占86%,认为要从小培养儿子男子汉性格的为90%。可见,在父母的观念中,还是有着明确“男女鸿沟”的。在此,让我们分享几位父母的想法吧!性别也要教吗黄丽(29岁,会计)3岁前,女儿对自己的性别一无所知。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少给她穿裙子、扎蝴蝶结;另一方面是家里人曾盼着要个男孩,所以女儿出生后被当成男孩子一般看待。当有人问她:“你是男孩…  相似文献   

10.
故事一:以退为进,适时地依靠他人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里。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  相似文献   

11.
把自己的父母与别的衣着光鲜、谈吐高雅的家长对比,觉得自己的父母“跌份儿”,不愿父母去学校,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押一位母亲在西安市郊搭起窝棚,靠捡废品供养儿子上大学。母亲生怕自己的身份有损儿子的脸面,所以她尽力不让别人知道儿子有一个捡废品的母亲。可是有一天,母亲实在太想儿子了,她就找到儿子所在的大学。刚好儿子挽着女朋友的手迎面走来,她叫着儿子的名字迎上去。女孩看到自己的男朋友竟有这样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一脸鄙夷地甩手而去。儿子看着女友远去的背影,扭过头来重重地给了母亲一个耳光说:“你来干…  相似文献   

12.
发现     
一天,雪萍回到家乡,她的思绪畅快了许多。在家乡的树林里,她把自己装得单纯了许多。因为她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们的女儿已经走入﹁成熟﹄青年的队伍中,并且还把心托付给了一个与她相仿年龄的男孩…… 从到这一个学校不久,雪萍发现,同班的有一位男孩老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一向性格开朗的她,在不知不觉中就与他攀谈起来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两年,雪萍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一个男孩:·… 然而,在一天下午,妈妈终于发现雪萍这些天总是心神不定。于是便关切问她:是不是有一个男孩﹁降落﹄了。她说:﹃没:…没有啊!.没有啊,.……﹄她的话语变得吞吐了许…  相似文献   

13.
小咸,家在辽宁,现在是大连理工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毕业在即,就业问题自然被提到了日程上。他是家中的老二,也是唯一的男孩,三年前姐姐在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去了北京,现在一所中学当老师,还成了家,生活安稳幸福。看到姐姐在首都扎了根,发展得很好,他也想到北京发展,况且姐姐也多次对他说,到了北京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帮他。但是,家中父母年纪大了,以后会更需要人照顾,而且近几  相似文献   

14.
Turkey  Jcyce 《英语辅导》2015,(5):43-47
从前,在土耳其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母亲和她的孝顺儿子。虽然儿子很年轻,但是他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所以大家都叫他光头男孩。由于光头男孩和他母亲非常穷,所以光头男孩每天都会提着篮子,冒险去森林寻找食物。有一天,正当光头男孩在森林的地面上找蘑菇时,他确定自己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他抬起头来,发现头顶的树枝上坐着一只小松鼠。小松鼠哭得撕心裂肺的,于是光头男孩就把这小东西抱进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美国男孩,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去世了.母亲生下他后,独自一人抚养他.为了维持生计,妈妈一边工作,一边去护士学校读书,并考取了注册护士.她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儿子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16.
一个23岁的女孩子,除了有着丰富的想像之外,与别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平常的父母,平常的相貌,上的也是平常的大学。她的脑海中常会出现童话中的情景:穿着白衣裙的美丽姑娘,蔚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当然,还有巫婆和魔鬼……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她常常动手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并且乐此不疲。在大学里,她爱上了一个男孩,但是,他却受不了她的脑海中那些荒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她会在约会的时候,突然给他讲述一个刚刚想到的童话,而他烦透了这些远离人间烟火的故事。他对她说:“你已经23岁了,但看来你永远都长不大。”有一天,他弃她而去。失…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元旦前夕,在外漂泊两年多的留美硕士裴华远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终于回到老家与父母团聚。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裴华远回到家中的当天夜里,父亲裴胡硕居然操着一把水果刀偷偷摸进了他的房间,想杀掉自己的儿子,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起血案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刀兵相见?是什么使得两父子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相似文献   

18.
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强大才有威信,而生活却告诉我们: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源于父母的“示弱”。听说过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故事吗?儿子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卢勤带儿子去打针,针刚扎进去,儿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卢勤见儿子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流眼泪。儿子立即不哭了,他问母亲:“又没扎你,你哭什么?”母亲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儿子立即逞起了英雄:“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第二天,儿子真的一个人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把卢勤和护士都…  相似文献   

19.
衰老真美     
安娜·辛特拉的小儿子一脸好奇地看着妈妈,他对今天刚刚听到的一个新词疑惑不解。"妈妈,什么是衰老?"听到儿子的这个问题,安娜愣住了,她的思绪立刻回到了从前。她想起过去的岁月中生活带给自己的艰辛,她为战胜困  相似文献   

20.
崔立强北京师范大学02级管理学院服务地: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繁荣村岗位:村主任助理崔立强所在的管理学院,今年有两名学生去当了村官。他是其中之一。一直到录用基本都定了,小崔才一个电话告诉父母。家人对他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似乎存了一些意见,大概认为儿子更应该去当一名教师。崔立强的家在北京郊区,从农村出来,考上大学,父母总是希望儿子能留在城里。但崔立强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家人只有默认。小崔的领导是一位40多岁的村主任。小崔跟他处得还不错。小崔觉得他说话挺直的,有什么说什么,属于比较干练的人。虽然村主任只有高中学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