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张船山与袁枚的诗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认为张船山虽然深得袁枚性灵说的神髓,但更多的是能跳出袁枚狭窄的圈子,注重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对性灵说进行了补偏和匡正,固而其创作实绩也在袁枚之上,就其影响而言,张船山的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征服了当时诗坛,而且影响了整个晚清一代诗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用新的方式探讨船山诗学背景 ,即从其征引及相关评论来看船山诗学的具体针对性 ,认为 :王夫之诗学思想需要结合其批评针对性来理解 ;王夫之诗学所针对的主要是高木秉、李攀龙、王世贞、钟惺、谭元春等明代复古与性灵诗学的代表人物 ;王夫之在进行具体批评时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误读 ,这可以视为一种批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张船山与袁枚的诗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认为张船山虽然深得袁枚性灵说的神髓,但更多的是能跳出袁枚狭窄的圈子,注重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对性灵说进行了补偏和匡正,因而其创作实绩也在袁枚之上。就其影响而言,张船山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征服了当时诗坛,影响了整个晚清一代诗人。  相似文献   

4.
“讽劝”说是伴随汉赋创作实践而产生的理论阐述,从汉赋创作主体、文本特征及阅读接受多个层面,均能窥见汉赋“讽劝”矛盾的形成因由与理论内涵。汉代赋家政治理想与现实追求的背离、赋体特征与儒家审美取向的冲突、创作动机与潜在读者接受效果的违逆,皆促成了汉赋“讽劝”批评观的形成。“讽劝”说体现了汉赋创作实践与批评理论同向度掘进的文学史演变,对理解两汉文论话语的经学转换、早期文学接受审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批评阳明学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直接攻击阳明及其后学:阳明不堪小誉,阳明学附会圣说,阳儒阴释,是明亡祸根;二是批评阳明对经典的诠释:阳明假借经书,对于格物等妄加诠释,歪曲了儒学正统;三是批判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无善无恶整个体系。船山以阳明学为对立面,以易知简能、至善无恶、以行兼知构建船山学体系。三个层次是相互交裹的,尽管批评中表现出明亡之恨向阳明学的宣泄,但亦是阳明学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是船山学与阳明学健康协同发展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船山在其著作中总是不遗余力地批判王学,但后人对前人的批评总是包含着对前人思路的继承与扬弃,阳明对明代理学的巨大影响更是决定了船山并不可能像他自我认定的那样完全弃绝王学的理路。"权"是儒家非常核心的实践概念。船山对阳明"经权"思想的扬弃将明代空疏之学重新拉回到经史实学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7.
因历史原因,中国画教学长期背离了中国画学习、创作的规律,背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鉴于现状,本文提出修整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同时强调书法与中国画临摹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种新的中国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记年的形式,介绍清代大书画家张船山的书画创作活动情况及成就,兼及生平事略.  相似文献   

9.
陈映真的作品经常出现情节背离主题的现象,以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很难对此进行有效的解释。这与陈映真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文章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对陈映真创作时的无意识心理、作品中人物的性变态的异常行为进行探索,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湘籍思想家,从晚清开始有很多学人研究与传播船山学说.刘人熙是个关键的人物,他不仅自己致力于船山学说的研究,而且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船山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救世团体-船山学社,并编辑出版了<船山学报>.  相似文献   

11.
西方唯美主义批评与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之间存在着背离,但也存在着承接与遵循.这种承接与遵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美学中即已包含有唯美主义因素;二是唯美主义批评在基本的理论生成逻辑上吸收利用了传统文化的二元结构模式;三是传统文化的整一、道等观念直接触动了唯美主义批评对于自然及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际"是王船山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在船山那里,际首先包含了分际、相际与交际三重意蕴.际之三重意蕴与海德格尔对德文词Innigkeit的沉思颇多相通之处.际进一步展开为天人之际.从天人之际这一最源始的经验现象出发,船山哲学系统地探讨了何为天,何为人,何为际.船山的幽明之论、气化说、性命之学,以及船山关于情、诗、语言的思考无不奠基于际之视域.在此意义上,际构成了船山哲学的一以贯之之道.  相似文献   

13.
略论“实录”理论对古代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史传理论中的“实录”理论主张对古代小说创作及小说批评的巨大影响.“实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发愤著书”说与“春秋笔法”“说作为”“实录”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明清小说创作与小说批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录”理论并不完全排斥虚构与想象,这对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中的写实思潮及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实录”理论中的“劝戒说”的影响则主要是消极的.研究“实录”理论及其对古代小说创作和批评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张船山与袁枚的诗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认为张船山虽然深得袁枚性灵说的神髓,但更多的是能跳出袁枚狭窄的圈子,注重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对性灵说进行了补偏和匡正,固而其创怍实绩也在袁枚之上,就其影响而言,张船山的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征服了当时诗坛,而且影响了整个晚清一代诗人。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一百多年来前人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宣传,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前后几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研究,船山哲学思想的宏富内容已越来越为学术界所了解:船山哲学无论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甚至世界的最高水平.以船山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湖湘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先进的文化,为培育湖南几代风云人物、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亲民”说和对朱子“格物穷理”说的批评,成为王船山反对、批判王学的最显著的靶标.两位学者在《大学》新民(亲民)和格物致知问题上的分歧和差异,由此展现船山对阳明心学的批判和指斥.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对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古老的范畴"兴"作了重新的诠释.以往的研究者往往只从审美接受论的角度来解释船山诗学中的"兴"范畴,其实"兴"在王夫之诗学中更具有生成性意义.王夫之认为"兴"生成了主体的创作动机与理想境界,同样生成了诗歌审美意象与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文学批评对创作的指导作用,既是天然的,同时也是潜在的,发生作用的具体结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新时期,这种制约的因素尤其变得复杂化了,以至批评与创作的这种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可以说,已越来越少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束缚,而走向自由灵活.因此,文学创作已完全摆脱了那种狭隘的社会反应式的创作模式,走向了广泛的偿试和探索,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文学批评也摆脱了工具性,摆脱了机械唯物论和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模式和方法,各种各样的批评观、批评方法的引进和吸纳,也使批评走向了一个前  相似文献   

19.
“诗道性情”的提出是船山诗歌美学对传统儒家诗歌美学的一大突破性贡献.而王夫之的主要突破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兴”“情”这两个主要概念,并以此提出他的诗歌本体论.并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实践之.以“兴”为主的“四情”说的提出也使他的美学体系从创作论走向审美接受,儒家美学精神已经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品格介入当下文化活动,在克服了传统美学过分形而上的弊端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话语特征分析透视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化;同质化;情绪化;滑向文化,背离审美;热衷解构,忽略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