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德清俞平伯     
陈辉 《寻根》2006,(4):83-87
一般说来,大学问家不外乎几种途径:一是源于名师,所谓“名师出高徒”;二是出自名门,因为在其背后,不仅有“家”的意味,更有着“学术文化”的底蕴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深受家族影响的国度。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在描述中国儒家文化的特征时,用了三个词“家庭、礼仪、文官制”,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古老社会模式”,“社会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从家族关系规范中演绎改造而来”。世家现象为中国文化一大景观,文化艺术方面的世家名门可谓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邓宁  ;贾鸿源 《寻根》2014,(5):110-116
在胶东半岛的广大农村地区,至今仍流行着一种传承已久的家族祭祀习俗——“贡谱”或“请家堂”。这里所说的“谱”和“家堂”,在平度地区被称为“祖子”,其与同属青岛市管辖的胶南地区存在的“家堂主子”,以及潍坊高密地区扑灰年画中的“家堂”性质相同。每逢除夕上午,家族中负责保管“祖子”并主办该仪式者,将其“请”出,恭敬地悬挂于堂屋正北的墙面之上。旧时的农村,“家家有宗谱”,“谱乃一家之史”。如今,人口迁移频繁,家谱的编写和修订更加困难,日渐丧失了它在家族中的地位,而“祖子”取而代之,成了每个家族非常重要且必备的祭祖礼器。  相似文献   

3.
凌夫 《寻根》2010,(5):67-71
<正>陈之佛(1896~1962年)是一位艺术上有着多方面建树的大师级人物。陈之佛是图案家。陈之佛生于浙江余姚,16岁考入杭州浙江省工业学校,191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拓荒者,他创造了多个"第一"。留校的第二年,他就编出一本图案讲义,这是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开山之作。1918年,他东渡日本,专习工艺美术,成为  相似文献   

4.
爱情树     
在德国北部奥依金城附近的“多道”森林里有一棵参天的古橡树,它挺拔苍劲,郁郁葱葱,高大的树冠撤下一大片绿荫,无时不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每天都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到它的树荫下。他们不是为了乘凉,也不是为了散心,而是到这里来“相亲”。原来这棵大橡树就是德国有名的“爱情树”,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它是爱情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装饰起鲜绿的松枝和竹子。孩子们的喧闹声,身着礼服互相拜年的人流,梳着日本发式、身穿鲜艳长袖和服的少女……这一切构成了强烈的节日气氛。自古以来,“松竹梅”在日本的风情习俗中,就是日本人喜爱的庆祝节日的装饰品。“松竹梅”与“鹤龟”一起,从奈良时代开始,就被用于庆祝节日。松树叶茂长青,竹子生长迅速,梅花可以防病。也许是由于这些原因,“松竹梅”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5日,“日本平成文化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日本图案博物馆、日本图案家协会联合举办;北京艺海文化发展公司承办。“平成文化展”以“探索吉祥文化的未来”为副题,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内容。产生于中国的吉祥文化,是以福、禄、寿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它是随着佛教东传而到日本,与日本文化相交融而形成日本的吉祥文化。吉祥图案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以“吉祥”为主题的此次美术展览,来到吉祥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举办,既是对中日文化交流成果的展示,又是对中日友好的促进。从展览的作品风格看…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相扑”是日本的民族运动,那么阅读“连环漫画杂.志”则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嗜好。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读连环漫画,商人在乘坐地铁时读,家庭主妇在家里洗衣服时也读。司机在交通灯前停车时手里居然也捧起连环漫画杂志。在日本每年售出的11亿份连环漫画杂志中,10余岁的青少年买去了半数以上。平均每个青少年一星期花25美元去买两本或三本350页的连环漫画杂志。尽管有些连环漫画杂志因以色情和暴力为主题而声名狼藉,但是涉及由幻想至教育、历史及  相似文献   

8.
说扑满     
申永峰 《寻根》2008,(5):58-63
现今各种材质、各样造型的存钱罐琳琅满目,既是教育儿童树立勤俭观念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家居的点缀,因而一般家庭都有一个甚至若干个此类物品。在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存储钱币的器物是“扑满”。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家庭节日不仅包括结婚、订婚、迁新居、生日,金婚日、银婚日、新年,而且还包括日历上用红字标出的节日,如十月革命节、五一节、三八妇女节等。在庆祝家庭节日时,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新年时点缀松树,绕松树跳乎舞,举行家庭音乐会等。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妇女不干家务活儿,而由男人和孩子们准备酒宴,烤节日大蛋糕,布置住宅,孩子们还要把鲜花和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送结奶奶、妈妈和姐姐。按习俗,苏联人经常请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家庭节日。主人要对所有的客人表现出同样的尊敬和  相似文献   

10.
家族主义与中国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家庭与家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家庭是指由血缘、婚姻和收养关系而形成的基本群体,即具有共同财产、共同经济、同居共食,在一起生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家族则是指由同一个父系祖宗的后代的家庭所组成的家庭组合,即一个家族包含了若干个具有血缘关系,但经济上和生活上各自独立的家庭。在中国历史上,家族曾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家庭相联系的家族主义曾经是左右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意识。所谓家族主义,就是把家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家族关系看得重于一切,特别注重族人之间的亲情,以家族利益和亲情标准来待人处事。随着历…  相似文献   

11.
鲍鹏山 《东方文化》2003,(4):96-104
在传说的尧舜禹禅让之后,是所谓的家天下。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度,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模式的产生:即传子制度。传子制度试图以家族的延续性保证朝代的延续性,如秦始皇所想象的那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  相似文献   

12.
“每个士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桃花源”,在收藏家的眼中,每个巧夺天工的鼻烟壶,都是一个小小的桃花源:烟壶虽小,却集诗书画印、雕刻镶嵌于一身,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工艺“具体而微”的奇异载体。百余年来,尽管鼻烟渐渐淡出历史,但其独具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历代藏家的珍品,仍在爱物者的掌中,摩挲出清雅逸香的梦。  相似文献   

13.
在以家庭为单位构成的村落中,“门”所具有的出入开闭功能,即使家庭庭院与村落联成一体,又使每个家庭庭院在村落中具有元素的独立性。历经千百年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院落出入口的“三滴水”门楼,既壮观秀美又坚实永固,既在物质层面上起到出入开闭、实用安全的作用;又在精神层面上起到彰显房主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作用。闻名于世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建筑样式就是明清时期成熟固定的白族建筑经典。“三滴水”门楼就是适应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匹配的需求,为满足白族彰显身世和经济实力的精神需要而产生、发展、完善以至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乐趣。现在就请大家跟我来享受一下炒土豆丝的乐趣吧。这是我第一次学炒菜。我放学回到家,作业写完后,便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可做的。我走进厨房,妈妈正想着炒点什么菜,我便说:“妈妈,我来吧!您就在一旁坐着看。”妈妈说:“好啊,我们今天就等着尝你的手艺!”  相似文献   

15.
土拨鼠奇观     
曹夫 《世界文化》2001,(6):40-41
土拨鼠是一种体形娇小、皮毛松软漂亮、既调皮又可爱的高山动物,它们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在海拨800米以上的山脉里。由于环境严酷和生存艰难,每个土拨鼠家族在一年内只能允许一只雌鼠产下2至3胎幼鼠,否则雄鼠们无法供养后代。因此,土拨鼠家族内部的主要争斗不是雄性土拨鼠争夺配偶的决斗,而是雌性之间为取得繁殖权进行的浴血奋战。 奇特的“后位”争夺战 四月,阿尔卑斯山脉积雪初融。福莱德土拨鼠家族也从冬眠中苏醒了,这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家族,仅有9名成员。由于这个家族的“皇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期间,一把号称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最贵玉器“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被质疑为赝品。此事被多家媒体加以报道,如“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中嘉拍卖”)举办的‘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忠孝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孝”意即忠君孝亲 ,它本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谓“臣事君以忠” ,要求臣下对国君效忠。《孝经》说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孝的初始含义是孝敬父母 ,这是子女在家庭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推而广之 ,每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这样 ,儒家就以忠孝为纽带 ,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 ,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行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孙中山自幼飘泊海外 ,深受西洋文化熏陶 ,儒学根底并不扎实 ,用他自己的话说 ,《四书》、《五经》还是从洋文中学到的。他曾竭尽全力宣传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在人生的重要阶段举行仪式的习俗.在有些国家,青年人即使身体长成了,具备了一些能力,也不被看作是成人;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得到社会的认可,才算是“成人”.日本的作法是举行称之为“成人式”的仪式.所谓“成人式”,就是为表示一个已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转换而举行的一种仪式,这是日本人在一生中按时间顺序所要经历的仪礼中最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陈世松 《寻根》2003,(5):121-124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追述其家族祖先时说:“在我们家的祖先里,有一个曾入选翰林院,人称邓翰林,可能这个翰林就是我们这个邓氏家族中祖祖辈辈最著名、最光彩的人物了。”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三曲”(Sankyoku),并不是三首曲子,而是一种日本古典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这里的“曲”是指乐器,简单地说,“三曲”就是三种乐器进行合奏的意思。三种乐器中.筝和三味线是固定的,第三种乐器是胡弓或尺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