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古学家确定古木年代的一种方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测量漫长的时间,这叫作放射性同位素鉴年法。自然界中的碳主要是碳-12,也有少量碳-14,它是高层大气中的原子核在太阳射来的高能粒子流的作用下产生的。碳-14是具有放射性的碳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变成氮,半衰期为5730年。碳-14原子不断产生又不断衰变,达到动态平衡,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是稳定的,大约在1012个碳原子中有一个碳-14。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环境交换碳元素,体内碳-14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相同。植物枯死后,遗体内的碳-14仍在进行衰变,不断减少,但是不…  相似文献   

2.
碳有碳-12、碳-13、碳-14三种同位素.其中,碳-12占98.89%,碳-13占1.11%,它们性质稳定,无放射性,碳-14占1.2×10-10%,有放射性,碳-14的这一特殊性质,在考古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每5730年有一半的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另一半碳-14未发生变化.这是碳-14可用来推算动植物年龄的重要条件,另一重要依据是:在宇宙射线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高层大气中的氮原子核在太阳射来的高能粒子流的作用下产生碳-14,同时碳-14又自发地进行β衰变.  相似文献   

3.
考古学家确定古木年代的一种方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测量漫长的时间,叫作放射性同位素鉴年法。自然界中的碳主要是12C,也有少量14C,它是高层大气中的原子核在太阳射来的高能粒子流的作用下产生的。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变成氮,半衰期为5730年。14C原子不断产生又不断衰变,达到动态平衡。14C在大气中的含量是稳定的,大约在1012个碳原子中有1个14C。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环境交换碳元素,体内14C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相同;植物枯死后,体内的14C仍在进行衰变,不断减少,但是不再得到补充。因此,根据放…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考古学中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特性能够准确地测定一些古代生物的年龄或年代 ;14 C年龄测定法已是确定大约几万年内事件的主要依据了 .本文试就 14 C年龄测定法的原理和测定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14 C年龄测定法的原理14 C是普通碳 (12 C)的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 14 N可发生以下核反应10 n 14 7N→ 14 6C 12 H,故大气中的 14 N不断产生 14 C,而 14 6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是不稳定的 ,具有 β-放射性 .其衰变方程为14 6C→14 7N e- ν(中微子 ) ,14 C产生后又不断衰变 ,其半衰期为 5 730年 .这两种…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1.贾湖骨笛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骨笛中现在的“碳-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有机物料施用量对土壤CO_2排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有机碳含量不同的黑土,研究了有机物料施用量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物料以后CO2排放速率明显增加,5%和3%处理CO2排放速率增加幅度显著高于2%和1%处理.有机碳分解初期CO2排放速率增加较快,波动性大,后期趋于稳定,其相对值大小随有机物料施用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即6号土>5号土>4号土>1号土.3号土性质与其它土壤样品略有不同,CO2排放速率偏高.  相似文献   

7.
一、加成反应的理解1.加成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两端的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不饱和烃(包括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羰基及醛基中的碳氧双键.  相似文献   

8.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以液态阳光工程为依托,以项目式学习形式进行速率与平衡知识的整合。以“如何探究一个未知反应能否实现工业化”“如何分析和判断制备原理是否可行”“如何调控外界条件实现工业生产”为问题线索,聚焦反应原理的热力学、动力学,通过速率与平衡、催化剂等知识的实际应用,彰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碳-碳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取代基位阻效应的增大将降低初级自由基与单体的加成反应速率,进而降低聚合反应速度:位阻效应的增加尽管也同时降低了初级自由基与增长自由基的偶合反应速率,但也使聚合物末端的活性端基更容易均裂,从而能够使体系中保持较高的初级自由基浓度,更有利于对聚合反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黔东北瓮会剖面陡山沱组中上部层位的黑色泥岩产出大量的宏体藻类化石,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法,对宏体藻类的正烷烃指标特征值作出了初步判断,确定其为单峰型分布,碳数范围C14-C33,主峰碳数C19,主峰范围C14-C23,正烷烃含量占生标化合物的0.737,这一比值可以作为判断植物与动物及植物进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依据国内局势与国际局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种重要路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展现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大国担当。“双碳”的四对关系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联系观、系统观、矛盾观,对这四对关系的哲学基础进行探析将有利于人们深入到哲学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双碳”对我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又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辩证地把握好“双碳”目标中的四对关系,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2.
铁粉能加快碳与氧化铜反应的速率。利用有防风罩的酒精灯加热研细并混合均匀的碳粉、氧化铜粉末及铁粉,可快速把实验做成功。  相似文献   

13.
借助文献和互联网资料,对共价键的自由旋转作出了界定。分析了1,3-丁二烯和联苯等几种共轭分子的碳碳单键旋转及原子共面问题,认为单键能否旋转与分子的旋转能垒及温度等外界条件有关。常温下,1,3-丁二烯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都在同一平面上;联苯在固态时,分子中的2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而在液态或气态时,两个苯环间出现了0°~45°之间的扭转二面角,分子中只有1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相似文献   

14.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余江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土壤样品培养100天后,总表层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是CO2计释放量,大致在130-1350mg/kg。不同土壤类别和同一土壤不同发生层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不同,但总的趋势都一样,前期分解速度快,后期分解速度慢,前7天的分解量占到100天分解总量的21%-36%,耕作层〉中下层。不同土壤类型下分解速率为:水稻土〉红壤〉潮土,不同含水量的水稻土的分解速率为潴育型黄泥田〉潜育性黄泥田〉淹育型黄泥田。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时,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稳定性。由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如果体系趋向于稳定,则反应趋势就大,反应就能进行得较完全。大多数有机化学反应都要经过一个过渡态,如果过渡态的稳定性较大,反应速率就快。作为一些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碳正离子,它的稳定性常常决定着这些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因而,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作用,在基础有机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为此,笔者试图就这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本文以计算机解析计算软件Maple在统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讨论了Maple软件在统计物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论文采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借助于Maple软件研究混合气体相对运动,得出混合气体的相对速度和相对速率分布函数和相对速率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前,美国科学家维拉·黎比发明“碳-14计年法”,用来估算古物的年龄,因为这项成就他荣获了1960年的诺贝尔奖.“碳-14计年法”运用了半衰期的原理,放射性原子核的半衰期公式:  相似文献   

18.
吴志明  吴志英 《物理教师》2009,30(10):25-25,27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14题题目如下: 14.“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22年高考湖南卷物理试题第14题的题设条件“篮球每次与地面碰撞的碰后速率与碰前速率之比相同”进行验证,并结合手机的录像功能和声音分析软件拓展了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与碳能置换出SiO2中的硅矛盾吗? 解析:二者并不矛盾,碳和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ⅣA族,由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可知,碳的原子半径比硅大,失去电子的能力比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