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某日,编辑部座机全部"阵亡"……小快嘴:小朵姐姐,我的手机忘记带了,借你的给俺用用呗?鱼小朵:我的手机秘密太多了,不能让你看到!小快嘴:疾风哥哥,你的可以借我一用吗?疾风:一无是处是傻鸟……小快嘴:呢,什么意思啊?丢丢大神,怯把手机借我用用!丢丢:啊,我的手机刚刚没电了呀!不过,打电话并不是一定要用手机的哦,比如3G版的平板电脑也可以!小快嘴:呜呜呜,这个也没有啊!丢丢:电脑也可以打电话啊,作为一个网络达人,怎么能连这个都不知道呢?好吧,既然这样,今天就来讲一讲网络电话吧!小快嘴:丢丢大婶,你真好,么么哒!  相似文献   

2.
所谓科幻武器,就是科学家头脑中设想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非现实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科幻武器将逐渐走上未来战场。机器人士兵机器人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科幻武器之一。用机器人代替真人冲锋陷阵,可以让军队零伤亡,因为机器人刀枪不入,所向无敌。目前,西方一些军事强国正  相似文献   

3.
暴暴蓝:丢丢童鞋,WINDOWSPHONE8发布了,什么时候你也入手一部WP88手机,让我们测试一下?丢丢:纠结啊纠结,为什么又出来一种系统?看来我要赶紧攒钱了!鱼小果:哇塞,这个真的是有够华丽丽,能用我手里的IPHONE4换吗?疾风训练营Win8和WP8是神马关系?如果你现在还闹不清这个问题,那真应该回去翻一下"少电"的过刊。Win8是一个跨平台的系统,适用于PC、平板和手机,Win8在手机上的特定版本就是WP8,所以说,它们是"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4.
杭东 《科学启蒙》2013,(6):30-31
所谓"科幻武器",就是科学家头脑中设想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非现实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科幻武器将逐步走向未来战场。全智能士兵机器人再厉害,终究敌不过人脑的聪明。目前,各国军事家都在极力打造全智能士兵。"全智能士兵"系统装备包括防弹背心、作战服、昼夜瞄准仪、昼夜观测及显示系统、通信系统,还带有显示屏和耳麦的头盔、便携式电脑、  相似文献   

5.
<正>看完《流浪地球2》,编辑部刮起了一阵“科技旋风”,大家都对电影里的机械狗“笨笨”和外骨骼机器人念念不忘,技术达人疾风还在网上下单了电影同款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大家都说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编辑部“新宠”——机械狗“笨笨”疾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网上“抢”到了《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这款智能机器人的零部件很多,疾风花了几个小时才完全拼好。  相似文献   

6.
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多姿多彩,当你还在走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飞了:当疾风还在2G的网络上玩得高兴的时候,丢丢已经开始用上4G的了。(疾风:上哪说理去啊?)不知道是别人太快,还是自己太慢,不过,了解一下先进的技术总归是好的。那到底什么是4G?它的速度到底有多么快呢?让我们先看一张图。这是一个3G速度和4G速度的直观对比,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讲。  相似文献   

7.
一个世纪以来,众多风靡一时的科幻作品——比如俄罗斯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电影《星球大战》以及电视剧《星际迷航》等陆续登场,使机器人成了大众文化中司空见惯的角色。机器人在科幻世界中如此大行其道,也许能够预示:有朝一日机器人将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机器人"(Robot)这个术语是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  相似文献   

8.
瑗暖 《高中生》2009,(5):48-49
机器人一词诞生于科幻作品。在科幻作品中,它们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十分期待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能在现实中出现。比尔·盖茨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一词诞生于科幻作品。在科幻作品中,它们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十分期待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能在现实中出现。比尔·盖茨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1984年,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在他著名的科幻三部曲小说里发明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时髦的词--"赛博空间"(Cyberspace).可以说,杰出的科幻作家就是未来学家,当吉布森这本幻想小说刚出版的时候,人们还沉浸在布道式的幻想当中,而今这些天方夜谭却大多已经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1.
在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中,相信大家对机器人作战的场面已不陌生。除了作战,机器人还能为人类做些什幺呢?在未来的世界上,机器人将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还将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机器人还只是出现在科幻故事中。现在,不少国家已经制造出模样如同真人,而且具有简单思维能力的类人机器人。酷似真人迪克是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机器人的名字。科幻作家菲利浦·迪克(1928—1982)因写了一部很有名的科幻小说《银翼杀手》,让全世界爱好  相似文献   

13.
说实话,丢丢给淀粉们推荐光盘内容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众口难调,不过,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丢丢感到毫无压力,因为不论你是喜欢看动画片,还是侦探片,抑或是赛车、枪战、科幻……这部电影都能够满足你。由欧文·威尔森配音的主角"闪电"麦昆是一辆红色的赛车,在第一部中,麦昆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赛车英雄,在这一部中,他将跨出美国国  相似文献   

14.
《少年电脑世界》2013,(Z1):8-11
现代都市生活纷乱喧嚣,人们总是埋头于手头的工作和生活琐事,忘了自然界的美好。在寂静萧瑟的冬日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清朗深邃的星空,会让你忘掉生活中的烦恼,获得内心的片刻宁静。如果赶上流星雨,那就更加浪漫了,赶紧许个心愿——祝淀粉们天天开心!在去年的12期中,丢丢给淀粉们介绍了一款名叫"Solar Walk"的iOS软件,相信很多淀粉都感到意犹未尽,本期疾风为大家介绍另一款名叫"Star Walk"的星空软件,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疾风列传     
《少年电脑世界》2013,(Z1):70-71
哈哈,亲爱的淀粉们,大家好,我是疾风!其实呢,今天写这篇自我介绍,疾风心里还是有点儿小激动。因为到现在为止,疾风加入"少电"的时间也才不到一年,可能还没有大部分淀粉结识"少电"的时间长,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跟淀粉们见面,可谓期等已久外加小鹿乱撞……淀粉们,这厢有礼了!疾风为什么是一个忍者?可以说,每一个男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想要成为英雄算征服世界的梦想(首先声明,疾不是暴力狂,打打杀杀不是我钟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炫讯     
《少年电脑世界》2012,(12):20-21
绕口令声明:这里说的事儿,不是淀粉的完全可以不知道,是淀粉的绝对不可以不知道!因为这里是:淀粉都知道!OK,直到大家都念熟了,我才会把这个绕口令换下来。所以,Read after me——不是淀粉的……哈哈,这句英文里丢丢中学的英语老师常说的,虽然咱当初完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老师一说"瑞德阿芙特米"这句咒语,我们就得像小宝宝一样,老师说啥我们跟着学啥。嘿嘿,说到学,丢丢给大家透露一下:期刊中心各位小编一直在策划拍一个《江南Style》的MV,大家一致认为这么欢乐、无厘头又很骄傲的白痴歌舞正好符合中心小编的Style。大家注意关注咱们"少电"的微博和各位小编的微博吧。再透露一下,Panda和疾风两位小编将会在这个MV中担任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美国已故科幻作家菲利浦·迪克(1928—1982年)曾写了一部很有名的科幻小说《银翼杀手》,小说中提到不少类人机器人,后来这些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思想,然后因渴望自由而纷纷逃跑。为纪念迪克,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制造了一个机器人“迪克”。这个机器人除了模样和已故作家迪克一模一样外,还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模仿迪克的怪癖和脸部表情。机器人的体内装有最先进的声音软件,能够模仿迪克生前的声音,非常自然地与他人交谈。今年1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的专家将机器人“迪克”通过一架商业飞机托运到加利福尼亚…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11月23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来的贺信中传达了中国致力于发展机器人智能产业的决心。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汇聚  相似文献   

19.
从《星球大战》到婀凡达》,每一部好菜坞科幻大片部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阵科幻的旋风;从《机器猫》到《变形金刚》,每一部动画片都在无数中国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颗幻想的种子;从“阿波罗登月”到“克隆技术诞生”,每一次西方科技的成就都使得人类为之激动万分;从“时间机器”到“机器人战争”,  相似文献   

20.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