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1999年首次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后,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再度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88年,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女性11人,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工作团队。  相似文献   

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9,(25):92-92
张瑞希获评韩国人气王;梦露名列世界10大情妇之一;库尔尼科娃被评为史上最性感网球女球员  相似文献   

3.
我和王甘霖老师合写的《邵阳常务副市长背后的利益链接》一文在2005年11月8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后,截至目前,国内许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士对邵阳“情妇经济”的解读,如《“情妇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贪官为何倡导“情妇经济”》、《“情妇经济”是一个腐败“毒瘤”》、《“情妇经济”警示了什么》等等,对于我们所报道的湖南邵阳常务副市长所倡导的“情妇经济”这一稿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此外,世界的四大通讯社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都相继转发了这一报道。作为事件的“在场者”,我们也揭开采访背…  相似文献   

4.
我和王甘霖老师合写的《邵阳常务副市长背后的利益链接》一在2005年11月8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后,截至目前,国内许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士对邵阳“情妇经济”的解读,如《“情妇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贪官为何倡导“情妇经济”》、《“情妇经济”是一个腐败“毒瘤”》、《“情妇经济”警示了什么》等等,对于我们所报道的湖南邵阳常务副市长所倡导的“情妇经济”这一稿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此外,世界的四大通讯社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都相继转发了这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是一位有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在《长恨歌》中,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下女主人公王琦瑶的行为心理描绘来实现的。王琦瑶虽然有缺陷,但有明确的"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少女时代的她对未来满怀梦想,努力改变自己低下的生活处境,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了巨大的人生磨难后仍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幸福的爱情,母性意识得到一次次的突显和张扬。  相似文献   

6.
李东晓 《今传媒》2013,(2):153-154
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性与消费性,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女性"被看"的客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女性的"边缘化"处境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抗争。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文化价值建构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产品及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应该警惕女性身体及形象的客体化的现象,提高性别意识,共同建构两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白冰 《新闻爱好者》2011,(8):126-128
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艺术作品在新"语境"下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本文阐述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中备受关注的四位女性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探究女性艺术家以真挚的情感与独立创新的精神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五四"初期,初登文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女性特征,把母亲书写作为自己的园地,拓宽了女性巨大的写作空间,并一度成为她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最纯表达、最佳表述和发言权。当现代的国家民族主义要求妇女以国民的身份承担为国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母爱言说成为分享男权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民族国家话语的权利工具,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思考和参与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9.
苏全有 《图书馆论坛》2014,(11):126-131
近百年我国图书馆人的男女比例,学术界缺乏宏观视野下的长视距审视。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以男性馆员为主体,少有的女性馆员得到更多关注;舆论界积极倡导女性择业图书馆,这与当时欧美图书馆女性居多数的情况息息相关。当今我国图书馆则以女性馆员为主体,未来我国图书馆人性别比例的走向依然是女性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玻璃天花板效应"。笔者通过分析女性政治参与中存在"玻璃天花板效应"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从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茹希佳 《青年记者》2012,(30):22-23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收听广播、点击网络,会发现到处都充斥着以女性为主体,以女性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女性的观点为议论话题的新闻报道、栏目或节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女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日趋成熟的今天,女性"被看"  相似文献   

12.
姜翠英 《新闻窗》2012,(2):116-116
手抄小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指出:"虽然在14世纪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经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①进入16世纪以后,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的躯壳里迅速发展。在城镇,手工工场大量出现,他们为交换而生产,为市场需要而生产。在农村,富裕农民建立农场,雇工耕作,  相似文献   

13.
吴留戈  赵杨 《兰台世界》2012,(22):89-90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以巩固父权家长制为宗旨的男权社会,无论立遗嘱人还是遗嘱继承人,其主体通常为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绝对丧失了作为遗嘱继承主体的身份资格。在现存的与遗嘱继承相关的法律文本及案例集所记载的遗嘱继承案例中,也存在少量女性主体,例如具有立遗嘱人资格的寡母和具有遗嘱继承人资格的女儿、寡妻等。这些女性主体,在立法上,继承  相似文献   

14.
路长庆 《大观周刊》2011,(50):125-12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李琦 《新闻界》2006,(6):87-88
一、“野蛮女友”:电视广告中的她们 为迎合大众,广告总是利用消费者最易接受的符号,如婴儿(Baby)、动物(Beast)和美女(Beauty)等来进行商品“召唤”,而在以这三者为主体的广告构网中,对消费者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女。正因如此,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关注与阐释既是对广告的一种文化批判,也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16.
周帆 《新闻前哨》2011,(8):48-50
女性在媒体上的形象,通常被描摹为一种依附于男性、被观看的刻板印象,即便在互联网世界中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水女孩"的网络走红,分析互联网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与消弥。  相似文献   

17.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0,(7):189-190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此可见,历史活动中,人不仅是主体,同时还是目的。这就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价值,必须适当、准确理解人性的内涵,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晶晶 《新闻世界》2014,(11):137-138
电影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与性别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男性视觉监管之下。那么女性主义电影针对这种现状是如何反击的呢?本文将从"去他者化"说起,从几个方面去尝试剖析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徐健 《新闻世界》2011,(7):172-173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一直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定式,"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和"超前消费"的花瓶形象,抹杀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性。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策略分析方法,以台湾PayEasy女性购物网站广告为例,在批判的基础上,通过从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定位、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倾向、"女性美"等几个方面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重新思考广告中女性形象,反映当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