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09,(8):18-18
郑东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 由于Hib对低龄宝宝危害最大,所以,最好在宝宝满两月龄后尽早接种,这样当宝宝半岁后进入Hib发病高峰期时,3针基础免疫产生的抗体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了。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5,(2):45
真快,一眨眼小布丁已经进入第2个月了。妈妈带他去保健站体检时,医生征询妈妈的意见:宝宝2月龄要开始接种预防小儿麻痹和Hib的疫苗了。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可以选择免费的口服糖丸,也可以选择自费的注射疫苗。Hib也是家长自愿选择为宝宝接种的。另外可以选择接种一种联合疫苗,能同时预防小  相似文献   

3.
以100名广西大学大学生作为被试,利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疾病污名进行实验测量,探究大学生群体对患者是否存在内隐污名,同时考察疾病来源类型与疾病危险性对内隐污名的影响。结果表明:疾病来源类型对于污名内隐并没有显著差异;疾病危险性对内隐效应值有显著影响,低危疾病与高危疾病相比,低危疾病对于污名的内隐效应更为显著。大学生群体存在疾病内隐污名;疾病内隐污名与疾病的来源类型无关,与疾病的危险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类的线粒体疾病,阐述人类线粒体mtDNA的结构特点、线粒体疾病的定义及其遗传学特点;线粒体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几率以及常见的人类线粒体疾病;介绍了现已掌握的线粒体疾病的治疗方法,展望了线粒体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期观点     
遗传病≠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不完全是一回事。先天性疾病是指孩子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先天愚(唐氏综合征),也有些是怀孕期  相似文献   

6.
1认为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解析: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已经表现出来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也可以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先天性愚型、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等遗传病,都是婴儿一出生就能表现出来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宁某高校大学生近三年住院疾病构成情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该校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住院学生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前5位易发疾病。结果 3个学年期间该校共有住院大学生627例,发病率较高的分别是: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肿瘤。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患病主要疾病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疾病和肿瘤女生发病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生老病死都是人类绕不开的环节。疾病介乎生存与死亡之间,是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原儒源自巫者,对医治病患并不陌生,社会角色使他们日趋形成一种带有浓郁的人际关系色彩的疾病观。重视疾病、积极预防与治疗疾病、利用疾病展开博弈与教谕,构成周代儒家对疾病的认知图谱。  相似文献   

9.
闫彩虹 《甘肃教育》2022,(21):51-54
幼儿园作为一个容纳疾病抵抗力较低群体的共同场所,特别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疾病进行预防。文章主要概述了幼儿阶段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主要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传染性肠道疾病;其他类型的传染病,如水痘等。分析了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原因:幼儿自身免疫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集体活动中幼儿所处环境的不可控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防控质量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生老病死都是人类绕不开的环节。疾病介乎生存与死亡之间,是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原儒源自巫者,对医治病患并不陌生,社会角色使他们日趋形成一种带有浓郁的人际关系色彩的疾病观。重视疾病、积极预防与治疗疾病、利用疾病展开博弈与教谕,构成周代儒家对疾病的认知图谱。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对疾病的体认深刻,其诗歌中的疾病种类多样;除涉及各种生理疾病外,也有对各种社会现象的隐喻。疾病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人的创作心态及其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白诗中的疾病隐喻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社会思想。白氏大量写作疾病诗有自身多病、注重养生、关心民疾几方面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传染疾病是冬季的多发疾病。大学生居住和学习环境相对集中,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有效可行的预防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孙海芳 《红领巾》2005,(5):112-114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果从性别差异出发,我们会发现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疾病主题与男作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患者的角色、自我意识发生关系.在女作家笔下,女性的疾病成了受害的隐喻,女性的疾病与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女性性别紧密联系了起来.新时期女性文学对疾病主题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生理疾病方面,病妇形象更多地患有生理意义上的疾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在这些作品中,疾病变成了一个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思考生存方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在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和医学文献中,疾病名称随处可见。西方医学对于疾病的命名,在词源方面离不开拉丁词根和希腊词根,病名描述了疾病的病理和症状。但一直以来很多疾病都有广为人知的俗名别称,尤其是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疾病,更容易被媒体和大众接受。本文重点讨论利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疾病名称,选择医学文献和新闻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病名为例,简要概述冠以人名、地名的西医疾病名称的由来,借此丰富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西方疾病命名文化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文学和疾病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患病作家创作疾病题材是文学和疾病关系中最典型的一类。通过对中外文学史上一系列患病作家的疾病题材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患病作家在对疾病的感受性、病痛的释放方式、利用文学干预社会以及审美情趣上均有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10,(11):14-14
几十年来.人们所患疾病种类的变化有喜有忧.喜的是,麻疹甲型肝炎等传染病50年来发病率明显下降.忧的是哮喘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通过研究还发现免疫疾病和感染疾病都是跟免疫相关的,传染疾病的下降导致了免疫疾病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一类含Ornstein-Uhlenbeck过程的非线性发生率的随机SIS传染病模型,得到阈值R■,并建立疾病灭绝性和持久性的判别条件:R■<1疾病灭亡; R■>1疾病持久.研究发现,环境的波动强度和回复速率会影响疾病的爆发,波动强度越大,回复速率越小,抑制疾病爆发的能力越强.因此,为了控制疾病,应该减小回复速率或增大波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张瑜  陈琳 《英语广场》2024,(8):77-80
尤金·奥尼尔的经典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探讨了疾病影响下的家庭伦理崩塌,疾病叙事深化了奥尼尔该剧中“家”的主题。在面对疾病时,剧中的人物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疾病书写隐喻了病态的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疾病书写,可以窥见奥尼尔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以及对疾病伦理的深思。  相似文献   

19.
阎连科有着很深的"疾病情结"。长期的疾病体验和强烈的济世愿望使他成为了乡村平民的痛感器,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疾病和残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成为结构作品的核心。以疾病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的切入点,阎连科揭示出河洛地区广大乡民在疾病困扰下的伦理传承和变异。这些疾病叙事作品浸润着他对底层弱势群体强烈关注的情感,体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伦理情怀。  相似文献   

20.
西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西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和外科学(外科总论、普通外科和骨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