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成长逐渐成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所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中,我们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  相似文献   

2.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自信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有重要作用,而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的成功体验密切相关.老师的正确引导,会给学生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成功的记录,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而自信心的提高又成为新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这样就形成了自信心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学习自信心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培养和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贱,就会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每天都充满信心,对未来都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柳淑慧 《中国教师》2009,(Z2):421-422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并从爱心、自身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积极暗示和其他特殊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残疾学生最缺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各不相同,但我认为,残疾儿童最缺的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成才的保证.古往今来,凡能从困境中走出,自强不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无一不是以坚强的自信心为先导的.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是聪明儿童必不可少的性格特征。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乐观、谦逊、勇敢、果断等品质;富有创造性、进取  相似文献   

8.
一、自信心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主观意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够自主地利用时间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拥有更大的自信。自信心弱的学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产生一种排斥抵制心理,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自己阻碍自己的学习,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自信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育和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性,通过各种培养途径,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帮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情感特征,具体表现是人类在做一项具体活动时,是否自信能很好地完成。自信心强的人会充分地相信自己,会给自己的心理施加良性的暗示,相信自己能完成,不怕困难,挑战高峰。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认真研究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教师要明白自信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学生有了自信心,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在人生道路上也能更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2.
《完美人才教育学》指出:自信心是一个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肯定。大文豪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有所成就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幼儿来说,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是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心理研究表明,八岁以前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因此,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势在必行。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来源于幼儿通过环境正确告诫自己,评价自己、理解自己在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是儿童自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经历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自信心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就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自我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肯定自己能力的心理.自信这种心理对于实践的成功尤为重要.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具有交际性的本质,这种本质就决定了英语教学活动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活动,它既要求教师需要传授语言的知识,也需要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而英语学习中自信心是获得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该文着重探讨了英语学习中自信心的含义及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明显差异很大程度在于他们的自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甚至逃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每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无论是艺术中专亦或是高校舞蹈专业,中国舞蹈表演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材中,汉族民间舞的学习与训练始终是民间舞教学乃至整个舞蹈教学的重中之重.几乎每一年的舞蹈实践课都要求必须有汉族舞蹈的学习和训练内容,汉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训练,与舞蹈专业的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息息相关,是检验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与成果的重要课程,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者,肩负着将汉族舞蹈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本文从汉族民间舞的教学出发,探寻人物表演方面的训练意义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的体育自信心是个体在体育活动中对自我信任的一种态度,它表现了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一定能够战胜某种困难或达到某种活动目标的情绪状态。体育自信心是个体获得成功的一种良好的心理,这种心理将对一个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