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小学阅读教学、音乐教学等等都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放些有关歌曲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春天来了》一课时,放《春天》这支歌的录音,通过那欢快喜悦的旋律,学生犹如看到、听到春天来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人欢歌扬……;教《燕子飞回来了》这课,放《燕子》这首歌的录音,听后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燕子,还会看到祖国有哪些变化。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看到田里不是农民伯伯在播种而是飞机在播种;看见以前没人的沙漠上办了工厂、盖了新房;看见小朋友上学了,戴上了红领巾……”由此  相似文献   

2.
杜玲月 《职教论坛》2004,(14):37-38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或称开场白.语文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开场白的设计,有教师说它是“把好课堂教学第一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第10.31-32)也有教师说它是“上好语文的关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0.34-35).的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我以为教师既要重视开场白的设计,也不能忽视下课前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艺术,以达到结构完整,首尾照应,意在言外的效果.正如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结尾时说“枹止响腾,余音不绝.“……  相似文献   

3.
一、多元化的课堂学习评价1.巧用评价介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从多角度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学习《春天的手》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制作了各类花朵、树叶、嫩草等手工作品,并介绍这些都是春天送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孙卫芳 《教师》2012,(16):70-70
激趣引读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朗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例如在教学《识字1》时,我先播放了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春天,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春天来了,草绿了,花红了。”有的说:“春天给大地换上了新装。”还有的说: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师的“放”,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大胆地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保证。要真正做到“放”,就要求教师既要在思想上能够做到勇于解放,“敢放”,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放”的重要问题。“放”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合理掌握“放”的度之外,还要智慧地设计“放”的技巧和手段,这样,才能使“放”真正起到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潜能的作用。放手“合作”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外在表现之一。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不断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就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反观目前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盛行.学生疲于回答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这种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突破口,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人类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创造。纵观古今,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渗透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那些有趣的童话故事都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好教材。例如在讲解《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可启发学生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白兔和山羊伯伯忙着播种,小灰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一篇课文有时会续编出多种不同的结局。二、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有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乐思方有思泉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质疑的契机,使学生好问、善思。如在《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质问:如果曹操当时向草船射...  相似文献   

8.
教法抑制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能力。一位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在学习写作以前学生们一般认为自己本来就会写作,他们甚至能“出版”书籍。但是,从语文课作文开始以后,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能“自由”地表达了。我们的许多教师因目标设计或教法不当,以至于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一位小学生在一篇题为《春天》的作文中这样写到:“春天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春天易患流行感冒……。”却挨了老师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节一年级阅读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课下老师和同学一起搜集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小文章,如《春天的手》、《春风姑姑》、《春天》、《春天的童谣》、《找春天》、《小雨和小草》等。课上教师通过新课程多媒体操作平台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收放自如。学生利用局域网通过IE  相似文献   

10.
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学到了该“放”的时候也不敢“放”,惟恐沾上口诛笔伐的“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放”。“放羊”式教学教师是旁观者,教学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无目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课标》下的体育课表现为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新教学观念下,体育教师应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树立“放”的正确观念,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通过教师积极地运筹帷幄,达到课堂教学宽而有序,活而不乱。一、放权让学生带放权让学生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让学生轮流当体育委员整队、带操,轮流当小老师安排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培养体育小骨干辅导差生、当小裁判组织比赛、协助管理等。教师合理的放权让学生参与组织与管理,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出手,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扩大教师视野,弥补教师照顾不周等情况。二、放手让学生选根据《课标》的要求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如,可开展“互动式——自主选”教学,根据不同年级,建...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7)
一、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可以用亲切的、富有启迪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如《春天来了》这篇课文,赞美了春天的美好,但内容有限。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启发,有目的地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情景,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补充内容。如用"春天还会来到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数学课程目标之一便是“解决问题”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教学“归一应用题”,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拿来了100本课外书,这100本书的总页数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测算?”讲台上放着100本各不相同的课外书,教师提出的问题很感到问题就在眼前,目情境,解决问题的欲…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通过“放”权、沉默、追问、鼓励等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设计——情景引入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ssentical English》的作者Eckersley认为“教学中趣味性的问题是头等重要的。”他还说:“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好教师应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用他(她)的热情、活泼、精力和认真细致的备课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并渴望使用英语……。”的确,一个教师教学能力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透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导语6例一、歌曲导语。讲《三国鼎立》一课时,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达到了“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三、猜谜导语。讲《秦末农民战争》一课时,给学生出两个人物谜语导入新课。“捷报”...  相似文献   

16.
又一个春天来到了。春天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希望。20年前的春天,《林区教学》杂志在林区这片黑土地上诞生了。她就像破土的红松幼苗,吸吮着黑土地的“乳汁”,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呼吸着大森林鲜活的氧气,年复一年的茁壮成长。回首过去,岁月峥嵘,感慨万千。刚刚破土的“幼苗”,根浅叶稀,“自养”能力很弱,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是你们——林区教育战线的各级领导、各位教师和广大读者,给予了《林区教学》以精心的呵护。你们不辞辛苦地为“幼苗”培土,为“幼苗”透光,为“幼苗”抚育,为“幼苗”施肥……如今,这株“幼苗”已长成为一棵大树,她的根…  相似文献   

17.
教《果树园》谈课堂教学结构艺术湖南汉寿县教育局饶宏宽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上课,无需用“惊堂木”给学生“提神”,便能使学生的感觉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长时间的高度注意和兴趣。究其原因,是教者把握住了课堂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18.
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让课堂教学更和谐,更“活”。体现在教师的引导重在“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学生学会“觅”。如何处理好“放”与“觅”的关系?一、老师“放”是学生“觅”的前提,学生会“觅”是“放”的目的;二、教师把握“放”的时机,学生学会“觅”的方法;三、教师做到收放自如,学生“觅”有所得。  相似文献   

19.
活动课对象:小学高年级。活动课目标:以语文教材中的“桥”为主线,用竞赛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拓宽视野,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创造精神。活动课程序:一、揭示主题教师谈话: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涉及“桥”的课文。(《南京长江大桥》、《赵州桥》、《卢沟桥上的狮子》、《飞夺泸定桥》……)今天的活动课是先回忆课文有关“侨”的描写和叙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二、第一轮竞赛(一)教师放《赵州桥》录像片。(二)教师出示书写在小黑板上的判断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起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目标外,还要实现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潜能目标……”因此,要创造活力课堂,教师就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学,引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