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报纸,她与其他商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商品基本属性。报纸的价值同样离不开使用价值,她是价值的承载者,离开使用价值,价值就失去了载体,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办报人和其他产品制造者一样,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要及时跟踪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正确解读市场信号,做到在第一时间改进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或结构性问题,哪怕是瑕疵。只有这样,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社会舆论工具之一,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这是它的工具性。同时,报纸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是它的商品性。工具性以商品性为寄托,商品性随工具性得到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成为行销社会的具有宣传作用的报纸。报纸是适应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一报纸作为新闻及信息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属性,或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性。其价值除了采编(校对人员)、广告人员、印刷人员和发行员的直接劳动,当然也包括行政后勤干部、职工的间接劳动。其使用价值通过发行员送到数以万计的用户手中,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之后才产生。报纸的内容是另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很难笼统地说它们是商品。要闻、地方新闻、国内外新闻反映一种经常发生并被广泛传播的事实;专刊文章、文艺作品以透视时代气息为宗旨;除此之外,文艺作品往往有其娱乐性。若说专刊文章尤其经济专刊也透露某种信息的话,那么,图表式的经济信息,和广告信息更有使用价值,并赋予商品的特性。如果说商品是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那么信息作为可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探讨报纸等新闻媒介是否有商品性,报纸、新闻是不是商品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令人瞩目。现将有关论文的不同观点摘要予以介绍。 吴鸿业在《新闻动向》第三十期撰文说,五六十年代,一位教授提出过报纸的商品性,但对报纸根本属性的传统解释没有根本的突破,认为报纸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诚然报纸是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报纸的商品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报纸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两重性:它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它的使用价值,报纸又是通过流通(即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读者付出了一定量的货币,这就是它的价值。因此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能因为报纸有政治性、思想性就否定了它的商品性。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指出,正视报纸的商品性,有利于报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承认报纸的商品性,意味着办报者心目中首先要有读者,要为报纸间的公平竞争和整个报业的真正繁荣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5.
报纸可读性的强弱是衡量报纸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它决定着报纸的宣传效果,决定着报纸赢得读者和占领市场份额的大小。地市党报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并在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6.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质量决定着影响力,报纸的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报纸产品本身决定的,如果没有优秀的报纸质量做支撑,报纸影响力就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什么?报纸是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时政、文化与信息含量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那么,一张报纸使用价值的高低如何判断呢?那就是要让读者觉得它“有没有用”。  相似文献   

9.
李宏 《记者摇篮》2007,(5):20-20
笔者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多年,对编辑工作的体会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的能力决定着编辑的水平,而编辑的水平又决定着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翻开近期的《北京晚报》,映入眼帘的商品广告均标明了售价,大至几千元的家用电器,小到几元钱的鞋帽衣袜,让人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决定取舍。然而,再看其它的报纸,大多数刊登的商品广告则未标售价,令人深感遗憾。报纸广告是不可少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生产的飞速发展,广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报纸的广告业务也更加兴旺。但是,不少报纸刊登的商品广告只有商品的性能,没有商品的价格,而商品的价格又是消费者最渴望知道的信息之一。商品广告标明价格,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中间,出现了“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当成商品的现象。报纸,这个具有强烈阶级性的舆论工具,居然也有人主张要商品化,说什么“报纸是一种商品,是读者花几分钱买来的商品。因此,报纸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要对得起读者的几分钱。”这种说法对吗? 我们不否认,报纸的流通和其他商品有某些共同点,人们要花钱买。此外,就“对不上号”了。从价值上看,报纸同商品  相似文献   

12.
罗兵 《新闻三昧》2005,(2):48-50
报纸与一般的商品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在“双重销售”的过程中,报纸随时要面对双重消费——报纸内容消费和广告消费。报纸的价格通常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成本,有的报纸甚至干脆免费发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经营状态背后隐含着一个与一般商品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广告赢利模式。报纸赔本出售给读,获得大量的读,吸引大量的“眼球”,获得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李茗 《今传媒》2003,(6):39-40
“好酒也怕巷子深”。对众多商业企业来说,这是早已为市场验证的经营要诀。作为与商品广告联系最为密切的媒体自身,又该怎样看待自我形象包装?本文着重就报纸媒体的形象包装谈一点看法。 一、媒体的商品属性决定其必须进行自我包装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性原则是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报纸媒体的党性不可动摇。但作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有不少报纸都划出一定的篇幅来刊登广告,许多刊记和读者对报纸刊登广告表示欢迎.但也有些读者甚至报纸的编者不同意报纸刊登广告,他们对广告的作用表示怀疑,认为是浪费篇幅,浪费纸张;还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因此不必要运用广告的形式业推销商品;报纸上究竟有没有必要刊  相似文献   

15.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张好看的报纸,应体现时代精神,洋溢时代气息。报纸美编是报纸版面形象的创造者,其主要职责是对报纸版面进行美化,使文字和图片信息以美观、舒适、快捷的形式传递给读者,直接决定着报纸的质量。当前,各类报纸琳琅满目,报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增强报  相似文献   

17.
谢春梅 《今传媒》2011,19(1):60-61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时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现代报业作为面向市场的主体,如何对其产品进行适应市场的定价,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对报纸定价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通过对报纸定价影响因素,尤其是对报纸的价格需求弹性进行重点分析,针对三类需求弹性不同的报纸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报纸定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大潮给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报纸,特别是党委机关报,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摇旗呐喊,忠实地履行着“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面临非机关报特别是大量文化类报纸的挑战,面对被其它媒体占领新闻文化市场和日益现实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重重难关,不得不审视自己,探讨自身的商品坐标和实现价值的途径。 于是,党委机关报的喉舌属性和商品属性发生碰撞。报纸商品化的倾向开始萌动,《’93传媒大战》认为,“在商品社会里,传播媒介也是一种商品。而媒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也得到了强化,这种观点,在以前会被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一种商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般商品的价格,是按照成本原则确定的,生产者总是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只有这样才有钱赚;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有的报纸的出售价十分低廉,甚至低到不足抵偿报纸的成本。即使这样,报纸不仅不会亏本,而且获得长足的发展,其“秘密”就在于“报纸双重出售方式”的魔力。 一、什么是报纸的“双重出售方式”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双重出售方式”是报纸商品性的最重要的特性。 1、报纸的新闻信息(包括文娱副刊)版面向读者的销售。新闻版面是不允许按商品形式买卖的,但从新闻信息转入读者手中的过程来说,它是以买卖形式出现的。读者花钱买报纸,因为报纸上面有自己“求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读者是新闻信息版面的出售对象,也是新闻信息传达和告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尹红 《青年记者》2008,(12):91-92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符号向受众传递信息的一种纸质媒体.受众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获知信息的具体内容,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版式是报纸的视觉形象,是报纸的广告和包装,它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