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在《论朗读》中就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朗读教学也显得日益重要。书店里一位位埋头于购买成堆的练习题来提高孩子语文素养的家长随处可见,可真正认识到朗读重要性与有效性的却没几个。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指出“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特别重视它”。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解文章内涵,受到形象感染。朗读能力的高低,与朗读者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紧密相关。只有体会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的形象,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其朗读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可侧重朗读教学。朗读之前,教师必须简要介绍朱自清在 1927年“ 4· 12”反革命政变后的思想感情状态,使学生理解作者幻想超脱现实而不能超脱的苦闷彷徨的心情,引导学生带着这份幽思来朗读课文,会收到好的朗读效果。   变换训练方式,激起朗读兴趣。朗读是一种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自清先生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朗读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也就是朗读,它不仅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它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三分文章七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土。难怪朱自清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曹文轩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朗读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朗读”的内涵。此处所说的朗读,指的是一种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而不是舞台艺术的“美声”朗读表演行为。 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那么,朗读就是阅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实,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朗读教学如何达到理想的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的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朗读”为本。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吕叔湘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办法”。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搞好朗读教学呢?“依情赋声,声情并茂”是关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首先要有情,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70%是古今中外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朗  相似文献   

9.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使硬生生的书面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一种“立体化学习”的感觉。因而,朗读是语文“立体化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吴开宇 《现代语文》2008,(11):39-40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形象,寄植到听众心目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这就要求朗读者具有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已步入运用多手段教学之路 ,手段越多 ,要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越强。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愿意动口、动手、表现欲强等特点 ,我们通过尝试朗读能力的培养 ,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朗读就是一种有表情的诵读。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吟诵” ,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地读 ,才能进入文章的意境中 ,品味出其中的妙处 ,俗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就证明了这一点。现代语文教育家也提倡朗读 ,认为朗读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朱自清曾说 :“朗读对于说话和…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上学又称之为“读书” ,可见书是要读的。尤其是语文创新教学中 ,更是要求学生认真地读书 ,专心地读书 ,大声地读书。在读书中去理解、去品味、去欣赏文章的含义、真谛。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 :“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 ,是欣赏的必经步骤。”看来 ,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朗读的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选择好朗读的材料 ,教会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学会欣赏 ,是我们语文老师无可推卸的责任。一、朗读的归位———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曾有人提议对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测试改为两大块进行。一是指定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 ,根据其朗读效果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 ,即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有感情地朗读是促使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笔者就当前几种指导感情朗读之法 ,谈谈自己的一些新看法。一、“必先理解”新见感情朗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 ,围绕课文中心逐步深入 ,朗读水平才能相应提高。这是众多实践者多年以来的共识 ,也正因为如此 ,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理解”看成了教学一篇篇课文的重要目标。课堂上 ,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来说去 ,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之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传达出来,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使书面语言的语音功能(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势、音色等)解放出来,使语言的特质得到真正体现。把书面语言通过朗读再创造,变得更鲜明、生动、声情并茂,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张志公先生在30年前就不无…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并且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但随着教改的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尝试,朗读教学受到了忽视,甚至可以说不读书,不屑于读书正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时尚”或者说“时髦”,忽略读书,实际上也就忽略了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过程,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古人说: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言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可以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语言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语言教学,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一种口、耳、心并用的训练方式,经常进行朗读训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体味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增强对语言、语义、语体的感受能力,培养起良好的语感。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如何扎实地进行朗读的训练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传培 《广东教育》2009,(6):128-128
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诸先生十分重视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朗读,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