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健 《职业圈》2010,(7):48-49
“体验文化”曾是星巴克最具竞争力的法宝;但当这种法宝经大量复制、工业全球化生产流程过滤后,深绿美人鱼的招牌好像失去了原有的灵魂。金融危机中,霍华德·舒尔茨关闭了美国市场的900多家店,为星巴克的过度扩张踩了个“猛刹”。同时,如何重塑品牌灵魂的思考也摆在了这位传奇创始人面前。  相似文献   

2.
张彦 《职业圈》2007,(17):90
"胡师傅"事件将电视购物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文章根据电视购物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制胜法宝,为电视购物的继续发展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3.
金华 《职业圈》2004,(5):23
大家一定还记得,当年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抓大放小",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创业者出奇制胜的法宝则是"抓小放大,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4.
鼓励合作的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咖啡自1987年西雅图的一家街头小咖啡馆开始,发展到今天遍布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8300家咖啡店,除了它在打造其品牌上的独到策略之外,团队建设便是它维持其品牌质量至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该公司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所在.以商店为单位组成团队,星巴克倡导的是平等快乐工作的团队文化(内部).星巴克对自己的定位是"第三去处",即家与工作场所之间的栖息之地,因此让顾客感到放松舒适、满意快乐是公司的愿景之一.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某个星期二的下午,星巴克门店停业并对其下属的135000名咖啡师进行重新培训,以确保他们精确无误地烹煮出意式浓缩咖啡.这一举动成为星巴克历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也是这次大胆的行动支持企业直到今日,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果断勇敢重新回到了星巴克.  相似文献   

6.
鼓励合作的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咖啡自1987年西雅图的一家街头小咖啡馆开始,发展到今天遍布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8300家咖啡店,除了它在打造其品牌上的独到策略之外,团队建设便是它维持其品牌质量至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该公司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所在.以商店为单位组成团队,星巴克倡导的是平等快乐工作的团队文化(内部).星巴克对自己的定位是"第三去处",即家与工作场所之间的栖息之地,因此让顾客感到放松舒适、满意快乐是公司的愿景之一.  相似文献   

7.
法宝     
弟子快要学成下山的时候,师父给他出了一系列难题。他要让弟子经过九九八十一关的艰难考验。上路前,他给了弟子一个法宝,告诉他:"这个法宝用处特别大,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他可以保佑你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弟子恭敬地谢过师父,然后下山出发了。这个法宝果然名不虚传。多亏了它,他得以安全渡过大河,顺利越过沙漠,他还靠它战胜了严寒,打败了酷暑。用这法宝,弟子顺利渡过了  相似文献   

8.
《职业圈》2006,(9):60-62
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唯一能和星巴克抗衡的当数上岛咖啡连锁店.上岛咖啡,这个历经20年,在台湾诞生却在大陆迅猛发展的著名咖啡品牌,因为一场始自2003年的著作权、商标权纠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上岛商标案被列在<中国消费者报>推选的"2005年度十大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商标侵权(纠纷)案例"中,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称,上岛商标案已被收入美国哈佛大学商战教材.  相似文献   

9.
李光斗 《职业圈》2008,(31):56-57
继2008年7月宣布裁员12000人,关店600家之后,星巴克发布的财务季报显示本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净亏670万美元,股价也遭腰斩,跌破16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10.
继2008年7月宣布裁员12000人,关店600家之后,星巴克发布的财务季报显示本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净亏670万美元,股价也遭腰斩,跌破16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11.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高原 《职业圈》2014,(19):60-61
星巴克,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自1987年正式成立以来,从来不打广告,却在近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其飞速发展的传奇让全球瞩目。星巴克不仅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演绎得淋漓尽致,它背后还隐藏着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两张小圆桌,几把椅子,约两平方大小的柜台——故宫内的星巴克,可算是其在北京最小的店面,但由于身处明清两代皇帝的禁宫内,自它开业以来一直就是舆论和大众关注的焦点。2007年1月,中央电视台英语主播芮成钢向星巴克全球总裁提出将该店搬出故宫的建议。1月15日,芮成钢将经历写成博客文章发表,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今天,许多企业纷纷提出了"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口号,并把它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法宝.那么,如何创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企业呢?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商业世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用语."核心竞争力"不过把"看家法宝"、"杀手锏"、"独门暗器"之类换了一种说法,与"核心竞争力"真实本义已相去甚远.对核心竞争力的误解往往与商业实践中的怵目惊心的错误交织在一起,所以,对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的概念的正本清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国际传播的视角不断下沉,地方涉外新闻报道日益频繁,市县级新闻单位作为重要的基层国际传播主体,不断从广袤的中国大地汲取独具特色的养分,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注入鲜活、生动、各具代表性的地方动能。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签约投资昆山,是一次典型的涉外经济新闻报道。昆山各新闻单位立足地域特点,坚持受众意识,优先关注"看什么、给谁看、谁愿看"的问题。采写团队加强深入沟通,强化共情传播,扎实"喂料"提供专业内容保障,并抓住高光时刻,把准报道尺度,推动形成二次传播高潮。本次新闻策划与采写为新时期市县级新闻单位做好涉外新闻报道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讨"义"与"仁"和"礼"的关系入手,细致分析了孔子之"义"的确切内涵."仁"和"礼"分别从本然和验证的维度规定了"义"的基本内涵."义"在对"仁"与"礼"的承转与兼综过程中得以确立,最终体现为由君子的人生素养自然而然地外化而形成的行为准则."义"是一个实践范畴,却带有鲜明的主体性,体现于其形成方式及其对"仁"和"礼"的权衡与判断作用上.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界很多论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总是高大完美的,现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是西方异质文化冲击的产物,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负面父亲形象.这些文本蕴涵着"审父"以及"丑父"、"诋父"、"渎父"等颇具"现代性"的思想意识,极端者甚至完成了历史性的"弑父"之举.由此可见,"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断裂,"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与变异,"传统"中蕴涵着不可忽视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朋友 《职业圈》2005,(9):33
湘西农家女小华来到省城打工,有了点积蓄后就决定做个小老板.今年"五一"这天,一阵鞭炮响过后,小华的干洗店开业了.都说时下开干洗店是"黄花莱凉了"的行当,农家女小华何以出此下策呢?  相似文献   

20.
姜婷 《职业圈》2012,(29):140-140
一、企业微博发展现状第一,国际现状。在国际上,微博“鼻祖”Twitter已占据半壁江山。Twitter为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专门开设了“品牌频道”。企业可以在该栏目中向用户发送各种新品推荐及打折信息,实现企业品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