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6,(5):63-66
目的:研究客家咸菜发酵过程变化,开发发酵新工艺.方法:从客家咸菜中筛选发酵优势菌株并接种发酵,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接种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平板计数法测定菌含量,结合感官评价考察发酵效果.结果:咸菜样品中分离得到两株发酵优势乳酸菌X_1、X_2,单菌种接种发酵最适接种量为15%,混合发酵最适接种比例X_1+X_2为6%+4%,发酵周期为30d,接种发酵可增加乳酸菌含量,发酵时间比传统发酵缩短25%,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传统发酵,发酵35d时仅为2.6-2.7mg/kg,而传统发酵为4.7mg/kg.结论:客家咸菜发酵新工艺快速安全,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是制作泡菜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影响泡菜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泡菜的口味及亚硝酸盐含量。本课题探究了某种温度下不同的食盐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某一食盐浓度下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发生变化的规律,为泡菜的制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红景天药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对药渣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及组合对红景天药渣降解作用不同.接种单一菌种黑曲霉发酵的有机肥中,腐殖酸含量和全氮含量最高.接种白腐真菌的有机肥全磷的含量最高.综合来看,黑曲霉可作为发酵红景天药渣生产有机肥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东北有着腌渍酸菜的历史,但在家庭腌渍酸菜的过程中经常会闻到一种难闻的酸臭气味,污染环境。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人工接种优良的乳酸菌,抑制白菜上的有害微生物,与自然发酵菜进行对比试验,探索出人工接种乳酸菌快速发酵酸菜的新方法,提高酸菜质量,保障人类健康,使酸菜这一季节性蔬菜能四季生产,全年供应,为工厂化生产酸菜奠定基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更高品质的猕猴桃酵素饮品,以猕猴桃为主原料,红糖为辅料,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进行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对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为影响猕猴桃酵素品质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5 d,发酵温度为30℃,菌种接种量为4%.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酵素糖度为4°Brix,酒精度为0. 25%vol(20℃),感官得分93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萝卜在腌渍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不同腌渍(食盐浓度、温度)、不同配料(大蒜、维生素C、醋酸)条件下,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萝卜腌渍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萝卜腌渍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个明显高峰期.在同一温度下,盐度越低,亚硝酸盐峰出峰越早,峰值越高;盐度越高,亚硝酸盐峰出峰越晚,峰值越低.温度越高,亚硝酸盐峰值越高,三种温度下萝l、中亚硝酸盐含量关系是:20℃〉10℃〉4℃.加入大蒜、维生素C和醋酸的萝卜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高峰低于无添加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峰值,且高峰出现时间晚于未添加的空白对照组l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酶法降解玉米芯的最佳工艺和酵母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玉米芯进行酶解,采用酵母菌对酶解液进行发酵.结果:酶解条件:纤维素酶0.6mL,pH值为5~6,温度40℃,Tween-80添加量为1%,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0.5%,酶解48h后还原糖浓度达到最大值;发酵条件:活化后酵母菌的接种量40mL,发酵温度30℃,发酵36h后,乙醇产量的最高.结论:在较佳的酶解和较佳的发酵条件下,可显著提高酶解率和发酵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具有食品安全性的亚硝酸盐去除方法,研究了深红酵母降解亚硝酸盐的工艺条件。通过摇瓶培养24h的实验,确定了降解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4.0,转速200r/min,接种量10%。在最佳条件下,亚硝酸盐降解率可达98.51%。  相似文献   

9.
1关于泡菜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蔬菜在一定浓度的食盐中,借助于天然附着在其表面的微生物或人工接种的乳酸菌等,利用蔬菜中的可发酵糖类等营养物质发酵产酸,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共同抑制泡菜中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另外还伴随着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等一系列生化  相似文献   

10.
以芹菜、黄瓜、萝卜和青菜(上海青)为原料,在15℃、20℃、25℃和30℃共4个温度和3个食盐浓度下,研究温度、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温度和食盐浓度越高,NaNO2含量的峰值越低、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11.
用SL选择性培养基从青贮饲草中分离出10株乳酸菌,并从革兰氏染色特性、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明串株菌2株、片球菌2株、植物乳杆菌3株、发酵乳杆菌3株。按不同菌株搭配制成发酵剂。经发酵剂处理的秸秆喂牛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生理生化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从活性污泥中获得30多株纯化菌株,筛选获得2株高效絮凝菌株,利用发酵培养液对其进行絮凝实验并进行菌种鉴定。两株菌的絮凝率均在85%左右,两株菌的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N5)和变绿链霉菌(G15)。  相似文献   

13.
郑虹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5):114-119
用刚果红染色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高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CMC-Z,经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等试验对CMC-Z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碳源、氮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可溶性淀粉1%、明胶2%;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5%,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100 m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 h.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菌株CMC-Z纤维素酶产生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可溶性淀粉浓度〉初始pH〉装量〉明胶浓度〉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经优化后,其酶活可达到38.37 u.mL-1.  相似文献   

14.
利用豆渣代料固体发酵灵芝菌丝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势与菌丝培养温度、培养料/糖比密切相关,培养温度在28℃,料/糖比为100:2,菌丝生长势最强;以单位重量菌丝粉含三萜化合物量为目标函数,利用豆渣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则为料/糖比为100:2;培养温度为24℃;培养时间为菌丝满瓶后12d.每g菌丝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达2.44mg.灵芝菌丝特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间接反映菌丝粉中纯菌丝含量及灵芝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常规划线分离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洗煤废水有较好絮凝效果的絮凝剂产生菌B4;运用单因素法考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NaCL、AlCl3等无机盐、温度、pH值对B4产生的絮凝剂絮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4产生最佳絮凝效果的培养条件是:葡萄糖浓度1g/L、T=36℃、pH=7.5,并且Mg2+可显著促进絮凝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木霉菌的许多种属都能够产生脂类物质,并且已经被用来研究脂类物质的生产.本研究主要探索光照和肌醇对木霉生物量积累和油脂量积累的作用.结果表明:与遮光处理组相比,正常光照培养条件更易于菌株成熟孢子的形成,并且正常光照培养也利于菌株L1生物量和油脂量的积累;肌醇的添加会促进菌株生物量的积累,但是对菌株L1油脂量的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菌株L2,相比无肌醇添加组,肌醇的添加在一定的培养时间上有利于油脂的形成.同时发现光照和肌醇能够影响木霉的脂类构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yngii)降解啤酒糟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啤酒糟、玉米芯与麸皮的不同组分、氮源、pH值、培养时间、转速、装瓶量等对产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3%啤酒糟、1%麸皮和1%玉米芯,氮源为0.5%酵母膏,pH值为5,培养时间为8d,转速为160 r/m in,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100 mL/250mL时,酶活力最高。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在pH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但粗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升至60℃时酶活力损失6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nosum)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虎掌菌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是2.5%可溶性淀粉,0.25%的牛肉膏,摇瓶转速12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0%(V/V),最佳发酵时间是6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发酵条件: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实验研究表明,以尿素作为氮源,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C:N比为1:3,在初始pH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v/v),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木霉L-7利用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的固态发酵;探讨了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的比例、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通气量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54.0g,玉米秸秆粉27.0g,麸皮19.0g,葡萄糖1.0g,硫酸铵1.0g,磷酸二氢钾0.1g,培养基含水量为1∶3;最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天,通气量为60g/1000mL。在以上条件下,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