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凌宇  石翔 《视听界》2007,(5):83-83
上个世纪,广播文学一度辉煌。曾几何时,文学衰落了,与文学休戚相关的广播文学也受到影响。现在充斥频率的是各种流行音乐、娱乐节目,广播文学已经退为少数广播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  相似文献   

2.
文学凝聚着时代的精华,广播文学节目源于文学作品,但要经过广播手法的加工及主持人的二度创作,它理应高于原作。把书面文学作品升华为广播体文学作品,就必须在内容上深挖原作的底蕴、内涵,在形式上满足听觉艺术的要求,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笔者在广播文学专题节目的创作实践当中收获了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谨以此文与各位广播文学节目的创作者交流、探讨。一、文学节目的基本功能审美是文学节目的基本功能。文学审美是指听众在欣赏文学节目过程中享受到的愉悦感受。这种愉悦是怎么产  相似文献   

3.
文学广播是文艺广播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和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们的欢迎。它关注最新文学动态,接触各种文学流派,介绍中外名人佳作,赏析古典诗词歌赋,容纳新人新作,其优美的文字,翔实的文史知识加上和谐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也决定了文学广播必定是高品味的广播节目。文学广播陶冶人们的情操,不但培养了一批文学广播的忠实听众,为推动党的文艺广播事业出了一份力,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因为它发现、培养、扶持文坛新人,为他们提供了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学园地。文学广播节目是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媒体扫描     
广播发展的新空间 1.文学频率。文学频率就是以播出小说、故事、散文、广播剧等文学作品为主的广播频率。文学频率符合广播低投入、高产出、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文学作品的演播的制作成本低、所需人员少,充分发挥语言本身的魅力,是专属广播的无竞争空间。同时,随着广播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文学节目易于制播分离,易于买进卖出,可以成为广播市场化运作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周波 《声屏世界》2002,(5):37-38
眼下,文学广播是广播各类体裁当中声音最弱、最寂寞的一种。做了多年的文学广播编辑,爱之弥深,实不忍看她日渐湮没,这种心情,也许可用“深情在睫,孤意在眉”来形容。广播这块蛋糕要做大做美,新闻、专题、文艺等各块应按合理的比重同步发展,哪一块发展滞缓都会影响“蛋糕”的整体美。文学广播是文艺广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有特定的,为数并不少的听众,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一个频率的节目品味。所以,不应视她为广播这块大蛋糕上一朵可有可无的“奶油花”,探讨她的当代性还是有现实意义和必要的。文学广播的现状如何呢?文学广播…  相似文献   

6.
广播文学名栏目作为文学存在的一种载体,曾经拥有广大的听众群。2011年起至今,淮北市广播电视台《星空夜曲》文学栏目曾连续两届获得安徽省广播电视奖广播文艺名栏目奖,笔者作为该栏目的编辑和监制,结合当今日益变化的受众环境,对于地市级电台如何办好广播文学名栏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故事化手法在广播文学节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哲军 《东南传播》2012,(7):167-169
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广播界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广播文学节目要不断创新,而在广播文学节目运用故事化手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手法。广播文学节目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时,要在题材选择上寻找节目的故事点,在内容设置上挖掘节目的故事性,在创作手法上追求叙述的故事化,但也要注意保持节目的文学特质,切忌庸俗化。  相似文献   

8.
文学节目在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作为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学编辑的综合素养与文学节目的质量和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紧密相连.新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的节目,对传统媒体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台的文学编辑需要推陈出新,及时转型,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广播电视台发展贡献力量.本文着重论述了广播电视台文学...  相似文献   

9.
文学节目比起音乐、戏曲等门类的节目,更适合用广播表现。广播中的音乐戏曲等节目在同类电视节目的冲击下,相对趋于弱势。而文学节目却不然,在广播中它有比电视更佳的表现效果。广播中的文学节目没有图像,人们凭着声音去欣赏,更有味道。因而说广播是很适合播出文学作品的,也可以说,文学作品最适合在广播中播出。进而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在现阶段广播节目中增强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文学节目一直在广播文艺体系和听众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传播文学常识、普及大众文化、丰富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决定一件商品是否畅销归根结底还是看它的质量高低,文学节目也是一样。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把文学节目搞好,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汤寒枫 《东南传播》2016,(9):102-104
广播文学专题作为一种意境优美、制作精致的传统广播文艺节目样式,与广大听众风雨相伴几十年。新语境下城市电台如何运用地域资源、彰显城市性格去创作此类节目,使之进一步增强引导力、感染力,与新兴的广播文艺样式一起诗意相和,共同服务于城市发展是我们广播工作者应该用心去考虑的。本文结合一次编播实践,从选题、编创、播音三个角度略述城市台如何提升广播文学专题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量一的视听同步化媒介冲击着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广播文学节目无法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收益和刺激受众的视觉,已经退守为广播媒体的一种似乎有些勉为其难的责任和自觉行为,退守为少数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如何提升广播文学节目的质量,重新回归广播收听的主流市场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步入新世纪,广播文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分层化,以及信息选择的多元化,广播文艺要找到我所特有、别人所无的施展空间,创新是惟一的出路,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有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下面结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文学节目《桃之夭夭》进行具体阐述。2003年,宁波电台创作的原创广播文学节目《桃之夭夭》播出后,赢得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许多听众反映本作品有新奇感,听觉很美,有震撼力。之后该作品荣获了2003年度中广协会文艺专家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曲艺、文学、戏曲、广播剧等广播文艺录音资料的生产数量迅速增长,载体形式多样,开盘磁带、盒式带、立体声磁带、激光唱片、视屏唱片等多种文艺录音资料的库存量迅速上升(一个省级电台一般均有三、四万盘)。面对广播文艺录音资料迅速增加的情况,我们的著录、编排、检索等环节仍然处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落后状态,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可以使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量的视听同步化媒介冲击着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广播文学节目无法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收益和刺激受众的视觉,已经退守为广播媒体的一种似乎有些勉为其难的责任和自觉行为,退守为少数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如何提升广播文学节目的质量,重新回归广播收听的主流市场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学节目是广播文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娱乐性节目缤纷竞放的形势下,开办一档广播文学节目就犹如发现一片天空、开辟一块净土;健康向上的内容、高雅的格调,一定会发挥其引领作用,从而吸引一定数量的文学爱好者成为听众。本文将就文学广播节目的现状、发展以及如何办好文学广播节目做如下的探讨与畅想。  相似文献   

17.
朱骏 《视听界》2005,(6):54-55
文学专题是广播文学节目中传统而核心的一种体裁,向来受到听众的喜爱。其中,音响的运用是一档广播文学专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广播录音散文是常见的广播表现手法,它的广播特点浓郁,音响丰富,能在数秒内抓住听众。本文以两件获奖节目为例,阐释广播录音散文的真实之美、音响之美、音乐之美、文学之美和地域之美。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大潮的冲荡,使一向比较稚嫩脆弱的广播文学,似乎有点“难禁风雨花自落”了。而处在时代发展中的广大听众,对广播文学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其欣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强烈的反差,使我们的广播文学节目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广播文学节目固有的各种优势,使节目内容形成一种“磁场效应”,不断扩大受众面,增强社会效益。对此,笔者的体会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播由录播转向直播,播出机制的转换.带来广播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系列变革。然而,直播广播中的文学之路,却越走越窄。提起直播广播中的文学节目,人们马上反应出的就是’音乐 散文及诗歌”这一模式。在直播文艺节目中,文学节目好象成了一块鸡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