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1: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顶点和面的特征以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拼搭。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索认识长方体棱的特征。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拼搭一个长方体(学具中有三种颜色不同的小棒,每一种颜色的小棒长度一样,还有可连接小棒的接头)。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孙烈坤 《山东教育》2002,(25):55-5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第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片段:在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及长方体的特征后,为了加强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环节。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现在我们分组做一个游戏。请每组的4号同学到前面领回“百宝箱(学生非常好奇的领回“百宝箱)请同学们不要打开“百宝箱的盖子,认真地…  相似文献   

3.
动手操作,是新—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操作,能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能进—步理清思路,澄清认识,获得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时,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参与的操作活动感兴趣,对其充满探究的热情,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此,教师所设计的动手操作一定要源于学生的内部需求和数学学习的真实需要。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盒,并试着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课堂上操作活动明显地多了起来,这是很可贵的。但是,活动的设计往往深度不够,缺乏探索性。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几位教师都上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都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虽然都通过操作得出了长方体的特征,但是,操作活动的深度却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别很大。现简要分析三位教师的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我教学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不但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而且更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以便概括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发现计算方法。注重操作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了长方体的认识,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课后,我把印制的草图(如下图)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制作长方体模型。  相似文献   

6.
教学背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后,安排了"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多面体之一,"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从特征入手、从数学意义上学习立体图形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及相对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更要让学生经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往往特别关注学生的观察与操作,不同设计中呈现出的不同观察与操作活动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不同风格与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学具"这一任务驱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正确区分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学具"的设计、切拼、包装等活动,沟通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对形体的认识,发展他们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以前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和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据此,制订教学目标如下:回.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培养空间观念2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23.…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观察可以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教师的意思是为了让学生得出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于是他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正如老师所料,大声回答说:“3个面!”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生说:“6个面。”老师很快否定了他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最终转化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由平面向立体的发展,是认识上的一次习跃。为了落实“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实物→特征→图形→特征”的课堂结构进行教学,以实践活动力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发展空…  相似文献   

12.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开始接触简单立体几何,并探究其基本特征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环节: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本质属性的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其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新授课上,学生已经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缺乏与具体特征结合的经历,在解决问题时常出现错误,阻碍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基于此,我对"认识长方体"一课教学的巩固练习做了如下设计。教学片断一:认识长方体棱的基本特征师:展开长方体至少要剪开几条棱?(学生猜测4条、8条,并想动手剪开试试看)  相似文献   

16.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其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鉴于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不利于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弊端,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动手操作,逐层深入,以丰富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使学生全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8.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案例1——最初的设计及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活动一:直观感知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体积…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了体积与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通过操作、推理、合作,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课前思考"展开与折叠"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学习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进行相互的转化。这节课通过展开和折叠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该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呢?教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