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番茄太阳"》。(指三名学生读课文)师:课文能读得正确通顺,相信你们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咱们先看课题,文章的题目是一初读课文,感知"番茄太阳"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番茄太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30.《琥珀》片断实录师:默读课文,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生:“……太阳暖暖地照着……”生:“……太阳照得火执……”.,,生:“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师:课文为什么要描写太阳,而且要写出阳光一次比一次强烈?生:如果没有强烈的阳光,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也就不会有松脂球。师:对!强烈的阳光是形成松脂球的必要条件,再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形成松脂球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找出来,填在表格中。(教师出示预先制作的表格。)(学生动手练习。)师: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如果没有……就…  相似文献   

4.
周梅华 《考试周刊》2011,(93):40-41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二、展示预习成果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1.我会读。(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5.
正课文分析《太阳是大家的》这首有趣的儿童诗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描绘成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大家的》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比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简单,意境深远,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7.
[整体感知]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的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请大家伸出手指跟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师:(《识字1》是三组描写秋天景物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读词语之前,谁想提醒大家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  相似文献   

10.
一、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学习,知道了些什么,并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3.了解课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太阳,即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设计理念: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必然会有自己的收获。此处,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倾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当点拨归纳,发挥了主导作用。]二、研读课文,培养能力(—)研读介绍太阳特点的部分。1.刚才同学们已知道太阳的特点:很大、很热,而且离我们很远。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介绍这些特征的语句…  相似文献   

11.
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读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写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里面还包含着一首诗,谁能猜出是哪篇课文呢?生:(兴奋地猜测,抢着说)是《黄鹤楼送别》!师:(高兴地)对了。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板书课题)看来大家对这本书较熟,老师还没教,自己就先看了。  相似文献   

12.
师:《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即将毕业之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了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丽优美。每次读这篇课文,总能勾起我对小学生活深深的回忆。其实,同学们也面临着小学毕业,我想,这篇课文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尽情地感受、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随时圈画深受感动的语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交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真把我当作作者了:  相似文献   

14.
正早晨的阳光斜射在教学楼的墙壁上。"铃——"学校的上课铃声肆无忌惮地响起,此时,九(2)班的同学们个个正襟危坐。接着,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老师进入了同学们的视线,只见他快步走向讲台,打开语文课本,用低沉的男中音说道:"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五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请同学们先读课文,划出段落,注意领会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5.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突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真把我当作作者了:  相似文献   

16.
1.情节式。根据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提纲,大家想像故事发展的整个轮廓,编写一个故事。例如,老师讲述一串情节:小明缺课了,同学们来到小明家,小明的妈妈得了重病,同学们帮助小明,小明又上学了。大家可以此为线索,发挥想像,添技加叶,写一篇内容充实的小故事。2.引申式。根据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老师引导大家展开想像,加以拓展和补充。例如,在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就可用《先生,请买一根火柴吧》、《回来吧,爸爸不打你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作为题目写作了。3.关键词式。老师出示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2课《九色鹿》,是根据古代佛教故事改编的课文。这篇课文出场角色多,对话多,很适合改编成剧本。其实《九色鹿》早已被搬上舞台,也曾被编成动画电影,同学们可以找来看一看,揣摩剧中人物。也有同学演过这部课本剧,欢迎你将剧照发来跟大家分享演剧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一、析题导入1.同学们 ,说起“全神贯注”这个词 ,大家都不陌生 ,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请一位同学说说作者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质疑问难1.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 ,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2 .汇报读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三、转化目标1.课文写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参观他的工作室 ,茨威格参观了吗 ?(没有 )2 .茨威格没有参观罗丹的工作室 ,失望吗 ?(没有 )3.茨威格的感触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9.
《乌鸦喝水》是小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大家熟知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20.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通讯《三个太阳》,哪位同学带着大家把昨天学习的内容回顾一遍?生:昨天我们自主学习了《三个太阳》一课中的生字词,读熟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用小标题结构全篇,通过一位女画家的见闻和感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