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堂是情感共鸣的艺术天地。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彰显语文课堂的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在遵循情感生发、体验、升华的规律,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与方法,即以情开启——教师搭建情感桥梁,学文动情——学生诵读、想象生成情感,表情达意——深化学生情感,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特色,激活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娟 《语文天地》2012,(6):15-16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注重心灵相约、强化朗读和巧设情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灵魂.语文课堂要实施情感教学,首先应该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身心合二为一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李吉林强调:"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有了感情血液的浇灌,语文课堂才会有教与学情感和谐共振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  相似文献   

5.
俞梅芳 《考试周刊》2014,(98):33-33
<正>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陶冶情感、润泽灵魂的美好天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和学生共同构建起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将对语言感知、欣赏、运用的培养渗透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语文学习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情"艺术尤为重要。在语文学习的激情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以下转变。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带领学生走进作家心灵,净化学生心灵。进入初中阶段学习,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为基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看做是一门艺术,把情感呼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才能激发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乐意去学习语文。可见学生情感呼唤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潜心研究,熏陶学生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态,读懂学生的情感需要,艺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无味。"教学就是师入情,生入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从而产生共鸣的过程。丰富的情感是语文课堂活的灵魂,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因。只有经过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杨金玉 《教师》2010,(30):86-86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往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由此可见,“情感”之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犹如其生命与灵魂。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我们的课堂饱含“情感”呢?  相似文献   

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是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情感是文章的魂魄,语文课堂教学有感情跌宕,波澜起伏,学生才会神游其中;有高潮低谷,是非善恶,学生才会感悟人生百态;有幽默调侃,平等交流,学生才会和作者达到共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抓好情感呢?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学当然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语文课不是干巴巴的字词教学,也不是支离破碎的课文分解,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应该色彩纷呈、妙趣横生,学生在语文课堂不仅能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更能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感受心灵的陶冶、情感的共鸣、灵魂的涤荡,进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语文课绝不是政治课,上成干巴巴的说教课,那是语文教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下面就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现代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深入体验文宣的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课堂教学与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有着质的区别,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教育,激发情感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谭庆丰 《语文天地》2013,(18):24-25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抓好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从教材、学生、教师这课堂的三要素入手,三者优化组合,才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一、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激活教材是前提首先,要用语文的自身魅力,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凝聚着心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以想象。一堂没有情感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情感是作者作文的灵魂,是教者教文的灵魂,是学者学文的灵魂。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要实现这种情感的交流.语文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或年轻的心,去感受。去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何永汝 《语文天地》2013,(18):59-60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的过程,是知识的讲授过程,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将学生成功地"带进"课文情境,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情感随着现代科技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与直观性等特点,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标志和教学辅助设备之一。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所具备的音、像、色俱佳的特点,成功激发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7.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征,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散文情感的把握,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从教师应优化对文本情感的表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师生互动平等交流以及发掘散文的情感起源点等方面谈起,以期达到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与文本情感的链接。产生知情并茂、以情优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语文课堂故此离不开情感,诗意的语文课堂更需要诗情涌动。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抓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促成适合学生情感发展的氛围,就能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