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语言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原文提供最大的关联信息,译者则根据语境或认知环境对信息进行推理,选择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为再现原作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译者可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关联翻译理论把关联理论与翻译结合起来认为翻译同样是明示——推理交际。而要做到忠实原交际翻译,对译者来说,必须做到采取和原作者一样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也就是同样的显现设想、互显设想的明示方式,因此提出了明示——推理的翻译交际与推理空间等距原则。该文主要是讨论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在林语堂的作品《中国的智慧》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表达是我们在翻译时必经的过程,而关联理论中的交际明示推理,最佳关联等一些基本概念可以让我们有根据地推理出所要表达出的语言,从而也说明了翻译的过程就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联是人类认知的关键。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在处理翻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特征、最佳关联与语境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耘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126-128
基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框架,Gutt把翻译定义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应准确推测作者原意,推理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给出最佳的关联译文。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0,(42):33-35
翻译是传递信息的跨语言交际,而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同时扮演了读者和交际者两个角色,翻译的过程就是推理和寻找关联的过程。本文作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论述翻译中的关联推理.意在提升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运用关联理论的意识.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做是一个明示一推理过程,把关联性作为交际双方明示和推理的标准.阅读理解作为一个语言交际的阐释活动,也要求读者从原文产生的多种阐释中根据关联原则,通过明示推理手段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9.
关联翻译理论及其对商标词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极强解释力的理论。该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建立在关联理论基础上的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该理论对商标词的翻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虽不是翻译理论,却对翻译活动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指出,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该理论对汉语标语翻译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为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丽婷 《海外英语》2011,(10):216-217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进行合理阐释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基于这一理论,口译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口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或交流双方)的中介,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人类的认知、大脑机能和语境效果,语境在我们理解话语和文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翻译文本需要译者根据动态语境进行推理,动态语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和环境的关联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某种关联,尤其是最佳关联。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译者可以正确地理解原文,然后推理出最合适的语境,将其恰当地翻译成目标语。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交际理论。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创建最佳关联的过程。关联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码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认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这种交际的翻译观和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并不矛盾,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翻译效度和信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公共承担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可以指导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就是关联理论指导下提供和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探讨人物对话的翻译现象,旨在证明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宏杰 《海外英语》2014,(3):145-146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动态的口译行为就是口译人员对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译语进行判断选择,以确保听者可以通过相似的推理过程理解源语信息的交际意图。通过寻找最佳关联,口译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并传递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翻译是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交际过程.译者从原语及其语境假设中进行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译文中明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这是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是源于认知语用学中的一个理论,现在也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它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下意识地遵循关联的原则。本文拟从关联理论中所提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研究口译中双语交际目的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