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两个必然”和“必胜主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必胜主义对资本主义未来趋势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对这两个判断的鉴别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对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路线的确立,与我党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和这一过渡性的长期性,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历史性,认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本质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路线的确立 ,与我党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和这一过渡性的长期性 ,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历史性 ,认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本质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论述;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第三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5.
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核心结构。“一个中心”,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个基本点”,其一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二是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核心结构。“一个中心”,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个基本点”,其一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二是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与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选择得以并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是:电气生产力及其发展.但它只是资本主义时代发生阶段性和局部质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而不是使这个历史时代发生整体性质变的基础.只有依据“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来考察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垄断资本主义,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成型的基本历史。掌握、理解这一发展线索,对学好复杂的世界近代史是大有裨益的。本人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根据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组织”三个阶段。实践证明,这种分期对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表面上与“两个必然”渐行渐远,实际上加快了“两个必然”的进程。科技革命、资本扩张和自我调节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新证明,是“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表现形式”的新体现,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新方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反资本主义”而与社会主义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全面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坚信“两个必然”理论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2.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收录了列宁有关资本主义问题的论著19篇,并附有《重要论述摘编》一篇。书中包括《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大难临头,出路何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危机的教训》等重要篇章。论述的有关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理论分析、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民主、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教训、土地问题和地租理论、帝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得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理论工作者必须开拓视野,以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是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关键。本文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深化了对“两个必然”客观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眼里,很长一段时间被看成是“万恶之源”,姓“资”姓“社”问题又曾经是前些年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个解不开的结,并且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敏感话题。然而,历史已经说明,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不正确观点,造成了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失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潮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条件。现在,“十五大”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这个回答正是总结了我党历史上关于这一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结果。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主要是:“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和资产阶段的特点,党正确处理同私人资本主义关系的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客观、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指出“两个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坚强信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世界各国历史过程之后,曾经提出某些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成功地解决了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总结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提出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问题,从而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变成了指导落后国家进行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韩国军 《新高考》2010,(7):74-75
许多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结果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我们学会抓住它们的“要害”,再加以灵活应变,便能巧妙地解决问题。下面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观是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世界理性“,人的利益和热情是推动世界历史进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交往及其互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资本则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