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淦源 《收藏界》2010,(6):59-61
(接上期)三、元青花牡丹纹的艺术特征及品位元青花牡丹纹具有一般元青花装饰纹样的基本特征,但牡丹花的自然姿质及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又使牡丹纹在青花纹样中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元青花牡丹纹是由多名工匠手绘的,工匠彩绘技能的高低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9):136
我中心7月在《收藏》《收藏界》发表《专家鉴定需严谨》的文章以后,全国各地乃至外籍华人中的元青花爱好者来电询问: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真有疑问吗?元青花鬼谷下山罐自从2005年拍出之后,一直是雾里看花。为什么排在我国拍卖行前位的嘉德、保利不上拍元青花,而一  相似文献   

3.
曹淦源 《收藏界》2012,(8):45-49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特征,所以,拙文《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载《收藏界》2011年第11、12期)未予分析。本文试从弘治时期陶瓷文化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传承关系着手,  相似文献   

4.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2):46-52
"鱼藻纹"是中国古陶瓷上常见的装饰纹样。景德镇元青花以鱼与莲花、水草等为题材,彩绘方面吸收了绘画性艺术手法,不同于其他鱼藻纹样类的装饰,故名为"鱼藻图"。目前所见的元青花"鱼藻图"仅装饰于两种器物上,形成一定的程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过,对比研究存世的30多件元青花器物的"鱼藻图",它们的艺术水平也有高低之别,精粗之分。本文就这些相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9):177-177
“御窑千秋”九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6,(3)
正北京翰海2015年秋拍中,14个专场2500余件拍品拍出7.2亿元总成交额,成交率70%。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明永乐铁鎏金龙纹钺刀以6670万元成交。A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是本季为翰海提供最大支撑的部分,共斩获约2.54亿元。瓷器部分,一件元青花龙凤花卉纹兽耳罐以1897.5万元成交。此兽耳罐为元青花大罐的三大经典造型之一,器身所饰凤穿牡丹纹十分少见。另一件清乾隆斗彩缠枝花卉蝠纹盖罐,为乾隆斗彩官窑代表作,所绘枝叶缠枝方式略带西洋风格,最终以  相似文献   

7.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10):191-191
“御窑千秋”九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还都是曾经的帝王至爱,工艺之全、器型之全、装饰手法之全跨越了景德镇千年官窑历史!  相似文献   

8.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11):182-182
“御窑千秋”9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还都是曾经的帝王至爱,工艺之全、器型之全、装饰手法之全跨越了景德镇千年官窑历史!  相似文献   

9.
李熊熊 《收藏界》2013,(5):65-67
明代青花瓷器上的纹样,许多是有特定寓意的。但年代久远,这些寓意未必能为今人所知。本文试解其中一种存世量较大的花卉纹样。这种花卉纹很特别:主体是一高一矮两朵盛开的鲜花,生长在从地面出来的一根花茎上;鲜花的花形并不固定,有的像菊花,有的如牡丹,有的则像  相似文献   

10.
顾思  中健 《收藏》2010,(7):186-187
【藏品介绍】 为隆重迎接中国第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在景德镇市文物局、中国官窑研究会组织下,以黄云鹏大师为首,张浦生、叶宏明等十余位古陶瓷专家倾心研制,“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珍品大全·御窑千秋”九件国宝瓷: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于201O年6月12日复烧点火.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13,(7):136-136
元青花的基本特征:胎质、胎体、釉色、画风等基本相同,但出水元青花具备了其他出土和传世元青花所不具有的特征——“流动纹”。由于瓷器在深水中浸泡的时间长达七百多年,釉面的分子结构就逐渐产生了变化,形成了大量而密集的气泡,而这些气泡逐渐放大后就会破灭,气泡大量破灭的地方就会导致釉体出现疏松,加快了釉分子的迁移和流失,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4,(19):172
这是一尊别具特色的青花梅瓶,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瓶身中部4条白龙凸起,衬以青花海水、火焰纹,瓶肩和下腹部各绘青花云头纹,内画凤穿牡丹纹。八边形的瓶身上绘着4条白龙,在以青花绘成的海水与火焰中升腾而起。繁缛的花纹与龙身留白的简洁使主体纹饰更加突出,体现了元代青花瓷器所特有的表现方式。瓶肩部的云肩纹内绘着象征富贵与吉祥的凤穿牡丹和麒麟穿牡丹的图样。近足处的如意云头纹里也画满了牡丹花叶。  相似文献   

13.
张小丽 《收藏》2016,(5):54-65
正导语:张达夫墓为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纪年墓,出土的元青花人物纹(?)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元青花纪年资料,这件宝贵资料对元青花瓷的年代和装饰题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11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配合曲江风景线建设工程时,在发掘清理的17座古代墓葬中有两座元墓,分别编号为2011QJFJXM5、2011QJFJXM6,东西并列,间距约5米。两墓均保存完好,出土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13,(1):5
文物鉴定不改革带来的法律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曾在《收藏界》2011年第7、9、11期以及2012年第1、3期发表"寻宝栏目"(2011年5月)走进深圳,评选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的文章。该大罐在栏目上评选为深圳民间国宝,价值三千万元,后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出三千三百万元的高价。通过这一媒体宣传,充分说明CCTV-1在全国观众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但我们媒体上的专家们是否真正达到与CCTV-1对等的鉴定水平,我看有的就得打个问号了,要知道专家也必定是人,只要是人就没有不出错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韩涧明 《收藏》2014,(1):147-147
2013年11月6日,伦敦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开槌,435件拍品共拍得1448.66万英镑。其中,拍前较受关注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估价为15万~20万英镑,最终未能成交。明15世纪初鎏金铜绿度母坐像,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后刻款,曾于纽约苏富比1986年4月7日上拍,本次估价为10万~15万英镑,最终以66.25万英镑成交。清乾隆青花水波云龙纹螭耳扁壶,为英国私人收藏,估价20万~30万英镑,最终以77.05万英镑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10,(9):18-18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 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元。云南的建水、玉溪等地也出产元青花。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要还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成熟、有价值、人们看好的元青花。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3):18-18
常见的莲瓣、缠枝莲、卷草等图案。它和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罐的画面的构图形式和笔意完全一致,像一人所绘,是元末青花中的稀世珍宝。此件作品和青花“鬼谷子下山”纹罐一样,由张浦生先生监制,由黄云鹏先生精仿。  相似文献   

18.
石雨 《收藏》2008,(10):38-39
近两年,以济南、上海、景德镇和高安相继召开四次元青花研讨会为标志,社会上对元青花的收藏和研究持续升温,这是一件好事。但笔者感到“元青花热”中存在一定的偏颇、偏激甚至茫然、盲目的成分。相当一部分藏家和专家,或缺乏深入研究,或带有门户之见,或夹带自身利益,各自观点尖锐对立,有的还呛出浓烈的火药味,更多的收藏者只能隔岸观火,既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一时间,民间究竟有没有元青花?元青花到底好在哪儿?元青花该如何鉴定等基本问题,似乎都成了莫衷一是的“悬案”。常识和辩证法都告诉我们,说民间不存在元青花,这肯定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但多数否定者恐怕也不会绝对到这个程度,他们更想强调的是,民间元青花极少或很少。因此,对民间有无元青花的讨论,最好限定在“很少”或有“一定存世量”的判断上。  相似文献   

19.
马琳 《收藏》2021,(3):56-71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各种造型的纹样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意息相关,一直随社会文明的演进而发展。而卢彩为借胎上彩,由釉彩表达的图案纹样可以说是广彩的灵魂。在《中国纹样词典》中,“纹样”,为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纹”酒“文”,所以中国古代又称之为“文章”,现在俗称“花样”或者“花纹”。  相似文献   

20.
刘静  曹建文 《收藏》2007,(1):52-54
从目前国内民间陶瓷收藏看,元青花的收藏一直是最热门的,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最多的。民间是否有元青花我们认为是用不着去争论的,问题在于谁的是真元青花?谁的是假元青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