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倩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61-16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英语语言的模糊性在广告中的运用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广告设计,翻译人员要充分利用语义模糊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人们也要增强对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意识,以防止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本文通过对广告英语语言模糊性语用功能的介绍,对最大程度上发挥广告这一媒介作用以及提醒顾客防止假冒产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丰富的语义内涵和灵活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相反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英汉翻译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模糊语义,因此翻译时须考虑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通过分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和语用价值,提出模糊性语言的翻译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英语语言的模糊性,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指导翻译实践,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英语语言的模糊性在广告中的运用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广告设计,翻译人员要充分利用语义模糊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人们也要增强对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意识,以防止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本文通过对广告英语语言模糊性语用功能的介绍,对最大程度上发挥广告这一媒介作用以及提醒顾客防止假冒产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义同形现象存在于英语的词汇、词组及句子各个平面,是有规律的语义运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同形具有丰富的语用特点,能在共时与历时的语言层面进行自我调节,把语言表达的明晰性和模糊性对立统一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不仅不会造成交际混乱,反而体现了英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李婷婷 《考试周刊》2008,(19):213-214
本文先论述了作为人类自然语言客观属性的模糊性,及其在语义上的突出体现--语义模糊性,然后进一步讨论了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语义.本文的中心是讨论模糊语义在作为法律语言一部分的讯问语言中的存在情况,及其所能起到的四种主要功用:造成错觉、促其交待、深挖余罪:减少刺激、缓解时立;鼓励招供、防止诱供;挫败反审讯伎俩、保护我方.警察讯问中,对模糊语义的合理利用是尽快实现侦查破案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义本身的复杂性和叠加性导致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导致了文学作品和翻译的模糊性.本文通过描述英语文学中关学的模糊性特征,试图探讨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模糊性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主要有翻译风格的模糊性和翻译标准的模糊性、文学情感的模糊性三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释了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讨论了语义中哪些词有模糊性,以及我们平时应如何对待和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模糊词和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客观存在的属性。近年来.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探讨。但模糊性究竞指什么,不同学者之间还存在着分歧。本文从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出发.通过语义场的分类及语义场的对比.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展示语义场理论的价值.论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9.
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由于客观世界包罗万象,而表达概念的语言则相对滞后,所以人们表达的语义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它是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们正常交际对这种模糊性的需求在语言中的反映,模糊语言学的诞生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数字,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已失去其精确的指称意义,向模糊语义转化.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数字语义模糊性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数字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言不但具有准确真实的特点,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本文从认知语义范畴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言存在的模糊性,并通过语义范畴理论对广告语言中的模糊词进行了分类。语言研究者和消费者应理性地看待广告中存在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方法探讨立法英语的语义模糊性。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英文版)为研究对象,对立法英语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语义模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语义模糊广泛存在于各种词类中,立法英语无法避免其语义模糊性。最后本文探析了立法英语中模糊语义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本首先讨论语义的性质和来源,提出语义“功能说”即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或作用,指出语义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语言世界,但其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而讨论语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关系。指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的联系都是间接的,与语言世界的联系则是直接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语义形成的社会性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都是语义模糊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模糊不仅存在于英语的词汇、语义、修辞里,而且也存在于英语的某些句法结构里。本文试图对模糊在句法结构的映现和英语某些句法结构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词准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英语也使用了模糊词语。其中,由边缘词语与带感情色彩的词语造成的法律英语语义模糊性较多。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的自然语言当中,模糊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属性之一。模糊语义在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频率也较高,在特定语境下,模糊语是重要的交际策略。本文基于模糊理论对模糊语的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新闻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在语言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语义的模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而范畴本身具有不同形式的模糊性.因此本文就范畴的模糊性来探讨模糊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到语义模糊性,大多数人就会有排斥的感觉,因为语义会因此产生很多麻烦,但是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上又依赖于这种语义的模糊表达的特定含义.语义模糊性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则体现在日常语言能够更好交流,文学语言加深对其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英语新闻中的模糊性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并且广泛存在于各种文体语言中.在对英语新闻报道中模糊词存在根源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英语报刊实例和报刊英语文体特点,总结出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现象具有三大作用: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增强新闻报道可信度以及促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对余富斌从虚实论角度对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研究,提出在英语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英汉翻译应该采取模糊对模糊.精确对模糊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词语的意义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本文试从模糊语义的定义,表现,特点及模糊语义和语境的关系等各方面对语义的模糊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双关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本文就英语双关语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句法双关的模糊意义进行探讨,并论述了它们的模糊修辞所赋予并传达出的含蓄美、形象美和风趣情感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