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阳离子掺杂方法制备了Mg:Er:Yb:LiNbO3晶体,获得了光折变效率高和不影响其它性能的激光晶体.为了探究铌酸锂晶体的微观结构对光学性质的影响,测量了Mg:Er:Yb:LiNbO3晶体的折射率和晶格常数.分析了晶格常数变化的因素和寻常光折射率、非常光折射率变化的因素,这两种性质与Er3 /Yb3 成分的关系不是完全单调变化的,在晶体中,Er3 /Yb3 浓度在1.1—1.2mol%范围内时观察到异常变化.给出了铌酸锂晶体结构对折射率影响的关系,Er3 /Yb3 掺杂LiNbO3晶体的两个主折射率随晶格畸变ca增大而增大.Er3 /Yb3 双掺杂对折射率和晶格常数的变化行为可以用稀土离子浓度影响锂空位浓度和稀土离子在晶体内的位置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GGA-PW91方法计算了未掺杂时Al_2O_3晶体和不同电场下Al_2O_3晶体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并计算了Sc掺杂Al_2O_3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未掺杂时Al_2O_3晶体能隙值为6.639 6 eV;随着Z轴方向的外电场增大,Al_2O_3晶体能隙值逐渐变小;O 2s态和2p态的态密度跨度变大,并向低能带偏移;Al原子的3s、3p态的态密度低能带跨度变大,高能带向费米面偏移;Sc掺杂Al_2O_3晶体后能隙值变小,在高能区产生了新的能带并向费米面偏移.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文章计算了N吸附于锐钛矿2TiO 晶体表面和掺杂于2TiO (001)的表面及次表面后晶体结构的变化及形成能,并讨论了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的变化。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 N最佳掺杂位为2TiO (001)表面空穴位,且掺杂后在2TiO 表面形成新的成键结构。通过对能带的观测可以发现由于N的掺杂使得2TiO 出现明显的半金属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Fe吸附于锐钛矿TiO2(001)面、替位掺杂表面Ti位,以及在横向晶隙和纵向晶隙内部掺杂的晶体结构变化及形成能,讨论了对应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的变化。为与表面氧空位进行对比,计算了氧空位存在条件下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Fe在吸附于晶体表面并向体内迁移时,倾向于掺杂在晶体表面晶隙位置。通过对电子结构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Fe在晶体表面晶隙掺杂较表面氧空位掺杂更有利于TiO2光催化氧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Fe吸附于锐钛矿TiO2(001)面、替位掺杂表面Ti位,以及在横向晶隙和纵向晶隙内部掺杂的晶体结构变化及形成能,讨论了对应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的变化。为与表面氧空位进行对比,计算了氧空位存在条件下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Fe在吸附于晶体表面并向体内迁移时,倾向于掺杂在晶体表面晶隙位置。通过对电子结构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Fe在晶体表面晶隙掺杂较表面氧空位掺杂更有利于TiO2光催化氧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980 nm红外激光器分别激发通过水热法制备的LaF3以及水热烧结法合成的LaOF掺杂Tm3+和Yb3+离子的纳米晶体,获得了较强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对比两种基质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情况,发现以LaOF作为掺杂基质时,蓝色上转换荧光发射较强.根据相关光谱学和晶体理论解释了荧光发射的过程及由于基质对称性的变化时引起荧光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Dens ity FunctionalTheory)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 计算研究了纤锌矿结构的A lN 晶体和C 掺杂A lN 晶体的 电子结构, 分析了纤锌矿结构的A lN晶体和C掺杂A lN晶体的能带结构、总体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电荷布居数. 计算结果表明, C 掺杂A lN晶体可以实 现P型电导.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全电子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PLAPW),对金属Na掺杂CuInSe2晶体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从理论上给出了Na掺杂CuInSe2晶体结构参数并对掺杂前后总态密度及分态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Na掺杂对CuInSe2晶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PWP)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对替代式C掺杂β-Si3N4的超晶胞电子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β-Si3N4:C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对C掺杂前后电子结构的异同以及价键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C的掺杂,价带宽度展宽,导带宽度和禁带宽度均变窄;态密度出现了几个新的峰,平均峰值有所减小.通过对比分析光吸收系数发现,相对于β—Si3N4的光吸收系数,β-Si3N4:C的吸收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向长波方向移动,100nm处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约11.8nm.  相似文献   

10.
采用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了完整斜钨矿结构PbWO4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含有氧空位斜钨矿结构PbWO4晶体的电子结构.通过对两者进行对比,发现晶体中的氧空位陷获电子形成EF+心,在禁带中引入一个附加能级,导致在620nm处有一定吸收.提出PbWO4晶体600—800nm吸收带与晶体中的氧空位有关,当晶体中同时含有白钨矿和斜钨矿这两种结构的套构时,由氧空位引起的吸收仍在黄光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金红石结构Sn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在不同的截断能下优化SnO2晶胞得:Ecut取380eV最合适,此时a=b=0.4900nm,c=0.3285nm,Eg=1.258eV.通过分析其复介电函数、反射谱、吸收谱以及损失函数等谱线的峰值,可知这些峰值与电子在价带导带间的跃迁有关.计算的光学特性与能带结构态密度吻合很好,为SnO2在光电领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志平  杜宁  韩哲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60-61,9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Ba2(BO3)2∶Eu2+绿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荧光粉在近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537 nm的带状谱,对应了Eu2+的4f65d1→4f7的特征跃迁发射;监测537 nm的发射峰,得到CaBa2(BO3)2∶Eu2+激发光谱为250~500 nm的宽带谱,能与产生350~410 nm辐射的UVLED管芯很好地匹配。Eu2+掺入量和H3BO3的用量对样品发光强度都有影响,当Eu2+的掺入量达到2%,H3BO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3倍时,样品可达到最佳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本征及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计算发现,本征单层MoSe2和Nb-MoSe2为直接带隙半导体,Fe-MoSe2为间接带隙结构;Fe-MoSe2较本征单层MoSe2导电性大大提高,实现了由半导体向半金属的过渡。由态密度分析得出了本征及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2能量状态主要由Mo 4d,Se 4p轨道电子所贡献的结论,并对各原子掺杂体系轨道电子的能量贡献和掺杂类型做了探讨。此外,还详细分析了费米能级附近的自旋态密度、杂质带、磁性之间的联系。光学性质方面,比较了本征单层MoSe2与各掺杂体系的复介电常数和光吸收系数,在红外光区Fe-MoSe2的吸收系数高于本征单层MoSe2。本征单层MoSe2的光吸收系数为9.69×104 cm-1,是区域最大吸收峰。上述研究表明,通过对单层MoSe2的Nb,Fe掺杂可使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增强,为高活性自旋电子和光电子器件设计和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对Zn2SiO4∶Mn2+的电子结构(能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Zn2SiO4∶Mn2+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2.934 eV;其能态密度主要由Zn-3d,O-2p和Si-3p决定;静态介电函数ε1(0)=2.82;折射率n0=1.75;吸收系数最大峰值为7.37×104cm-1;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Zn2SiO4∶Mn2+材料的介电函数、反射谱、复折射率以及消光系数等光学性质,为Zn2SiO4∶Mn2+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分析了H原子吸附在ZnO(1010)面上的吸附能、态密度和能带结构.结果表明:①单原子吸附时,H在ZnO(1010)面上的吸附(用ZnO(1010)-H表示)只形成OH原子团,没有ZnH出现;面上剩余的Zn悬挂键导致此面显示出很强的金属性.DOS和能带分析显示导带(CB)底的Zn4s电子态向禁带中扩散,价带导带在禁带中出现交叠,呈现明显金属化.②在ZnO(1010)-2H吸附面上,2H分别吸附在O、Zn上,饱和面上的两个悬挂键,DOS和能带分析显示ZnO(1010)-2H吸附面与清洁ZnO(1010)面大致相同,均为绝缘面.③计算结果与以往的实验和理论结论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超软赝势,对镁离子掺杂的钙铝氧化物磷光体(Mg0.5Ca0.5Al2O4)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杂质的引入使材料的带隙降低了0.43 eV,光学吸收范围展宽,吸收强度增大,在低能吸收区出现一个额外吸收峰.对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杂化了的Ca3d轨道与O2p轨道的强相互作用占据着导带底部,镁杂质能级进入导带靠近导带底部是决定掺杂材料光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陆续发射升空,成像仪是主要载荷之一。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等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成像仪特性的研究分析,客观认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水平的差距和不足,为我国风云四号02星成像仪特性优化提供参考。在波段设置方面,欧美日均为16个通道,我国的FY-4A为14个光谱通道;在时空分辨率方面,各国水平相当,略有差异,可见光波段分辨率为0.5~1km,红外波段2~4km,全圆盘观测10~15min;在观测模式方面,FY-4A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MTG的灵活组合成像仪先进行一次全圆盘观测,再进行多次区域观测,不同扫描资料时间间隔不均等。GOES-R的先进基线成像仪和Himawari-8的先进葵花成像仪观测时间采用碎片化设计,即各种扫描模式交叉进行,不同扫描资料时间间隔均等,非常有利于预报员对天气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We report that the ultraviolet (UV) light induced photochromic behavior of layered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 material of (C4H9NH3)2CuCl4, changed from yellow to brown after irradiation with UV light (10 mW/cm^2) and partially recovered through storage in the dark. (C4H9NH3)2CuCl4 exhibited two distinct absorption bands centered at 286 nm (band Ⅰ) and 384 nm (band Ⅱ), which were attributed to the photo-induced exciton formed in 2D inorganic layers sandwiched by organic layers. The blue shift of band Ⅰ from 287 to 269 nm as well as the decrease of the intensity of band Ⅰ and band Ⅱ could be found when samples were irradiated under UV light for different length of time. The simultaneous weakening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N-H...Cl hydrogen bond as well as the vibration of the long Cu-Cl bond in the distorted CuCl6^4- octahedron could be detected from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which resulted the change of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dissymmetric Cl-Cu...Cl bond and the resulting photochromic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