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细胞的贴壁生长机理着眼来研究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细胞相容性材料,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朴结构对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即产生的细胞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引用了 2 5篇文献 ,从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的素疏水性、材料表面的电荷状况 ,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材料表面负载活性因子五个方面全面地论述了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暨从这个部分阐明了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细胞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细胞的贴壁生长机理着眼来研究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细胞相容性材料,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扑结构对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即产生的细胞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已经制备出一种新颖.的肝素结合剂,这是一种可以被生物降解的多乳酸(PLA) 肝素聚合体.作为生物活性制剂的生物组织,如牛的心外膜,由细胞组成的或者无细胞组成的(BP/ABP)间质,是在谷氨醛(GA)交叉连接后用直接复制L 精氨酸(Arg)或肝素(Hep)而进行化学修改而成.PLA 肝素表面显示出亲水性的改善,降低了血浆蛋白质吸收性,减少了血小板的粘连性,提高了和血液的相容性以及与细胞的相容性.由此可建议,PLA 肝素聚合体对于与血液相接触的材料是有用的,特别是可以用于心血管组织的支架材料中.在由化学修改的细胞组成的间质中,经过Arg或Hep处理过的间质,它们的热力学性质和力学性质都要比原始的和经过GA处理的细胞组成间质的性能好.钙化实验中显示:在Arg和Hep处理过的间质上的钙沉积作用要少,细胞增殖的范围要比经过GA处理的材料高.本文结果证明用化学修改的无细胞间质或由细胞组成的间质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在心血管及其组织的工程应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从组织相容性材料设计的角度论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中组织相容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从富勒烯发现以来,科学家被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所吸引。富勒烯C60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催化性能、超导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众多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材料在光学、电学、催化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是替代病变或损伤关节的植入性假体,除了应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外,必须具备足够的抗磨损能力.本文综述了目前使用的不同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以及为提高抗磨损能力而对各种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新方法,提出在人工关节表面加工微纳结构来提高其抗磨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poly(ethyleneglycol)/poly(butylenesterephthalate)(PEG/PBT)已经在最近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之中[1,2,3].现在,在PEG/PBT的基础上合成了两种新型材料,它们是:poly(butylen esterephthalate co 1,4 cyclohexenedimethylenetere phthalate b ethyleneglycolterephthaloyl)(PTCG),和poly(butylenesterephthalate) co poly(butylenessuccinate) b poly(ethyleneglycol)(PTSG).它们具有两种硬片段,这使它们能够比PEG/PBT更好地调整材料的组分以使得它们能够具有更合适的可降解速度和更好的力学性质.还可以使它们能够减少硬片段的容量和长度,同时还不牺牲材料的力学性质,使材料对于人体更为安全.所以,如果这两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律良好,它们将会比PEG/PBT在组织工程中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非织造布(PBTNW)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在烷基糖苷(APG)的引导作用下将壳聚糖(CS)通过共聚接枝修饰到PBTNW的表面.利用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化学分析电子光谱学(ESCA)检测仪、热重(TG)分析仪及扫描电镜(SEM)对修饰前后的PBTNW材料进行表征,发现壳聚糖被成功接枝到PBTNW表面.此外,对修饰前后的PBTNW进行水接触角、溶血率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接枝后的PBTNW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接枝后的PBTNW较接枝前更具优越性,在血液过滤材料及其他的药用领域都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替补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材料与工程科学部一、材料科学前沿基础 问题研究 ·材料界面的结构、物理、化学、力学及界面理论·材料的退化机制与寿命预测·材料设计的基础理论二、传统材料性能优化的 基础研究 ·钢铁材料及高温金属材料强韧化·高品质、长寿命耐火材料关键科学问题·高强水泥与外加剂材料研究·高强韧性与耐蚀混凝土材料·材料表面改性三、材料复合化的基础研究 ·多层复合膜功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及自生复相材料·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形态控制及共混理论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子复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