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易》中的八种卦象之一的坤,是纯阴之卦。夫坤,天下之至顺也(《说卦下》)。坤卦以柔顺为其基本特征。作为《周易》的门户之一,作为乾的对立卦,极阴之卦,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坤阴,道之得生之一也。无坤不成道,无坤不成天地,无坤不化万物,无坤不得四时也。  相似文献   

2.
“观象制器”由《周易·系辞传》提出,历代易学家对此有不同注解。本文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它的意义。一“象”在《周易》中有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一是指物象,即事物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物质实体),如“仰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天成象”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象在《系辞传》中多指天象。而地上之物则以形言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朱熹在注解《系辞》时也说:“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不过,《系辞》虽注重天象。但也不排斥地  相似文献   

3.
《易》以象明义,研究《周易》首先要从易象着手,易象概括来说包括以下二类:一是卦、爻以及其征象,二是物象。历代研究"易象"者甚多,然多综合二"象"言之,该文欲专就卦爻辞所取之象征物的选取及其特点,也就是物象的特点,作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5):27-34
在船山这里,道、象、德三者关系,既是"天乾"之别的具体展现,又可作为"天乾"之别的衍生之义。借由"天乾"之别,我们可以看出船山于天客观性的强调以及对乾人文性的偏重。船山在强调天具有客观自然性的基础上,指出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辅助天道的运行,遵循《易》以明德。同时,由于道与象之间的张力,天乾关系变得丰富,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船山论天乾之别折射出其有意将人与天进行区分,人事和天事不仅有联系还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7、《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坎既为险,又为雨,今不言险雨者,此象不取险难之义也,故不云‘险’也。雨是已下之物,不是须待之义,故不云‘雨’也。不言天上有云,而言‘云上于天’者,若是天上有云,无以见欲雨之义,故云‘云上于天’。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  相似文献   

6.
《归藏》研究史上的两个根本欠缺是从来没意识到"归"与"藏"之异,没意识到八卦与帝的关系。"归"向本原,"藏"在休整。"藏"象在"坤以藏之","归"象应该在帝,帝以归之,《归藏》体系居首的应该是"帝-坤"体。论据:一是《周易·说卦》里"坤以藏之"与"帝"是连文关系;二是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归藏》所谓坤卦的繇辞;三是震卦附带帝象;四是《归藏·郑母经》之"郑(鄭)"古多简写为"奠",《祭统》里代指"帝"(郑州即帝州、中州),"母"象在坤,"郑母"当指示"帝母"、"帝坤"。解释了现有视野里有的旁证资料的难解之谜。《归藏》体现的帝本宇宙观在上古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 坤 (或阴) 与乾 (或阳) 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 《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文对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 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8.
乾、坤两卦号称《周易》之门户,历来研究《周易》的学者,都特别重视乾、坤两卦,尤其是乾卦,被认为是《周易》的总纲.它体现了中国古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及对人生、社会的探索和思考,它教人如何把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策略和应对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  相似文献   

10.
韩愈《南山诗》之“易”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诗>是韩愈诗歌写景状物的代表作,首引后天八卦方位,以写南山位置之重要,又采汉赋之法为诗,诗中叠用五十一个"或"字,"或"句中连引<剥>、<姤>、<离>、<夬>四卦,以显南山雄奇之貌.韩愈本为儒家巨子,对易学熟稔于心,故本文试缕析<南山诗>中所引用到易学之"象",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援用八卦的方位,以凸显终南山地理位置的险要;二,受<说卦传>的影响,铺陈且化用易象而成诗中之物象;三,深悟<易>取象之精髓,<周易>多人心营构之象,故<南山诗>之物象多非实写之象,取其象征之旨;四,体察易学观物取象,参赞天地之神,契取易学日月同功之用,故整首<南山诗>充溢着雄浑的气质,与韩愈此时愈兼济天下的志气相符.  相似文献   

11.
林芬 《中学生英语》2014,(10):12-12
剧情简介: 《生命之书》 讲述了马诺洛的一段历程,这个年轻人在达成家族的期望与听从自己的内心想法之间徘徊,难以抉择。还没来得及选择该走哪条道路,他便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冒险之旅。在此次冒险中他横穿三个荒诞离奇的世界,而在那些地方他必须面对自己最大的恐惧。  相似文献   

12.
艾利之书     
剧情简介 《艾利之书》是一部末世,即“后启示录”式的影片。主演艾利(Denzel Washington饰)武艺高强,他要克服万难,去穿过已成废墟的曾经的美洲大陆。灾难性毁灭的印迹围绕着他,空旷的城市、毁坏的高速公路、烧焦的土地和满地遍布的土匪,他怀揣着一本神秘之书,  相似文献   

13.
"当阿诺和父亲到达校舍,课程已经开始了。"在我的家乡爱沙尼亚,几乎每一个人都铭记着这一行话。它是一本叫做《春天》的书籍的开头第一行。这本书出版于1912年,作者是一名爱沙尼亚作家,名叫奥斯卡·鲁兹(1887-1953)。  相似文献   

14.
15.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academically at risk pop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ide from lower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higher grade retention numbers, and a greater dropout rate than non-foster youth, between 30% to 50%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are placed in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 generally related to either a learning disability or an emotional disturba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n school performance of an education liaison from the school system who worked with social workers to resolve educational barriers to learning and achieving. Advocacy by the education liaison led to positive results in terms of school performance of foster youth.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better addressing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相似文献   

16.
三月初,在北京的三里屯正上演着一场极具文化气息的盛会。我们杂志的主编Scott早就对这个国际文学节倾心已久,在真正揭开它那层华丽的序幕时,我们也有幸目睹了中外文学艺术家们对文学的执着以及追求。热爱书籍.热爱文学的人永远都在不断自我追求和促进的道路上互相勉励。  相似文献   

17.
18.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鼻祖和经典范本,其“中和”精神更是帮助理解《诗经》的重要情感因素。本文从现实主义精神、情感表达的中和化和戒惧敬畏意识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诗经》的“中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诗经》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是周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反映婚恋习俗的诗歌数量最多,最为丰富多彩.婚恋风俗中关于“媒”俗文化的描绘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生经》是西晋时期译经家竺法护的重要译作。但由于其流传年代久远,再加之教徒们对于佛典的整理和校勘不是很认真,因此,《生经》不仅在句读上存在着一些不确之处,其经文文字上也偶有讹误。为使词汇研究更加准确,文章就句读和文字讹误两方面较为仔细地进行了整理和校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