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蔡敏 《教育探索》2002,(1):105-106
“科研兴校”是中小学教育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育研究人员应积极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发挥好“宣传员”、“参谋”和“教师”等角色的作用。对这些角色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研究人员在带动学校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找好定位,明确任务,为“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事业的发展具有“生产力”的作用,也逐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成了很是响亮、时髦的口号。一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领教师参加教育研究,推动“科研兴校”,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学校的涌现,中小学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是急需探讨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研究的主体。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大量的教学教育任务,他们对教育科研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要么手忙脚乱地在教学之外搞“专门研究”,要么将教育科研混同于经验性的问题解决,其结果都没有达到兴教兴校的目的。针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疑问。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关键要解决其定位问题。以下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阵地、任务以及途径四个维度,论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基层学校的共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力。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高涨,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小学要把教育科研放在突出的地位,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但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是摆在我们而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科研属于一种应用性研究,应该摒弃那种以功利为目的的虚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科研”。消除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弊端,应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道德素养,培养各校的科研骨干力量,进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达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与重要性日益被教育界内外有识之士所认同,“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共识,中小学教育科研呈现出范围扩大、力度提升、层次提高的发展态势:在教育实践埘教育科研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下,自治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教育的宏大使命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教师应是一个教育研究者。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使然,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与建构的必然选择。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已走入了中小学校,走近了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育科研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观。在此大背景下,走“科研之路”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自觉主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 ,“科研兴校”已成为全国中小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家逐渐认识到 :“科研兴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动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 ,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是培养青年教师尤其培养名教师的重要途径 ,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基础。然而 ,在我区的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的现象 ,没有将搞教育科研作为自觉行动 ,没有把“科研兴校”战略落到实处。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一 )“科研兴校”有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教师和校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一场将触及人才培养目标、思想观念、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教育变革需要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群体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科研普及和深化的结果。群体科研的兴起,使教育科研走出“象牙之塔”,成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改革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从启蒙者的呐喊变为群众的实践活动,使“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从战略选择变为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喜有忧,喜的是研究活动由冷变热、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在“科研先导”、“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的口号声中 ,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教科研热潮 ,打破了长期以来教育界沉闷、僵化的局面 ,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然而高涨的热情却替代不了理性的实践 ,从各地开展教科研的现状来看 ,笔者认为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诸如教科研认识神秘化、教科研水平低层次化、教科研实践简单化和教科研活动教研化。对此 ,我们应有所分析与反思 ,促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神秘化 :教科研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 ,广大中小学教师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认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中小学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已成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人们认识到:只有“校兴科研”,才能达到“科研兴校”.使学校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沿着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前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科研工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教育的新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为此,中小学校长必须成为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校长,才能做好本校的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素质,这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实现“科研兴校”,促进教育改革,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育科研对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自身的特点,行动研究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理论指导,科研氛围的形成以及人员合作是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育科研唯文论”、“教育科研也要治‘乱’”、“泡沫科研”、“科研浪费”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怎么了?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找寻问题的答案时发现:课题多了,但是不知有多少回,教师只是帮助专家检验教育实验假设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论文也多了,但是有多少论文,能让我们看到教师的身影,听到教师内心深处的呼唤,感受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辛酸和愉悦。教师,本应是中小学教育科  相似文献   

19.
在场与缺席: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实践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等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育科研唯论”、“教育科研也要治‘乱’”、“泡沫科研”、“科研浪费”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怎么了?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