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是根本,跨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优秀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将外在素质与内在素质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的素质是指未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它有别于一般大学生的素质。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基础素质又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智能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为了培养这些素质,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素质和素质教育,概括了素质及其要素的构成,确定了素质要素测量的基本方法,力求使素质问题量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提高财经院校学生的经济应用写作水平,应从培养学生的经济应用写作素质着手,培养其良好的思维素质、语言素质、学素质和信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经济人才。  相似文献   

5.
哲学意义上的本质涵盖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思维本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在教育学层面上表现为人的素质,即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主体素质。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都不能够 孤立地存在,需要融合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因而人的社会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人的社会素质具有现实性和中介性,它包括公民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基本方面。教育的功能就在提升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并将其消融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完成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过渡,促进人的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锤炼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提出大学生的心灵素质、行为素质和比较素质等概念的基础上,强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该关注比较素质,激励行为素质,追求心灵素质,并指出大学生的心灵素质、行为素质和比较素质主要是通过群体活动锤炼出来的,参与班级活动管理是锤炼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人文素质应该具有它独有的内涵和特征,即人文素质包含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质和创新素质直接影响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素质亟待提高,以适应新世纪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认为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势必要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因而提出,从业教师应具备四种素质:①职业道德素质;②知识素质;③身心素质;④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应体现出新的特点,思想道德素质的是保证,科学意识素质是核心,创新素质是关键,法制,竞争,心理等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素质教育要顺应新形势需要,运用高尖端科技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造就和培养一批为社会所用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以达到四有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师范生的素质状况,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笔对我院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化与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本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浅论教师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结合素质的内涵论述了教师素质及其结构的涵义,阐述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等教师基本素质的七要素,提出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利黎 《时代教育》2007,(9Z):141-141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师德、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就是对所从事科目的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工作能力。中专历史老师的素质已被教师素质囊括在内。但它却有自己突出的特点,笔者作为一名中专历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注重了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地理素质由三部分构成,即地理知识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其地理能力素质是“活学活用”知识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地理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新型教师中的地位与作用和高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分析目前高师教师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认清培养2l世纪创新型人才对高师教师素质的要求,并认识高师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这个十分急迫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提高高师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先要对“素质”这一概念作前提性的澄清。本文提出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分为核心素质与扩展素质,核心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其主要成分是先天形成的;扩展素质是在人的核心素质基础上,通过适应环境、社会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特点。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与主体性是一致的,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的“扩展素质”的发展依赖于主体性的“核心素质”;其二,在“核心素质”内,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人格和体能素质;其三,在“扩展素质”内,要打破工具理性的统治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而音乐教育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通过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为科技进步,发明创造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校教师在新世纪必须具备的三种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其人格素质是指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是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的总和;其理论素质指向教师的学识和理性思维;其能力素质则着重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教改模式。要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包括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必须使教师具有较高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科学化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