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规则是一个融合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概念,在潜规则作用下,道德价值呈现为二元分化,造成道德的虚伪化,是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矛盾展开的独特形式,引起人们在生存选择和生活意义追求之间的冲突.潜规则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人际架构,这种人际架构是对道德生活的解构,也是另一种建构.潜规则的行动逻辑是时用主义,它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应该正确对待我国目前潜规则泛滥的情况,努力消除潜规则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打破潜规则的运行机制和文化依赖是改善道德生活的必需选择.  相似文献   

2.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力资源整体,代表着未来整个国家的人才素质程度和精神面貌状态,他们必须具备健全的社会意识和理性成熟的人生观念.然而,社会潜规则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普遍,严重危害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文重在阐述了如何看待潜规则,如何解释潜规则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主要原因及对潜规则的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政策执行的诸多非制度因素中,“潜规则”政治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潜规则”政治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潜规则”政治文化的影响以提高政策执行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则,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就职场而言,潜规则暗示了一个企业的潜在文化和行事规则,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愉快地生活,就要愉快地面对潜规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行业"潜规则"在社会各个领域已屡见不鲜,危害无穷.在对行业潜规则的伦理分析中,可以行业潜规则的内涵、特点并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潜规则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产生行业潜规则的原因和消除行业潜规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潜规则一直是一个被讳莫如深的词汇,但却是对温商内部默认游戏规则的极好概括。本文所提的“潜规则”是一种群体内部相对于显规则的隐性知识,从哈耶克的知识现来看,它应当是温商成就经营传奇的关键内在因素。本文采取还原情境的建构研究方法,挖掘在温商思维中关于“信用”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7.
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核心就是在谈学校的管理得用上辩证法的思想去认识、解决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促进一所学校健康发展。“潜规则”管理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是对某些事项的事先约定。一个对“潜规则”文化有认识和研究的校长,他的管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能瞻前顾后、左右逢源,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问的凝聚力,所做的事几乎成了广大教职工认可度最高的事,所说的话成了广大教职工满意率最高的话,和谐成了学校的主旋律。但是,有时,“潜规则”对新校长来说,它往往是一个雷区,操纵时必须居安思危,从容应对,才不会有危险,才不会因内讧降低内耗,从而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校长能否辩证地认识“潜规则”,能否驾御“潜规则”践行管理,反映出一个校长管理能力的高低,这成了衡量一个校长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
潜规则必须破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 ,“潜规则”一词在媒体中频频出现。小巨人姚明在奥运篮球赛场上发怒 ,有人说姚明触犯了体育界的“潜规则”。福建某县委书记投书人民网 ,有人说他违犯了官场的“潜规则”。而新近两件招生风波 ,也有人归咎于触动了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潜规则”。规则者 ,共同体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之明文行为准则也。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 ,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常识 ,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之所以要明文 ,在于它代表着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组织的公正和正义 ,必须用所有成员都能共同理解、共…  相似文献   

9.
报喜瞒忧     
潜规则比规则更重要。一个好班主任一定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秦关 《成才之路》2009,(36):I0032-I0032
只有斩断根根利益链,才能破除“潜规则”。以孩子健康成长的名义,以建设公民社会的名义,为了孩子的人生,也为了国家有一个可期的未来,各级政府部门着实有必要痛下决心。想方设法彻底打碎这“八大”及更多“潜规则”背后的利益链了。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简言之,它就是影响组中每个教师行为的"潜规则"。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当一个教师决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他不仅要考虑学科、内容、目标和自身能力等变量,而且还要受到教研组团队默认的教法的影响——即"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话语的模式与内容乃是社会行为的模式与内容的反映和表征;“潜规则”一词的流行,是以潜规则行为大规模存在为基础的.本文基于实事求是的立场,结合对现实利益的博弈分析与道德哲学的批判视角,深入阐明“潜规则”行为中的合作与背叛、道德与利益的复杂关系,深入探究“潜规则”行为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心理机制,以期为治理潜规则行为奠定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洁 《文教资料》2010,(3):138-139
国内学者目前对于“潜规则”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吴恩的《潜规则》以及“潜规则”在各行业表现的描述及其分析来探讨“潜规则”的定义、根源、危害、根治等问题。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现象描述过于表象化、原因的探讨缺乏深入的道德分析、消解“潜规则”的方式缺乏创新等。因此,有必要借鉴现有所得的同时克服不足。为我们全面地分析找出其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源以及为消解“潜规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潜规则的存在一直是影响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什么是教育潜规则,如何正确看待潜规则的存在,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怎样合理限制与利用教育潜规则等,这些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李卯 《教书育人》2009,(10):76-76
“潜规则”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官场、演艺圈等等都充斥着“潜规则”。在教育领域,越来越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将职称与教研论文挂钩,论文成了评职称的重要依据。许多人开始抱怨,抱怨自己的教学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分身乏术;抱怨生活的压力让自己没办法搞科研。我想,许多老师抱怨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这些,用论文去搏取职称似乎并不是“研究+论文=职称”那么简单的模式。这里面有许多“潜规则”,也许我们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6.
党内潜规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热情。然而对党内潜规则本质的理解却各不相同。通过对当前党内游规则研究现状的归类式分析、学理式思考,我们认为党内潜规则的实质就是正规则的异化。消除党内潜规则既是实现党内和谐定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潜规则探源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潜规则的客观存在一直是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教育潜规则,如何正确看待潜规则的存在,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合理限制与利用教育潜规则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潜规则”是人们为了利益能够更便捷地分配而做出的规则选择。由于潜规则的利益吸引效应、扩散效应、适应效应以及退出和揭破潜规则的成本制约效应,校园“潜规则”在90后中广泛存在并导致了学校某些正式制度功效的弱化甚至失效。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从完善显规则、强化规则敬畏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重视潜规则的积极教育价值等方面,努力实现90后大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官场上有潜规则,职场上同样也有潜规则。职场潜规则有规律可循,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言。这使得这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员工的行动,却又让人触摸不着,琢磨不透。职场新人被潜规则所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被哪股“潜规则”所伤。因此,好好解读一下职场老人们的职场潜规则,来学习、认识这些隐蔽的、不成文的心理默契与行为规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瞭望     
《教育》2008,(8)
高校学术"潜规则""潜规则"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潜伏于表象之下的隐性游戏规则。在官场、娱乐圈、足坛、教育界等许多行业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潜规则,学术界也未能幸免。《科学新闻》2008年第3期为我们解读高校学术"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