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几次具有代表性的改革运动进行类型分析和作用分析 ,总结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发生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改革运动 ,并论述了这些改革所发挥的不同的社会作用 ,进一步指出了改革的历史回顾给我们现实社会的五种重要启示 ,断定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重视革命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较少谈及改革的作用.固然,革命之于改革,其方式要激烈得多,革命在历史上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变更)也确是巨大的.然而,改革在历史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这些矛盾的解决,除了采用革命的方式外,大量的还必须通过改革.改革也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如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所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即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本文仅就世界近代史上几种不同类型的改革,谈谈它们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改革、变法、维新、变革等历史现象,从形态上区别,可归纳为量变型和质变型两个类型。所谓历史现象:是人们对人类在历史上所进行过的活动的泛指。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才有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存在着社会自身运动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条件,从而...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从中也可以为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类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其产生原因、弱势程度和相关特征三个角度归纳了不同的弱势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对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政府建立就业保障和服务、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书分析了社会决定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质和特点,指出了决定论在唯物主义理论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决定论在苏联人民的改革和加速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的基本要求和作用。全书分八章:1.社会决定论是辩证唯物地了解历史的最重要原则;2.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3.社会关系及其类型;4.社会发展规律,其作用和应用机理;5.社会决定论体系中的历史原因;6.社会必需及其表现形式;7.社会需求及其形成和职能;8.社会规律和社会目的。(张舜华) 北京图书馆索书号:3-90/B03/0-284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世界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在这些改革运动中,有的在部分国家里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但是更多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对资本主义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通过词节不同程度地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词节性的改革运动在绝大多数的国家里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因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很难只经过一次社会变革就能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整个社会经济运动经济运动是社会劳动剩余运动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劳动的本质和体能,智能,物质、知识信息四种劳动剩余及其社会表现形式,分析了社会劳动剩余生产的总过程及智能资本和知识信息在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所有制的客体和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所有制的客体是劳动剩余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资本所有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整个社会经济运动是社会劳动剩余运动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劳动的本质和体能、智能、物质、知识信息四种劳动剩余及其社会表现形式。分析了社会劳动剩余生产的总过程及智能资本和知识信息在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所有制的客体和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所有制的客体是劳动剩余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资本所有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可看,在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改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改革,是合乎规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origins, objectives and outcomes of the New Right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s in Britain and the USA. It considers whether the education reforms will create a new era for schools, in terms of diversity of public and private provision and social, sexual and racial differentiation. This is despite the emphasis on quality 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s opposed to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 origins of the reform movements are to be found in both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or ‘liberal’ bipartisan political consensus. The objectives of the reforms are to deal with declin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aising of educational standards through consumer or parental choice. The outcomes are likely not to be a general raising of standards but rather a bifurcation in terms of a complex mix of class, race and gender.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设计师;三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ose seekingequity-focused educational reform have much tolearn from social movements and grassrootspolitical organizing. We explore how theknowledge, skills, strategies, and passionatenarratives emanating from suchnon-institutional change efforts can shed light onthe difficulty of equity-focused educationreform and provide equity reformers with anexpanded repertoire of change strategies. Wepursue our analysis using an ``exemplary' caseof reform at Wilson High School. The case datawere collected as part of a four-year study documenting the college preparation experienceof students of color in diverse, comprehensivehigh schools. We conclude that the logic andstrategies employed in social and politicalmovements – in contrast to those found inorganizational change models – are more likelyto expose, challenge, and if successful,disrupt the prevailing norms and politics ofschooling inequality that frustrateequity-focused reforms. Without attention tothese dynamics, such reforms are abandonedentirely or implemented in ways that actuallyreplicate (perhaps in a different guise) thestratified status quo. We also conclude thatthose of us whose research focuses on equityreforms would be well advised to use social andpolitical movements as lenses to more clearlyview the course of these much advocated, butseldom achieved efforts.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国整体改革特别是社会事业改革的全局出发,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路径。深化省域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深刻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思路,必须重视整体谋划、分层分步推进,必须凝聚智慧、激活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的思想完全摆脱了过去抽象意义、自然意义的观点,发现了个性的社会性,并且把个性看成是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的产物,认识到个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要想解放个性,就必须改造现实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改变“偶然性”,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采取现实的革命运动,实现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从“偶然的个人”向“有个性的个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makes the case for the need to study assessment reform processes from a broader and more complex perspective that takes the historical, ideological and systemic aspects of assessment policies into account. It draws on a larger study to demonstrate 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fL) reforms is enriched by such a perspective, taking the Chilean case a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The study draws on polysystems theory as an overarching theoretical tool and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ntertextuality as a means to reconstruct the polysystem of assessment reforms. These tools are used to analyse two types of sources: documen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lean history of education where reforms relevant to assessment were carried out, and interviews with policy authorities involved in the AfL reform as well as with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contexts.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美国妇女(主要是指中产阶级的白人妇女)积极参与,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禁酒、保护女工和童工、设立少年法庭等方面,特别是1920年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胜利,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运动逐渐远离了分离领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转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质性的阶段 ,改革与稳定的矛盾 ,旧体制的“硬核”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矛盾 ,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从根本上说 ,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文化管理体制未有大的变革而导致的体制制度不完善和缺陷造成的 ;因此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是今后工作中必须切实完成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